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永远的经典(2)
上初中了,台湾校园歌曲依然纵横,随着文艺的开放,港台的很多歌开始有选择地向大陆渗透进来,内地的歌手开始改变古板的风格,转向通俗流行音乐。柔软缠绵的抒情也不再被斥为“黄色歌曲”“小资腐化的生活情调”了,那一段真是中国流行歌曲辉煌灿烂的一段。在老侯的推动下,程琳的《小海螺》开始吹了起来,《新鞋子,旧鞋子》比较起来,还有《你和我的明天》《熊猫咪咪》等。当时歌颂老师,父母,祖国,故乡的歌曲很多现在还记得起来的是《我爱米兰》《童年的小摇车》《妈妈的吻》《爸爸的草鞋》《我的中国心》《龙的传人》《在希望的田野上》《我爱你,塞北的雪》《大海啊,故乡》《军港之夜》,蒋大为的《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牡丹之歌》等等,还有很多随笔似的生活写意歌曲,象《又见炊烟生起》《三月里的小雨》《南屏晚钟》《南国故乡吹来的风》《乡间小路》等等。印象比较深的还有费翔老兄当年的火爆,《故乡的云》唱遍大江南北,《冬天里的一把火》烧尽黄河两岸,《恼人的秋风》让无数没有烦恼的人也尽情发泄了一把,《热情的沙漠》让人冬天里也热血沸腾。最可笑的是那首“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暮归的老牛是我的同伴…… ”当时因为没有看到歌词,怎么也没有想明白为什么“魔鬼的老牛是我的同伴”。
初中的时候我已经开始住校了,那时候还要上晚自习,各区竞争得很厉害,说是晚自习老师其实也来讲课。一天突然停电了,老师不得不让我们休息。这是大家心底期盼已久的利好,走出教室四面一片漆黑,接着蜡烛微弱的光芒开始在一些教室里飘忽起来。同学开始冲出教室直奔在外守侯多时的卖零食的小贩,夜色里人声嘈杂,热闹起来。突然一间教室里传来的歌声,原来是一位刚分配过来不久的老师在教他们唱一首新歌,歌是如此的有吸引力,以至于教室周围的窗口和门口等地挤满了外班的同学,没法挤到窗口的就围在那儿听。这就是有名的《酒干倘卖莫》。这首《搭错车》的插曲曾经在大街小巷驻留多时,另一首《请跟我来》也成了时至今天仍然火热的卡拉OK经典男女声对唱歌曲。“……当春雨飘呀飘的飘在,你滴也滴不完的发梢,戴着你的水晶珠链,请跟我来……”哇塞!太有感觉了!
那时侯香港的电视连续剧已经进来了,《霍元甲》,《上海滩》这是不能不提的。不过提起来就有气,当时一星期就两集,你还没脾气,就得等。当“昏睡百年…..”的歌声响起,我们就知道经过一周的苦盼幸福的两小时开始了。上初中的时候,在镇上的一所所谓的重点中学离家很远,于是年少的我开始了时至今日的漂泊,看电视也就是偶尔去同学家时难得的消遣了。记得那一天是个寒冷的冬夜,天上飘着鹅毛大雪,我上完晚自习回来的时候,发现宿舍空无一人。睡了半天,迷糊中一群人兴奋地进来了,有几人摔得鼻青脸肿,因睡意正酣马上就迷糊过去了。第二天想起来就问这群家伙昨晚干嘛去了,一个个兴奋不已,告诉我说一起去同学家看了一个特好的电视剧连续剧,因为赶着去,还没有下自习几人就溜号,一路小跑,天上刚好下雪,于是乎摔了好几交。我不以为然,撇撇嘴说不就是个电视,至于吗?后大家说了半天我才知道电视剧的名字叫——《上海滩》。小马哥手持双抢,黑风衣飘飘,叱咤江湖的形象是我们这一代人提起发哥的经典造型,但围着白色围巾,喜欢在上衣口袋留个手帕角(我们当时认为就是手帕没有完全塞进去的表现)的许文强依然鲜活地活在我们的记忆中。那铿锵有力,哀怨缠绵的“浪奔,浪流”在时光的冲洗中仍未褪色。
初中的时候男女同学间已开始有了朦胧的情感,当时只要看见有人胆敢走的很近,很快会被人划作一对,同学间开始对二人的最新消息私下咬耳朵了。我不太喜欢背地里去打听别人的事情,但因面皮薄也尽力避开旋涡,尽量少单独和女生接触。当然对异性朦胧的感觉是无法否认的,何况在我们的中学时代,那正是一个国家变革的开始。初三了,眼看就要毕业了,大家越来越珍惜同学一场这最后的时间。我们住在学校,大多数的老师也在学校,因此家在镇上的同学常常过来一起玩。那天是星期六,我们的英语老师是一个很年轻的小伙子,和我们相处的很好,那一天大家去他那玩牌,然后就在他那做饭,闹得很晚。最后一个妹妹要回去了,虽然天色也不算太晚,但妹妹天生胆小,不敢一人回去。于是我就得以有机会被玩兴正浓的那群家伙指使去履行男人的义务。