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Ad by
  •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加拿大新天地工作移民诚聘求职顾问&行业导师!
Ad by
  •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加拿大新天地工作移民诚聘求职顾问&行业导师!

谢谢你的支持,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还给我写了这么长的回复。不好意思,昨天没看到。我试着回答一下为什么2代华人孩子会有这么强的焦虑感。

早年能技术移民的华人家长在国内都是精英,对自己的孩子要求是不可能停留在能养家糊口就好。孩子们都清楚地知道父母是期望他/她们成龙凤的。那熟悉路径就是读书,而且是读技术方面的,所谓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介于世界对技工的依赖,这条路有迹可循,风险投入比最佳。再加上一代家长们为生活奔波,那有空闲细想娃到底适合什么?大部分都觉得娃既然不笨,那就努力一下,肯定因该比父母好。

问题是孩子是有天性的。不是每个聪明的孩子都适合理科的重复性。(数学的做题,生物的背单词之类)我甚至觉得越是聪明的孩子越是需要创造性的活动,越是需要无目地的free time。可惜这都是父母们看不得的“玩”,比如画画,写字,跟其他孩子hang out。如果没搞出个名堂来,就会被无情地捉回去继续重复性的科目。因为方便考察,又可以短时间内出成绩。对于孩子来说就很痛苦,因为创造性思维一直被压抑。比如学arts:“你能成为艺术家吗?” 我对商科很感兴趣的时候,就会被父母嫌弃。“我们家没有什么人脉,不能支持你创业。学商每年几百毕业生,能当manager的有多少?”

孩子就在爱与责任和自己天性之间被撕裂着。爱得越深,撕裂就越强。而且无法排解。一说就是不孝,自己这关都过不了。有的孩子幸运,天赋好,个性强,可以闯出自己的路。有的孩子会一直挣扎着自己并不在行的,直到绝望。所以每次看到有高中,大学的孩子轻生的新闻,我都异常难过。一定是心很好的孩子,经历了很长时间的痛苦,而这本可以避免的。都因为爱太深,而对坏情绪的认知不够。

我不是说是大人的错,而是大人太焦虑了。焦虑是个monster。会让人觉得自己很对,而迫切地需要对方的配合。希望家长们都可以好好看看自己的想法,是不是出于焦虑,然后打开沟通的桥梁。

关于财富自由和价值的区别,我在另一贴里说了些。等有空了再好好写写。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家园 / 望子成龙 / 原帖不能回了,那位焦急的父亲看过来。您儿子的种种我都经历过,包括对抗和抑郁。我想用尊称,跟您说说我的心得。因为您的语气太像当年我的父亲了。 +17

    我觉得您想让孩子继续读书是因为您觉得这条路的钱途比较好。而您儿子觉得他朋友的路钱途比较好。您无法说服他,因为您都是在虚无缥缈的讨论问题,说来说去都是读大学找到好工作的概率比较大。而你儿子本身看到的事实是他读大学找不到工作,而他朋友却正在赚钱和享受钱带来的自由独立。

    华人从小就被教育:金钱才能带来安全感。这个三观本身没什么不好,因为现实的确如此。有了钱,才能安身立命。可问题是家长们一般也没什么具体的怎么赚钱的概念,只是觉得进个好专业,就能找个好工作。其实哪有这么简单,好专业就是个独木桥。没有过独木桥的能力和运气怎么办?孩子困惑的也是这个。找工作如果并不是一帆风顺,水到渠成,就会特别焦虑,因为安全感没了。我上大学的时候就是这样,觉得自己很普通,根本就没有希望”成功”。没有希望就是抑郁的开始。

    后来帮我走出困境的竟然是一本叫 ”7 years to 7 figures.”的书。因为里面讲了很多具体的财富积累的过程。让我一下子觉得赚钱没有那么虚无飘渺,遥不可及了。是能通过很多途径来达到的。最重要的是思想开阔,开始积累,越早越好。

    建议跟孩子一起读读理财的书,制作一下表格,讨论一下怎样积累 金钱的安全感。希望您能跟孩子一起多看看具体赚钱的方法。而不是一味地觉着学校自然会教给孩子。有效沟通一定是共浸式的,分享式的。

