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90年代的魔都,可能是因为人穷志短,出过各种各样的怪事
比如,我高中毕业后,第一份正式工作,在动画片场做制片人,惊讶的看到月收入超万,甚至超两万的原画师,公交月票一律是DIY的,也就是每个月的贴花(类似车牌照上的STICKER),都是自己动手画,神笔马良动一动画笔,几分钟的事,省掉一张老人头
这个钱也要省,超出了我的理解范围
后来跟他们混熟了,才知道艺术家们一律都是穷人家苦出身的娃,家里拧不过他们从小喜欢画画,娃跪着搓衣板,好说歹说央求父母不要逼他们高考走独木桥,一把鼻涕一把泪读完美专,从弄堂出来走进了大厂(当时上海最大的厂子),然后赚大学生只有梦里敢想的钱
这对我的三观,是降维打击,特别是了解到我的上司,女强人制片经理和原画主管各自抛弃家庭离婚后又新婚结合,然后又劝我不要和女票要好,因为她长得好,太招风,会拆家
人嘛,都是说一套,做一套,可以理解
不禁想起了我爸和我妈
我妈去小菜场买菜,有回掏出一张大团结,摊主找钱,我妈一看,不对啊。一理论,对方喉咙响,一口咬定我妈只给了一张5块钱
我妈,文革前的顶尖高校大学生,在那个摊位流连忘返,折腾了一上午,菜场管理处的人来了,派出所的人也来了,最后还是没解决问题,亏了5块钱回到家,一肚子火气,发在我身上,骂我成绩不好,读书不努力,将来找不到工作,娶不到老婆,只能睡大街讨饭
30年过去了,事实证明,我妈说的,既不是愿望,也不是事实,盛怒之下,冤枉了年轻人。不过也可以理解,更加可以理解成说反话。她自己,一辈子被压制,从来没混好
我爸平时很忙,周末兴致好想改善生活,有时也会跑一趟菜场
有回,他买了鱼,等着摊主找钱,结果摊主也按兵不动,等着他付钱
双方大眼瞪小眼,四眼对两眼,僵持两分钟之后,摊主说我爸没给钱
我爸不气也不恼,随便摊主表演,等围观吃瓜群众人数差不多够了,请不嫌事大的叫来了管理处,当场清点摊主钱箱,清点之前,我爸当着所有人的面,宣布了那张老人头的号码
号码太长,管理处的人只记得最后八位数
不过,这就够了,当场还我爸一个清白,拿回了找头,管理处还按市场管理规定,顺便罚了摊主三张老人头
从此之后,菜场里看到一个文质彬彬,客客气气的知识分子来买菜,既不敢短斤缺两,也不敢说没收到钱
知识就是力量,仗着是学霸,背书本记忆好是吧?知道菜场鱼龙混杂,付款之前为啥不背一个钞票序列号好呢。总比背整本书容易的多吧
活学活用,学以致用,这就是读书的好处,跟学历无关,我爸我妈学历相同,一个一辈子被人冤枉,被压得死死抬不起头,单位里如此认倒霉,职场玩不转,出门买个菜到了小菜场也一样。另一个,被整的时候固然很惨,痛定思痛,吸取教训,遇到伯乐拉一把就很爽
对了,我妈作了一辈子,我爸年轻时读大学有开国上将的女儿看中他,倒追他,甚至动用家庭组织力量求亲,我爸没从,但也没悔,一辈子笑嘻嘻地对我妈,就算有争吵也以他立刻出门去单位加班告终,我想,读书人识字的,不论学历高低,能做到赤胆忠心,无怨无悔,把自己的斤两和钞票的号码这两个牢记在心,这书应该是没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