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Ad by
  • 推荐 OXIO 加拿大高速网络,最低月费仅$40. 使用推荐码 RCR37MB 可获得一个月的免费服务
Ad by
  • 推荐 OXIO 加拿大高速网络,最低月费仅$40. 使用推荐码 RCR37MB 可获得一个月的免费服务

👍,只见贼吃肉,不见贼挨打,所有好处都要占,但是不是这块料呢? 说到卷,米国是真卷

硅谷Palo Alto公校高中有多卷?

这里的两所公立高中Palo Alto高中和Gunn高中都是全美闻名的,尤其是在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方面的排名,Gunn高中更是跻身全美前十。


然而,使这两所高中引发全国性关注的却是其居高不下的自杀率。


2017年8月15日,刚刚开学的第二天,Gunn高中的一名12年级学生自杀。这个才17岁的白人男孩是典型的Palo Alto学区年轻人,学业优异,家境富足。
这已经是该学区十年之内发生的第10起悲剧。


两次自杀潮,9名学生殒命


第一次自杀潮始于2009年春季,短短九个月之内接连有5个学生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而似乎就是从那时起,学生们忽然意识到自杀竟然也可以成为一种人生选择。

2009年5月5日,Jean-Paul Blanchard,17岁,卧轨自杀。他是家中长子,下面还有两个妹妹,母亲是一名律师,父亲则是旧金山州立大学的教授。Jean-Paul聪明、善良、幽默,喜欢小动物,很受同学们喜爱。


2009年6月2日,Sonya Raymakers,17岁,卧轨自杀。当时她即将高中毕业,已经被纽约大学录取,本来计划攻读她最喜爱的舞台服装设计专业。


2009年8月21日,Catrina Holmes,13岁,卧轨自杀。她本来在四天后即将升入Gunn高中,曾经表示非常反感Palo Alto校区的压抑氛围。


2009年10月19日,WilliamDickens,16岁,卧轨自杀。据他母亲说,他认为自己太笨,因此在全是学霸的学校里感到非常自卑。


2010年1月22日,Brian BennionTaylor,19岁,卧轨自杀。他在2008年从Gunn高中毕业进入杨百翰大学,但不久就因为患有双相情感障碍及精神分裂退学。

一连串的悲剧让Palo Alto的家长们既震惊又难过,他们绷紧神经防患于未然,生怕自己的孩子成为下一个走向行驶中火车的人。而当Palo Alto的居民以为阴霾终于渐渐散去时,又一波自杀潮袭来,短短半年,四条鲜活生命的逝去,让所有人都猝不及防。

2014年10月15日,Quinn Gens,19岁,卧轨自杀。他夏季刚刚从Gunn高中毕业,正在大学里修读计算机专业。


2014年11月2日,Cameron Lee,16岁,卧轨自杀。他与第一起自杀的Jean-Paul一样,学习好,爱运动,受欢迎,丝毫看不出任何自杀的迹象。而Cameron Lee在遗书,说自己的选择与学校、朋友和家庭没有任何关系,却没有给出真正的原因。据朋友们回忆,Cameron表现出来唯一异常之处是几乎很少睡觉,哪怕是周六凌晨3点他的社交账户也总显示在线。


2015年1月24日,Harry Lee,17岁,生前被诊断为患有抑郁症。


2015年3月9日,Qingyao ByronZhu,15岁,卧轨自杀。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家园 / 望子成龙 / 本来不想说的还是忍不住。 +7
    我娃学校今天有个娃跳楼了,不知道抢救过来没有。高中刚开学一个月就出这事,不是不震惊的。做父母的能给娃的很少,而且娃越大父母能给的越少,最重要的事都得靠娃自己的造化。所以在有限的能力内,父母还是尽可能给娃一个温暖的氛围,positive的影响,其它都是次要的。没啥比得上娃身心健康重要。
    • 我的天 +2
    • 高中就这样了?!
      • 是啊,照说学校平常氛围还不错,没听说过有bully的事。 +1
        • 能到这个程度,家长应该有心理准备,外人是不知道的。 +1
        • bully还未必能导致这么严重。虽然大家都说学校不作为,实际上老师校长还是管事的,起码会早早联系家长。那些出格行为往往都是在课后校外
    • 希望还能救过来! +1
    • 👍,只见贼吃肉,不见贼挨打,所有好处都要占,但是不是这块料呢? 说到卷,米国是真卷 +1

      硅谷Palo Alto公校高中有多卷?