那天日落西山,薄暮渐起,妹妹穿着件漂亮的白色的连衣裙,平时交往虽然也不少了,但第一次单独送女孩回家感觉仍然有些异样。一路也就是瞎聊了几句最后送妹妹到家了,她老妈出来开门,黑着脸,用我寒心的目光向我逼过来,妹妹用好看的大眼睛看了我一眼,说了声谢谢,然后我赶紧回撤。回来的路上,想到妹妹的大眼睛,心情很是舒畅。路边上有一家人把电视搬出来,电视上正在唱主题曲,感觉很好听就凑过去厚着脸皮看了半天。这个电视剧就是很多人都有印象的《万水千山总是情》。后来我上了大学后的一个寒假回家,我姐给我说她碰巧认识了我以前的一个同学,是个女孩,还说我以前曾答应要是考上大学请她到我家玩的。核实半天才搞清楚是这位妹妹,我姐说她已经准备嫁人了,脾气和相貌和她妈一个样,快言快语,长得胖胖的。我楞了半天,怎么样也不能把性情腼腆,胆小怕黑,穿着白色连衣裙,体态婀娜多姿的妹妹和她那闪着寒光,穿一身灰色衣裤,胖胖的老妈联系起来。同时我想了半天也记不起什么时候曾经说过会请她上家玩,或许是真的,或许也就是她开了个玩笑。我所能记起的是妹妹那漂亮的白色连衣裙,大眼睛,还有路边的《万水千山总是情》。总之我是记住了那位妹妹也记住了那首歌,不知道是因妹妹而记住了歌,还是因歌而记住了妹妹。
日本来的连续剧《血疑》好象也是那段时间的东西,但那唧唧歪歪的日本话远远不是简单如“米西米西”“死啦死啦”,或是“八格牙路”这样容易上口好学。反正其主题曲听听也就罢了,也没有跟着哼过。记得这个连续剧也不是因为它有多精彩,主要的原因还是那漂亮的山口百惠。再有就是《聪明的一休》,当时尽管年纪不大,但总觉得那是小孩才看的东西,所以从心底潜在就有一种排斥。当然年少天性还是有的,断断续续也看了不少,最清楚的是那句“休息,休息一会”。一休那个光头当然远不如少林寺那些光头威猛,孩子纯真的表情和那超越成人的智慧让我觉得有些虚假。倒是那个动不动就对小和尚盲目崇拜的小叶子,让人觉得真实可爱得多。那首同样唧唧歪歪的歌我当然也是没兴趣的了。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上初中了,台湾校园歌曲依然纵横,随着文艺的开放,港台的很多歌开始有选择地向大陆渗透进来,内地的歌手开始改变古板的风格,转向通俗流行音乐。柔软缠绵的抒情也不再被斥为“黄色歌曲”“小资腐化的生活情调”了,那一段真是中国流行歌曲辉煌灿烂的一段。在老侯的推动下,程琳的《小海螺》开始吹了起来,《新鞋子,旧鞋子》比较起来,还有《你和我的明天》《熊猫咪咪》等。当时歌颂老师,父母,祖国,故乡的歌曲很多现在还记得起来的是《我爱米兰》《童年的小摇车》《妈妈的吻》《爸爸的草鞋》《我的中国心》《龙的传人》《在希望的田野上》《我爱你,塞北的雪》《大海啊,故乡》《军港之夜》,蒋大为的《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牡丹之歌》等等,还有很多随笔似的生活写意歌曲,象《又见炊烟生起》《三月里的小雨》《南屏晚钟》《南国故乡吹来的风》《乡间小路》等等。印象比较深的还有费翔老兄当年的火爆,《故乡的云》唱遍大江南北,《冬天里的一把火》烧尽黄河两岸,《恼人的秋风》让无数没有烦恼的人也尽情发泄了一把,《热情的沙漠》让人冬天里也热血沸腾。最可笑的是那首“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暮归的老牛是我的同伴…… ”当时因为没有看到歌词,怎么也没有想明白为什么“魔鬼的老牛是我的同伴”。
初中的时候我已经开始住校了,那时候还要上晚自习,各区竞争得很厉害,说是晚自习老师其实也来讲课。一天突然停电了,老师不得不让我们休息。这是大家心底期盼已久的利好,走出教室四面一片漆黑,接着蜡烛微弱的光芒开始在一些教室里飘忽起来。同学开始冲出教室直奔在外守侯多时的卖零食的小贩,夜色里人声嘈杂,热闹起来。突然一间教室里传来的歌声,原来是一位刚分配过来不久的老师在教他们唱一首新歌,歌是如此的有吸引力,以至于教室周围的窗口和门口等地挤满了外班的同学,没法挤到窗口的就围在那儿听。这就是有名的《酒干倘卖莫》。这首《搭错车》的插曲曾经在大街小巷驻留多时,另一首《请跟我来》也成了时至今天仍然火热的卡拉OK经典男女声对唱歌曲。“……当春雨飘呀飘的飘在,你滴也滴不完的发梢,戴着你的水晶珠链,请跟我来……”哇塞!太有感觉了!