    幸福感来源于向着目标一步步推进。只有定忠于内心的计划和目标,才可能坚持,也就是说一定要他自己定。您只能放手和陪伴,但这也会是您儿子将来最感激您的地方。

    • 顶热心人。不过一起看理财书不知道行不行。 +1
      • 沟通的一种方法吧。希望能够reach到孩子帮他建立信心和安全感。既然钱是问题的根源,就从这里下手。现在人们赚钱的方法和速度已经越来越超乎想象了。要熟悉各种方式,才能有敏感性吧,才能知道自己能走那一条。学校不管教的。 +1
        • 是不是女孩子要沉稳懂事一些,至少沟通能力强一点。 +1
          • 我觉得沟通能力是也慢慢积累的。上学的时候家里也是吵翻天。都怪我小时候看起来不笨,但热爱东西都是”无用”的。 +1
    • 👍👍👍 +2
      • 看看这么热心的网友, 有没有治愈你发帖恐惧感? +3
    • 这本书08出版的?那么你可能37岁左右?或者更年轻?居然就已经在这个子女坛混了.我就是好奇而已,请不要理睬我八卦
      • 哇,福尔摩斯呀。为什么会精确到37岁呢?我也好奇你的思路。
        • 假设你19岁第一版读的,距今13年,最少32, 如果22岁大四读的,现在35,如果有gap year, 36或37。
          • 嗯,的确是有GAP year,在高中和大四之间读的。
      • 37岁也可以有学龄仨娃了,混教育论坛正常啊
        • 嗯,未雨绸缪。😅 我觉得华人父母都很爱自己的孩子,但是比较焦虑。我自己的家深受其苦,就比较感慨。能安抚一个是一个。 +1
    • 借贴回大马:小学的时候去工地搬过砖,看大工们将2块砖抛上几米高的脚手架英姿,佩服的不要不要的 +1
      • 我小学的时候梦想将来开吊车。大吊车,真厉害。。。
        • 哈哈,说实话,我现在的梦想就是当个木匠。
    • 👍,孩子大了,放手吧,我们不能跟一辈子。厉害关系只要说清楚了,其他的让他们自己做决定吧。真去做工让孩子注意安全。健康的活着最重要。
    • 那位父亲的意思基本上就是唯有读书高,读了大学以后好找工作好赚钱。很难劝啊。 +3
      • 我觉得事主因为自己的 “拮据” 过程辛苦,希望孩子 “出息”,经济宽裕,容易理解。二儿天生悲观性格 (?) ,后天不勤力,加上短期运气不好,导致对生活失去兴趣,想通过 construction 和小伙伴们一样,证明自己 useful。不知道 “拐点” 将会是什么,怎么做到 “拐”。
        • 分析的清楚。有什么思路?
          • 事主对 construction 行业不了解,所以觉得孩子去了没前途没钱途没保障,还是希望孩子走 office work 套路。office work 套路又必须先在学校里泡着才行,但是娃又讨厌学校里没目的的泡着。事主的目的孩子不屑一顾,不知道怎么中和。 +1
            • 握手,你总结的真好。
            • 原来如此。事主的娃有理想(construction)有追求(赚钱),很不错呀!事主应该放手。男娃,就算跌个跟头,几年后再回来念书又咋的了。人生起起伏伏才有意思。
    • 的确孩子大了需要他们自己决定,大人只能陪伴

