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我们没有第一代移民那么艰辛,我们没有第二代移民那么彻底,我们是第一代半移民。
我们是第一代半移民。
不知道是谁把移民划分了代,划分了辈分。这个辈分不以出生的年代论资排辈,而是以家族的迁徙为依据,把最先落地于他乡的探路人称为了第一代,而把他们繁育出来的子女称作了第二代,然后便子子孙孙无穷尽也。
移民谈论的对象多为第一代与第二代。因为这两代有着截然不同的生活烙印,而第三、四、五…代的划分则完全参照本地文化丛书,不需要口述传授。
按惯用的分法,我们属于第一代移民。
我们的父母扎根于另一个半球的五千年古老东方文明的土地上。我们也同样诞生于父辈的所在,并在那里吸取文化营养,逐渐成长,受到教育并得到观念。骨子里的血脉与父辈并无二致。当我们逐渐叶茂根深准备成为一棵东方美丽传统的大树的时候,我们把自己拔离地面,漂洋过海,我们要吸取新的土地上完全不同的营养,使自己更加强大并更多姿多彩。但我们到这里来却当然会水土不服,我们当然不适应当地的土壤,我们必须不断挣扎,并乞求命运的垂顾以能维持基本的生命,然后再继续茁壮成长。这需要很长的时间甚至终生的力量来调节。因此我们不可能指望自己比原来更美丽更茁壮,我们的目的只是落地,进化论在这一阶段里局部倒退,至少是停滞。我们所能够希望的是我们所培育出来的小树苗完全得到品种优化,适应本地成长条件,成为新的带有不同血液的大树。
这是人们普遍认可的第一代移民的经历与写照。
我们注定不能被划分到第二代移民中间去。
他们完全出生于新的土壤中,没有旧文化的束缚和影响。除了形象的相似,内核是得到了充分改良的。说全新的语言,理解全新的事物,适应全新的思考和行为方式。他们在接受与土壤溶为一体的营养的时候,象听科幻故事一样得到关于地球另一边的印象。他们对其父辈曾经居住的地方最多充满好奇和幻想——如果他确实认同古老土壤也是一种土壤。或许就会不耐烦的在听故事的时候打哈欠。因为他们所处的,目前毕竟是一种强势的文化地带,趋强避弱的人类共性会使父辈所曾经经历的文化在他们眼中不值一提。也不会有他们父辈当年在听到外国一切的时候的向往和兴奋。就这样,旧的营养和血脉逐渐淡化,在某一个午后就随风而去,从此无影无踪。
这样的过程对我们来说永远不能接受。
但我们同样不甘接受第一代移民的写照——那是痛苦的,与我们的自我决绝相违背的。
我们渴望拥有第一代移民的旧瓶和第二代移民的新酒。
我们宁可把自己称做“第一代半移民”。
这个词可以在“代”字后面停顿,也可以在“半”字后面停顿。
前者,是对我们思想状态的写照,后者,是对我们生活状态的描述。
“半移民”是因为我们的习惯、言语、行为都处在移民和未移民之间,特别是网络的联系使这一思想状态更为显著。我们保留与地球另一边的密切联系,我们密切关注国内的变化,我们可以穿、用、吃我们所习惯的物品,我们把这里当成纯物质化的社会,如入无人之境,用我们惯有表达方式在论坛上交流生活的体会;我们又可以用若干年学到的有一定基础的语言充分了解这个社会,仍然接受本地的食品、音乐,接受本地的生活方式,BBQ,钓鱼和修车。我们同样能对工作、社会、人物、电视品头论足。这样高起点的移民,我们是第一代。
“半移民”状态未必是坏事,它使一个新来者的异乡感淡化,生活冲击减弱,用前所未有的亲切感伴随异乡路程,不必过分承受心理的巨大压力,潜能就能充分发挥。
“第一代半”是我们面临的生活状况,生活质量会下滑,会遇到意想不到的阻饶,会过的很辛苦,会经历“第一代移民”所要经历的所有难处;但这一过程又会加快,我们仍然能够通过努力达到“第二代移民”的大部分生活水平,实现最初出国来的美丽的理想。
“第一代半”是以一个移民的身份来说,不妄自菲薄的承认自己今生无望,坦承现实的困难,又让自己有不断学习的动力。毕竟我们还年轻。如果是风烛残年来到这里,仅凭剩余的体力和社会认知经验来生活。那完全可以称为第一代移民,只能坚持,无法更进一步,贡献自己的余热,把希望留给后代。但我们自己的人生之路尚且刚刚开始,即使在原有的环境下也尚且被称为“小年青”,“年青人”,是没有资历没有坎坷的一张白纸。旺盛的精力和求知欲望使我们有强烈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我们完全强于第一代移民的写照,比起第二代移民来说,我们接受事物的能力也不差,更有完全独立的思考能力。思考是不需要确定的语言的,思想是有共性的。能够思考就当然能够变化自己,求同存异。
“第一代半”移民可以很顺利的改造生活的状态,就如同新生儿一样从头学习语言,从头学习文化,基本的自然知识早已经具备,技能也不是问题,20年的交流,足以适应新文化语言的冲击。剩下的仍然是比谁更勤奋,谁更努力,这一点,我们并不落后他人。所以当我们步入知天命的年龄,我们一样可以和国内的大树并肩齐名。