那时侯香港的电视连续剧已经进来了,《霍元甲》,《上海滩》这是不能不提的。不过提起来就有气,当时一星期就两集,你还没脾气,就得等。当“昏睡百年…..”的歌声响起,我们就知道经过一周的苦盼幸福的两小时开始了。上初中的时候,在镇上的一所所谓的重点中学离家很远,于是年少的我开始了时至今日的漂泊,看电视也就是偶尔去同学家时难得的消遣了。记得那一天是个寒冷的冬夜,天上飘着鹅毛大雪,我上完晚自习回来的时候,发现宿舍空无一人。睡了半天,迷糊中一群人兴奋地进来了,有几人摔得鼻青脸肿,因睡意正酣马上就迷糊过去了。第二天想起来就问这群家伙昨晚干嘛去了,一个个兴奋不已,告诉我说一起去同学家看了一个特好的电视剧连续剧,因为赶着去,还没有下自习几人就溜号,一路小跑,天上刚好下雪,于是乎摔了好几交。我不以为然,撇撇嘴说不就是个电视,至于吗?后大家说了半天我才知道电视剧的名字叫——《上海滩》。小马哥手持双抢,黑风衣飘飘,叱咤江湖的形象是我们这一代人提起发哥的经典造型,但围着白色围巾,喜欢在上衣口袋留个手帕角(我们当时认为就是手帕没有完全塞进去的表现)的许文强依然鲜活地活在我们的记忆中。那铿锵有力,哀怨缠绵的“浪奔,浪流”在时光的冲洗中仍未褪色。
初中的时候男女同学间已开始有了朦胧的情感,当时只要看见有人胆敢走的很近,很快会被人划作一对,同学间开始对二人的最新消息私下咬耳朵了。我不太喜欢背地里去打听别人的事情,但因面皮薄也尽力避开旋涡,尽量少单独和女生接触。当然对异性朦胧的感觉是无法否认的,何况在我们的中学时代,那正是一个国家变革的开始。初三了,眼看就要毕业了,大家越来越珍惜同学一场这最后的时间。我们住在学校,大多数的老师也在学校,因此家在镇上的同学常常过来一起玩。那天是星期六,我们的英语老师是一个很年轻的小伙子,和我们相处的很好,那一天大家去他那玩牌,然后就在他那做饭,闹得很晚。最后一个妹妹要回去了,虽然天色也不算太晚,但妹妹天生胆小,不敢一人回去。于是我就得以有机会被玩兴正浓的那群家伙指使去履行男人的义务。那天日落西山,薄暮渐起,妹妹穿着件漂亮的白色的连衣裙,平时交往虽然也不少了,但第一次单独送女孩回家感觉仍然有些异样。一路也就是瞎聊了几句最后送妹妹到家了,她老妈出来开门,黑着脸,用我寒心的目光向我逼过来,妹妹用好看的大眼睛看了我一眼,说了声谢谢,然后我赶紧回撤。回来的路上,想到妹妹的大眼睛,心情很是舒畅。路边上有一家人把电视搬出来,电视上正在唱主题曲,感觉很好听就凑过去厚着脸皮看了半天。这个电视剧就是很多人都有印象的《万水千山总是情》。后来我上了大学后的一个寒假回家,我姐给我说她碰巧认识了我以前的一个同学,是个女孩,还说我以前曾答应要是考上大学请她到我家玩的。核实半天才搞清楚是这位妹妹,我姐说她已经准备嫁人了,脾气和相貌和她妈一个样,快言快语,长得胖胖的。我楞了半天,怎么样也不能把性情腼腆,胆小怕黑,穿着白色连衣裙,体态婀娜多姿的妹妹和她那闪着寒光,穿一身灰色衣裤,胖胖的老妈联系起来。同时我想了半天也记不起什么时候曾经说过会请她上家玩,或许是真的,或许也就是她开了个玩笑。我所能记起的是妹妹那漂亮的白色连衣裙,大眼睛,还有路边的《万水千山总是情》。总之我是记住了那位妹妹也记住了那首歌,不知道是因妹妹而记住了歌,还是因歌而记住了妹妹。
日本来的连续剧《血疑》好象也是那段时间的东西,但那唧唧歪歪的日本话远远不是简单如“米西米西”“死啦死啦”,或是“八格牙路”这样容易上口好学。反正其主题曲听听也就罢了,也没有跟着哼过。记得这个连续剧也不是因为它有多精彩,主要的原因还是那漂亮的山口百惠。再有就是《聪明的一休》,当时尽管年纪不大,但总觉得那是小孩才看的东西,所以从心底潜在就有一种排斥。当然年少天性还是有的,断断续续也看了不少,最清楚的是那句“休息,休息一会”。一休那个光头当然远不如少林寺那些光头威猛,孩子纯真的表情和那超越成人的智慧让我觉得有些虚假。倒是那个动不动就对小和尚盲目崇拜的小叶子,让人觉得真实可爱得多。那首同样唧唧歪歪的歌我当然也是没兴趣的了。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