      华人一般都希望孩子完成本科学业,当成基本教育,但国外和国内还是有差别的,教育和就业机会还是更灵活多样些.
    • 顶热心人。说说我的想法,供有小小孩的家长参考。
      你的看法我很认同,对于学习好,专业好,工作好,工资好,这个路径,我们华人有太根深蒂固的情结。其实,孩子想要有够用的钱过自己的生活,有很多路径,我们应该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充分鼓励他们多了解这个社会,多探索,多尝试,适合读书的,医法工,不适合读书的,找到自己的那条路。国内(包括这边很多华人家长)就是在大学前不让孩子接触其他(所谓)旁门左道,一心只读圣贤书。
      • 是啊,据我观察,灵活开放的心态和思维是人生中必要技能。精英们开公司都是能pivot的才能活下来。希望家长们从小培养找到窗户的力量。
      • 👍
    • 在读不读大学这个事情上,我比较old school。换一种说法,如果孩子现在告诉你不想读高中了,你会同意吗?现在高等教育如此普及,大学学历和以前的高中文凭一样,虽然没有多少含金量,但是的确是 +4
      许多行当里一块必要的敲门砖。缺了它,会在与别人的竞争中输在起点上。小学毕业熬成大亨,是神话,可以羡慕,但是模仿不来。今天读大学,不是什么成就,而是和考驾照一样,是一种生存必须。
      • 老荡糊涂。讨论的是 when 读大学,不是 if 读大学。
        • 我又一如既往地错了?”我觉得您想让孩子继续读书是因为您觉得这条路的钱途比较好。而您儿子觉得他朋友的路钱途比较好。您无法说服他,
          因为您都是在虚无缥缈的讨论问题,说来说去都是读大学找到好工作的概率比较大。而你儿子本身看到的事实是他读大学找不到工作,而他朋友却正在赚钱和享受钱带来的自由独立。“
          • 我想说的是只顾学习,
            然后进医生,律师,或着cs,就因为工作好找,是个投资和收益不成比例的计划,而且模糊而没有实质指导意义。因为大部分孩子过不去这样的独木桥,然后就为把”铁饭碗”弄丢而焦虑。事实中又有很多例子说明还有其他很多桥的,应该让孩子们哆嗦着去摸索一下。
            • 医生律师投入产出不成比例有可能,但是CS这些年应该是一本万利的事情。我没有说一定要读什么专业或者以什么职业为目标,我只是觉得现在的大学教育就是个基础教育,有了不比别人多出什么,但是没有,往往就比别人少了点儿什么。
              • 一本万利那是你碰到了对的时间和机遇。我因为工作原因接触过很多miserable的IT人。工作中的枯燥,isolation也不是每个人都能handle了的。