时间还很充足,但,时不我待,第一代半的移民,应该有自己的信心和准备。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我们是第一代半移民。
不知道是谁把移民划分了代,划分了辈分。这个辈分不以出生的年代论资排辈,而是以家族的迁徙为依据,把最先落地于他乡的探路人称为了第一代,而把他们繁育出来的子女称作了第二代,然后便子子孙孙无穷尽也。
移民谈论的对象多为第一代与第二代。因为这两代有着截然不同的生活烙印,而第三、四、五…代的划分则完全参照本地文化丛书,不需要口述传授。
按惯用的分法,我们属于第一代移民。
我们的父母扎根于另一个半球的五千年古老东方文明的土地上。我们也同样诞生于父辈的所在,并在那里吸取文化营养,逐渐成长,受到教育并得到观念。骨子里的血脉与父辈并无二致。当我们逐渐叶茂根深准备成为一棵东方美丽传统的大树的时候,我们把自己拔离地面,漂洋过海,我们要吸取新的土地上完全不同的营养,使自己更加强大并更多姿多彩。但我们到这里来却当然会水土不服,我们当然不适应当地的土壤,我们必须不断挣扎,并乞求命运的垂顾以能维持基本的生命,然后再继续茁壮成长。这需要很长的时间甚至终生的力量来调节。因此我们不可能指望自己比原来更美丽更茁壮,我们的目的只是落地,进化论在这一阶段里局部倒退,至少是停滞。我们所能够希望的是我们所培育出来的小树苗完全得到品种优化,适应本地成长条件,成为新的带有不同血液的大树。
这是人们普遍认可的第一代移民的经历与写照。
我们注定不能被划分到第二代移民中间去。
他们完全出生于新的土壤中,没有旧文化的束缚和影响。除了形象的相似,内核是得到了充分改良的。说全新的语言,理解全新的事物,适应全新的思考和行为方式。他们在接受与土壤溶为一体的营养的时候,象听科幻故事一样得到关于地球另一边的印象。他们对其父辈曾经居住的地方最多充满好奇和幻想——如果他确实认同古老土壤也是一种土壤。或许就会不耐烦的在听故事的时候打哈欠。因为他们所处的,目前毕竟是一种强势的文化地带,趋强避弱的人类共性会使父辈所曾经经历的文化在他们眼中不值一提。也不会有他们父辈当年在听到外国一切的时候的向往和兴奋。就这样,旧的营养和血脉逐渐淡化,在某一个午后就随风而去,从此无影无踪。
这样的过程对我们来说永远不能接受。
但我们同样不甘接受第一代移民的写照——那是痛苦的,与我们的自我决绝相违背的。
我们渴望拥有第一代移民的旧瓶和第二代移民的新酒。
我们宁可把自己称做“第一代半移民”。
这个词可以在“代”字后面停顿,也可以在“半”字后面停顿。
前者,是对我们思想状态的写照,后者,是对我们生活状态的描述。
“半移民”是因为我们的习惯、言语、行为都处在移民和未移民之间,特别是网络的联系使这一思想状态更为显著。我们保留与地球另一边的密切联系,我们密切关注国内的变化,我们可以穿、用、吃我们所习惯的物品,我们把这里当成纯物质化的社会,如入无人之境,用我们惯有表达方式在论坛上交流生活的体会;我们又可以用若干年学到的有一定基础的语言充分了解这个社会,仍然接受本地的食品、音乐,接受本地的生活方式,BBQ,钓鱼和修车。我们同样能对工作、社会、人物、电视品头论足。这样高起点的移民,我们是第一代。
“半移民”状态未必是坏事,它使一个新来者的异乡感淡化,生活冲击减弱,用前所未有的亲切感伴随异乡路程,不必过分承受心理的巨大压力,潜能就能充分发挥。
“第一代半”是我们面临的生活状况,生活质量会下滑,会遇到意想不到的阻饶,会过的很辛苦,会经历“第一代移民”所要经历的所有难处;但这一过程又会加快,我们仍然能够通过努力达到“第二代移民”的大部分生活水平,实现最初出国来的美丽的理想。
“第一代半”是以一个移民的身份来说,不妄自菲薄的承认自己今生无望,坦承现实的困难,又让自己有不断学习的动力。毕竟我们还年轻。如果是风烛残年来到这里,仅凭剩余的体力和社会认知经验来生活。那完全可以称为第一代移民,只能坚持,无法更进一步,贡献自己的余热,把希望留给后代。但我们自己的人生之路尚且刚刚开始,即使在原有的环境下也尚且被称为“小年青”,“年青人”,是没有资历没有坎坷的一张白纸。旺盛的精力和求知欲望使我们有强烈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我们完全强于第一代移民的写照,比起第二代移民来说,我们接受事物的能力也不差,更有完全独立的思考能力。思考是不需要确定的语言的,思想是有共性的。能够思考就当然能够变化自己,求同存异。
“第一代半”移民可以很顺利的改造生活的状态,就如同新生儿一样从头学习语言,从头学习文化,基本的自然知识早已经具备,技能也不是问题,20年的交流,足以适应新文化语言的冲击。剩下的仍然是比谁更勤奋,谁更努力,这一点,我们并不落后他人。所以当我们步入知天命的年龄,我们一样可以和国内的大树并肩齐名。
时间还很充足,但,时不我待,第一代半的移民,应该有自己的信心和准备。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