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Ad by
  • 最优利率和cashback可以申请特批,好信用好收入offer更好。请点链接扫码加微信咨询,Scotiabank -- Nick Zhang 6478812600。
Ad by
  • 最优利率和cashback可以申请特批,好信用好收入offer更好。请点链接扫码加微信咨询,Scotiabank -- Nick Zhang 6478812600。

還有48位第一輪失敗,放棄參加第二輪,直接回原校多做一年clerkship


: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家园 / 望子成龙 / 问下大家,学医如果进了麦马,考进医学院,读完,后面还有多长的路到成为医生
    • 已经可以庆祝了,天天下馆子吧。 +2
    • 搞掂match是关键吧?否则就惨了,但成功率还是很高的,多数人不会担心而已...
      • 这么容易,怎么听说读完医学院才完成第一步, 后面更难 +1
        • 难与关口/门槛是两码事,拿不到match,你连做驻院实习医生的机会,熬低薪加夜班的难的机会都没有,虽然要熬一段,但那是这边的医生必经之路,若连这都怕还从医干嘛?还难得过底层打累脖?
          • 那应该就是说match特难了
            • 比进医学院还是容易多了,即使是竞争最离婚的科 +2
              • 麦马进医学院50%?
                • 麦马HS进医学院60%, 但并不一定是麦马医学院。每个医学院都有生源统计,可以自己查。
              • 只能说match上家医比较容易,好的专科从来都不容易。
                • 也不一定,热门专业经常变,往年冷门的现在也许热门了, 反之亦然
            • 加拿大医学院毕业2022年只有35个没matched, 1.2%
              • 還有48位第一輪失敗,放棄參加第二輪,直接回原校多做一年clerkship


                :