                而且我并不是说不要去上学,只是不要上学就有好工作这么不走心的宣扬。既然要钱途,那就好好讨论一下都有什么option,每个option具体的能有什么路线和计划。然后才能找出最适合自己的吧。
                • 完全同意。父母和子女对大学教育或者是如何完成大学教育都应该有合理的期望值。
                • 话说每个行业都有miserable 的和depressed, 知道一个女牙医因为忧郁,放弃自己的牙医诊所去开了花店,现在每天做插花,心情也开朗了很多!
      • 我也觉得是这样,还是想办法诱导,让孩子读个master以上,有一个好一些的起点。 +1
      • 话虽如此,娃的冲劲和闯劲非常可贵,能afford的前提下应该给个机会。
      • 在这里如果有需要大学可以随时去读
    • 感觉事主应该先调整自己的心态,别管大学挣钱这些事,先琢磨怎么跟孩子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然后让孩子自己去跟外界打交道,建筑工,超市员工,快餐店员工都是好的生活体验。
    • 这个年纪,可以承受失败。反而可以让他gap year去做他想做的事。他这个年纪不就是应该经历事的年纪,他能这样想反而是好事情 +2
      • 你是个好人。:)
    • 那个爸爸心情 我倒是很理解,算是负责爱孩子的爸爸,急和气是看到孩子有忧郁症倾向的担心。现在先治好情绪病,马上推出去打工,反正就不能在家躺着。读书事情以后再说。 +1
      • 肯定是爱的呀,字里行间都透露着。我还是觉得是认知和心理的问题。打工不解决呀。
    • 去中国上大学吧,中国校园比西方没有院子的大学更适合学生群居生活,治疗忧郁症,让大学时光变得有意义,西方大学从高中就开始了激励找工作了,太早背负了沉重的生活包袱
      • 没必要跑那么远。。。转western可解。。。学生幸福指数比较高的学校。。。 +1
        • 不了解western,期待是这样,对于厌学的学生,最好不要争抢所谓的名校,越是一般的学校越是解决问题 +2
          • 这就是我想说的,能解决问题的方案就是好方案,不要有太多的judgement。
      • 确实觉得中国群居式大学(一起住一起上觉得大部分的课)是交友的最好时光 +2
      • 中国大学现在抑郁症不少啊
        • 是吗,都是哪方面原因?失恋,贫穷,还是特殊原因?
          • 我觉得很多都是想暴富无门的。Again,金钱的安全感
            • 还是互联网带来的问题,网上忽悠太多了,人都掉钱眼里去了,要不比特币怎么那么火,人人都想发财,钱财就那么多,到哪里去赚大把钱
          • 看北大李雪琴的视频,关于在北大得忧郁症那段
            • 要求高的但又做不到的容易得忧郁症,李学琴得忧郁症期间去餐馆洗两个小时的盘子,她说那是最舒服的两个小时,劳动可以治病,更可以治忧郁症,虚拟环境做梦太多,容易得病
    • 找個女朋友不知道是否可解?開個玩笑,放鬆心情。我認爲在這邊沒有國内的階層感,每次看到雄赳赳氣昂昂的建築人,感覺挺好,有時候是我們的觀念,不是孩子的問題。 +2
      • 愿意找女朋友的男孩子大都很努力不会有忧郁症
        • 不一定吧!
          • 天天颠倒时间睡眠的孩子到哪里去找女朋友,除非能给安排一个
            • 宅男不需要女朋友,有游戏哥们就够了,女朋友比妈难对付多了
            • 女朋友也颠倒时间。
              • 俩人后半夜开始约会?然后白天在家呼呼大睡。
                • 志同道合啊!😁
      • 失恋了更惨
      • 其实这个年龄,恋爱关系也是很费神的一件事。说不好也是影响孩子的一部分。
    • 第一次coop找不到不算什么, 我知道一个小孩没找到第一次,当时也说想转专业, 但是没转成功。 第二次才找到coop的, 毕业后现在的职业发展很好。鼓励小孩要自信, 坚持读完大学学位, 假期没事干, 可以去打临工
      • 二线专业孩子们的彷徨是很深刻的。没有确定的路在眼前。有人鼓励走出去了,就会好很多。
        • 我们家长能做的就是在孩子对未来失去信心彷徨时, 给他们打气
          • 是啊。:)
    • 小马过河。青少年不知生活疾苦,试试也无妨。
      • 老马旁边急得直跳脚。😂 +2
      • 不是没经历过生活的苦,因该是看到了父母的苦,明白自己肩负重任。但是现实又有了偏差。
    • 赞👍 这位小同学真是太棒啦!如此真诚热心,又能设身处,条理清晰地分析问题提出建议。看好你!
      • 谢谢你😊😊,真是因为自己也经历过其中的煎熬。
    • Civil engineer 其实工作机会不如其他工程,有经济危机也是率先被擂,换个cs或与之接近的吧 +2
      • 同意,这个专业是夕阳产业,换个专业,挺好的。
      • 又贼难读下去
        做技术最多做一个project manager,工资ceiling很低
        • 我觉得家长应该跟孩子说,他要转专业是好事,说明思考了,我家那位学civil,结构,真的是不好读,工作也一般。这还是在中国有强大的数学基础。
      • 是,所以孩子一定觉得自己已经偏离了要赚钱的轨道,压力很大。想寻求出路。
        • 不一定是赚钱,我认为多数不喜欢这个专业了。读着无趣,没动力。
    • 能有你这样的华二代来分享真实的感受和想法,太难得太感谢了! +1

      回想我们青少年时代,虽然一样的家境不宽裕(我们那个时代宽裕的不多),但绝对没有财务的不安全感,青春期的问题里,不存在将来如何挣钱的问题,而是如何选择发展方向才能满足自己内心的向往问题,这点看,移民后怎么给孩子带来的大环境居然是财务自由的压力到抑郁的地步,我们作为一代真的要好好反思一下。

      赤手空拳来加拿大找工换工作安顿下来,每天被财务压迫也是常态,但是好像没有到抑郁在钱的问题上,为什么孩子有这样的担忧和顾虑?难道没有语言障碍问题的二代们比我们更无法在这个新大陆上创出一片新天地么?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我家孩子也有你类似的经历,过早过多的在个人的人生/前途里加入职业规划和财务自由的因素,不是说不需要未雨绸缪,而是说青少年的梦想里不应该过多的加入中年人的中庸实用主义,年轻时候不敢梦想不去犯错,这一生一眼都能看到头的中年人的日子将来还有几十年怎么走下去?起码在我年轻时候没有名牌大学的情况里也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幻想,没有让自己觉得自己就是最普通的一员(虽然最后99%都是普通人)而不敢尝试和改变。

      除了挣钱实现职业规划和财务自由的能力,快乐和自信的能力才是最后相伴自己一生的事物,无论什么样的职业什么层面的财务自由,都有那个层面的压力和纠结,而始终需要的是感受和创造快乐保持自信的能力,有些人在这个方面天生的有天赋和强大,有些人,需要常年的积累学习和培养,才能保持一个相对平稳维持正常生活的状态。

      回到楼主的孩子的实际问题,休学一年,把人生目标定在能完成一个college的理科专业,就肯定是拿到了生存发展的敲门砖了,任何一般层面的计算机工作,只需要一个理科的college就足以应付和发展了,能保证一个相对体面的生活,而大多数名牌大学的这类专业最后的归宿也差不多,无非是早几年晚几年,但是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健康问题必须要先解决;退一步海阔天空,让孩子自己自由选择父母帮分析把关,任何时候不失去耐心爱心,做孩子最后一道防线和人生的保证,忘掉什么职业工作,没有语言问题的二代还要担心工作和未来,那我们来加拿大不是一个彻底的错误么;父母要先看清形势树立信心,我们这些话都不会讲英语写作更是高中不到的水平一样养家糊口,为什么要担心二代的工作生存问题?

      也感谢悠悠们能分享二代的经历和看法,虽然在加拿大生活了20年经历很多的不同工作,对这个社会的认识感觉还是个外来户,尤其人到中年失去了以往的心气也是很多父母焦虑进而影响家庭氛围影响孩子的一个现状,二代们帮助父母的时候到了!

      • 谢谢你的支持, +1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还给我写了这么长的回复。不好意思,昨天没看到。我试着回答一下为什么2代华人孩子会有这么强的焦虑感。

        早年能技术移民的华人家长在国内都是精英,对自己的孩子要求是不可能停留在能养家糊口就好。孩子们都清楚地知道父母是期望他/她们成龙凤的。那熟悉路径就是读书,而且是读技术方面的,所谓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介于世界对技工的依赖,这条路有迹可循,风险投入比最佳。再加上一代家长们为生活奔波,那有空闲细想娃到底适合什么?大部分都觉得娃既然不笨,那就努力一下,肯定因该比父母好。

        问题是孩子是有天性的。不是每个聪明的孩子都适合理科的重复性。(数学的做题,生物的背单词之类)我甚至觉得越是聪明的孩子越是需要创造性的活动,越是需要无目地的free time。可惜这都是父母们看不得的“玩”,比如画画,写字,跟其他孩子hang out。如果没搞出个名堂来,就会被无情地捉回去继续重复性的科目。因为方便考察,又可以短时间内出成绩。对于孩子来说就很痛苦,因为创造性思维一直被压抑。比如学arts:“你能成为艺术家吗?” 我对商科很感兴趣的时候,就会被父母嫌弃。“我们家没有什么人脉,不能支持你创业。学商每年几百毕业生,能当manager的有多少?”

        孩子就在爱与责任和自己天性之间被撕裂着。爱得越深,撕裂就越强。而且无法排解。一说就是不孝,自己这关都过不了。有的孩子幸运,天赋好,个性强,可以闯出自己的路。有的孩子会一直挣扎着自己并不在行的,直到绝望。所以每次看到有高中,大学的孩子轻生的新闻,我都异常难过。一定是心很好的孩子,经历了很长时间的痛苦,而这本可以避免的。都因为爱太深,而对坏情绪的认知不够。

        我不是说是大人的错,而是大人太焦虑了。焦虑是个monster。会让人觉得自己很对,而迫切地需要对方的配合。希望家长们都可以好好看看自己的想法,是不是出于焦虑,然后打开沟通的桥梁。

        关于财富自由和价值的区别,我在另一贴里说了些。等有空了再好好写写。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写的好极了,我家里的孩子有时候会和我交流对教育的看法,和你的颇为相似。我呢以前和那位焦虑的父亲一样焦虑,后来慢慢沟通,彼此了解,建立了信任和友谊。
          • 信任真得是一切的前提呀。您的孩子很幸运。
      • 谢谢!闲聊灌水和悠悠都写的很好!谢谢分享!
    • 原帖还在吗?我没找到。那位可以发个链接看看?谢谢! +1
    • Mark. 赶明儿找来瞧瞧。
    • 赞有效的沟通一定是共浸试,分享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