                • 原来数据要有*号,更多对第二轮不满意,宁愿一年后再试
                  • 其實CaRMS成敗是一回事,進了專科住院,一樣很多住院醫生做不完訓練,最後轉到家醫,5年的一般內,外科,心臟外科,都是重災區,這就是為什麼我覺得主帖看錯重點了
                    • 这是实话,进了专科才是真正的开始,能不能熬出来才是王道。学医竞争是残酷的。
                      • 區域醫院,很多位置也開始要求要做完fellowship,才會聘用,而加拿大和美國fully funding fellowship有限,UBC有的fellowship,一年只有2萬多加幣,比第5年住院醫生少7萬多,美國給加拿大醫生fully funding更少,競爭異常激烈,很多fellowship是0元,還是很多加拿大醫生願意做
                      • 专科高端竞争残酷的,家庭医生招不满
                        • 基本上都招满了,每年还有几十个match不上
                • 还有一种情况是,很多医学院规定不参加第二轮不可以回来再读一年。所以不愿改专业的学生会假惺惺参加第二论,走个过场
                  • 加拿大住院match還有很大的改善空間
    • 2-5年
    • 麦马不放暑假,马不停蹄地读8个学期,2年8个月。然后做住院医, 家医2-3年,普通内科4年。其它基本都是5年以上。家医和内科一般都可以直接工作。竞争厉害的专科做完住院医和fellowship七八年,还需要等职位,等四五年常见,其间可以读个PhD。带薪的。 +3
      住院医第四五年有八万多工资,第七八年应该有十万了。可以查到。
      • 那就是申请住院医是最关键的一步
        • 自己的兴趣和擅长,大方向要早早定下,麦马的话最迟第二年就得定下了。然后有方向地实习,做科研,拉人脉。竞争越厉害的科,越得努力。竞争不厉害的科会很轻松。 +3
          • 谢谢信息
          • 您就简单说下,就像经二万五长征,已到了陕西,马上就延安了,胜利在望,不会再有爬6盘,过腊子口不定的危段
        • 根据自己的个性、兴趣和生活方式 lifestyle 选方向,竞争厉害的专业不一定适合每个人,也不一定是就业率最好,有些专业出来找不到工作。现在很多年轻人选择 Work-Life Balance的专业,工作强度和压力不要过度,身心健康排第一。
          • 真的,lifestyle, 还有个性。比如nerd 类型的不爱跟人说废话,就选高难度的外科,病人全麻推进来推出去。麻醉师也只需要跟病人说几句话。精神科得是话痨。😂
            • 对医院那么熟,目测是美袋的匿名?
            • 哈哈 +1
            • 嗯,现在的医学生都比较注重身心健康和家庭关系, 有些竞争厉害的专业作息时间没有规律离婚率很高
              不爱跟人说话的人选择当兽医比较合适,以前国内一个兽医跟我说的。
              • 这儿不行,兽医肯定比儿科医生要多说话,毛孩子也是孩子呢,而且是长不大的孩子😂
    • 你完全弄錯重點,醫學院畢業,進入專科最少5到6年的訓練(非家醫),最重要的是努力學習所有的技術,專科醫生的圈子很小,你在住院醫生時期工夫行不行,大家都知道,加拿大專科醫生人數雖然不多,但是擁有頂尖特殊醫療技術的醫生卻非常多,這才是要去追求的, +1
      有了這些,轉換成 Independent practice,申請醫生個人billing code,都是隨時可以做的,很多醫院也會非常樂意給hospital privilege
      • 普通内科多数四年,除了魁省。多数外科和诊疗6年不行。
        • 內科最後選擇做3+1的,多數是MSM沒match 上,還有部分是原本進了5年內科program,中途決定放棄,內科是病房大科,訓練內容和時間長短,直接影響以後的工作地點是否穩定;各科專科裡面強一點的住院醫生,第5年做完之前,通常已經拿到2到4年的合約,
          有些合約在身的專科醫生,因為有其他訓練計劃,會在中間去其他地方做fellowship,做完之後,完成剩下的工作合約,之後通常會被挖角而轉去其他醫院
          • 很多人就愿意做普内,不想去教学医院,不想白白多做一年住院医,所以不参加msm Match. 现在内科就业不错,四年出来在大城市做Staff没问题。
            其实一般医院里面的普内工作大量由专科医生兼,专科医生只有三年普内经验。所以四年普内在工作中还是很有优势的。
            • 很多GIM第4年做完就轉independent practice,在地區醫院兼職,一個週六,24小時大約3到4千多,如果7,8天長假,在醫院做一星期,一萬多收入也很正常,並不影響第5年住院訓練,少那一年,到換約的時候,故事很多
              • 本该修养生息的时间打Moonlighting工跟正经工作还是不一样的,既然选了更长的路就应该安心走到头。
                • 舉2個現在發生的例子吧,第一個是剛剛放棄第5年,上星期做完一天醫院run around,昨天接了第一個locum night shift(想知道什麼醫院,私訊問),第二個是二年前MSM match失敗,做完第4年,又做了一年某器官治療訓練,上個月剛剛拿到大多某醫院2年約
                  現在已經在擔心下一份合約,在他上面的,照順序有"5年gim 之後做相同器官一年訓練的醫生",3年gim +2年msm +相同器官一年訓練的醫生","3年gim +2年msm +相同器官執照醫生",醫院需要人手又沒有選擇的時候,也許只做4年能fill in,但是一但有更好的人選,醫院一般不會放棄
                  • 你举的两个共同点是原本想上五年而没成,第二个更是MSM 失利的。跟本来就计划做四年普内的还是不一样的。我对啥医院不感兴趣,因为我有大多医院四年普内的一手信息。
                    • 我說的都是大多,就像我說的,醫院需要人又沒有什麼選擇的時候,4年gim 沒有什麼問題,medicine department 的頭頭,都是正式訓練的gim,他們知道該怎麼做,每年有110位左右5年gim 進入職場,幾乎都會選擇留在大城市,4年能在大城市做多久正式staff? +2
                      我前面舉的第二個例子,處境比4年gim 好許多,薪水也高很多,畢竟4年gim 之後還做了一年某器官訓練,只是想要維持現在的位置,會很辛苦,回去做gim,就和4年gim 相同,這類事情,年年都有,沒什麼例外
                      • 内科头头都是四年GIM 的多了去了。大城市的普通医院。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你家小草那么高的追求,已经做成了医生还回去做fellow, 盯着名牌大学和教学医院。到了那个年龄多数人都是想尽早工作,尽早安顿下来。多数医学生的目标就是临床不是科研。 +4
                        • 你還是不太瞭解GIM,5年(3+2 )GIM是2010才通過,大部分醫學院到2014才準備完成,開始收R3內科醫師,到現在只有十年不到,誰提出來的?當然是所有內科頭頭們,這些有內科2年advance training 的醫生,肯定在之後的工作選擇上,佔了許多優勢因
                          小草R5就能拿到很不錯的job offer,最大的原因,肯定是他的師傅的全力支持,另一個原因是為他拿了一個頂尖醫學院fully funding 的fellowship,事實上,今年6月中,小草還拿到了同一個醫學院,更難拿的另一個fully funding fellowship,他原來的spot,便轉給了另一外美國醫生,專科醫生是個非常競爭的領域,台灣,加拿大,美國都是一樣情況,專科醫生多一些訓練,多一些技術,對工作穩定性,絕對有很大的幫助,這也是為什麼Oshawa有非常多原本在多倫多工作了5到10年的專科醫生
                          • 你家小草又牛又志向远大,这是是大家公认的。但是更多的医学生并不想做科研,只想尽早开诊行医,最好有美加两国的选择。目前来讲,四年GIM 在加拿大除魁省外任何地区找到稳定工作都没问题,去美国也没问题。 +1
                            魁省GIM要求五年,但是没人在乎,反正法语先过不了关。如果哪一天五年GIM 成为主流的话,最受影响的会是cover GIM 的专科医生,专科病例没那么多的医院会有困难。当然这会是个很长的过程。网上有讨论,大多数医学生还是希望四年搞定。至于工作5_-10年再回去受训,那得有太大的动力,而且家庭允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