      这里的两所公立高中Palo Alto高中和Gunn高中都是全美闻名的,尤其是在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方面的排名,Gunn高中更是跻身全美前十。


      然而,使这两所高中引发全国性关注的却是其居高不下的自杀率。


      2017年8月15日,刚刚开学的第二天,Gunn高中的一名12年级学生自杀。这个才17岁的白人男孩是典型的Palo Alto学区年轻人,学业优异,家境富足。
      这已经是该学区十年之内发生的第10起悲剧。


      两次自杀潮,9名学生殒命


      第一次自杀潮始于2009年春季,短短九个月之内接连有5个学生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而似乎就是从那时起,学生们忽然意识到自杀竟然也可以成为一种人生选择。

      2009年5月5日,Jean-Paul Blanchard,17岁,卧轨自杀。他是家中长子,下面还有两个妹妹,母亲是一名律师,父亲则是旧金山州立大学的教授。Jean-Paul聪明、善良、幽默,喜欢小动物,很受同学们喜爱。


      2009年6月2日,Sonya Raymakers,17岁,卧轨自杀。当时她即将高中毕业,已经被纽约大学录取,本来计划攻读她最喜爱的舞台服装设计专业。


      2009年8月21日,Catrina Holmes,13岁,卧轨自杀。她本来在四天后即将升入Gunn高中,曾经表示非常反感Palo Alto校区的压抑氛围。


      2009年10月19日,WilliamDickens,16岁,卧轨自杀。据他母亲说,他认为自己太笨,因此在全是学霸的学校里感到非常自卑。


      2010年1月22日,Brian BennionTaylor,19岁,卧轨自杀。他在2008年从Gunn高中毕业进入杨百翰大学,但不久就因为患有双相情感障碍及精神分裂退学。

      一连串的悲剧让Palo Alto的家长们既震惊又难过,他们绷紧神经防患于未然,生怕自己的孩子成为下一个走向行驶中火车的人。而当Palo Alto的居民以为阴霾终于渐渐散去时,又一波自杀潮袭来,短短半年,四条鲜活生命的逝去,让所有人都猝不及防。

      2014年10月15日,Quinn Gens,19岁,卧轨自杀。他夏季刚刚从Gunn高中毕业,正在大学里修读计算机专业。


      2014年11月2日,Cameron Lee,16岁,卧轨自杀。他与第一起自杀的Jean-Paul一样,学习好,爱运动,受欢迎,丝毫看不出任何自杀的迹象。而Cameron Lee在遗书,说自己的选择与学校、朋友和家庭没有任何关系,却没有给出真正的原因。据朋友们回忆,Cameron表现出来唯一异常之处是几乎很少睡觉,哪怕是周六凌晨3点他的社交账户也总显示在线。


      2015年1月24日,Harry Lee,17岁,生前被诊断为患有抑郁症。


      2015年3月9日,Qingyao ByronZhu,15岁,卧轨自杀。

      • 太恐怖了😢 +3
      • 看了名单发现有趣现象,以前是白人家孩子,现在是华人家孩子。我们今年刚上9年级,已经感觉出紧张气氛了,家长太盛气凌人了,从选课到学校CLUB都要插手,孩子在家肯定也很压抑。 +3
        • 😂😂😂网上上有个规律 病人个个觉得比医生牛 家长个个感觉比老师牛
    • 抑郁症?希望能救过来🙏 +1
    • 加拿大高中有楼吗?
      • 有的,三层楼。
    • 我总跟娃说,啥都没有小命重要 +3
    • 心里健康比生理健康更重要。 +4
    • 不是 +4

      华人吧?🙏

      希望还有救。

      • 不知道详情,学校信也写得很笼统。
    • 年轻人,尤其是高中阶段,最需要的是练就一副虎胆和厚脸,之后无往不利。我写了那么多文,能看明白的,绝对不会发生自杀这种事 +3
      • 理论上有些人确实是基因缺陷,不过华人孩子一般比较能扛压。 +1
        • 未必 +2
          • 人群看统计规律。落在某一个人头上那肯定是0和100%的区别。
        • 大学里自杀的华人孩子居多
          • 除非你指的是中国的大学,加美的大学据我所知不是这样。 +5
            • 好像白孩子不少,黑孩子不多。
      • 这个要从小时候就开始吧,龙坛很多都是大包大揽的,孩子的事儿全包 +1
        • 😂👍 +2
      • 看不明白的,也没多少人自杀…… +4
        • 那是 有你一个不多 没你一个不少😂
          • 嗯,彼此彼此……
      • 你这乐观向上热心探讨的性格很讨喜。但是总想指教别的家长尤其是怎么教养牛娃,这爱好也挺特别。如果不介意的话,能介绍一下你结婚了吗?有几个小孩上几年级?怎么自我成就和怎么养育下一代不是一回事啊 +4
        • 他没孩子,典型的纸上谈兵。 +5
        • 多谢多谢。我从来没有指导过别的家长如何如何,如果真要一对一针对性指导,我得收费。第一,我大学专业青少年教育;第二,我只记录总结我自己和周围人得经历心得,一切仅供参考
    • 本地的大公校真不至于这么大压力的,应该是个人原因吧,唉…… +4
    • 重庆开学第一周14个自杀的。你们没看到吧。
    • 太可怕了,哪家学校的? +1
    • IB?
    • 给孩子一个和睦健康的家庭最重要 +3
    • 我也说一个我们是公校,刚开学,就有家长要联名其他家长找校长为自己孩子没进某CLUB告状,现在高中华人家长就是这样的。然后一帮起哄签名的。高中的事儿,很多家长都赤膊上阵了,完全不让孩子自己去解决。 +13
      • 我倒是觉得club应该是学生想参加就应该允许人家参加, +7
        给学生们一个explore各个club的机会,真感兴趣的才会留下来,不敢兴趣的慢慢就退出了。所谓的申请和选拔都有不公平的地方,让孩子们在teenager的时候就经历那些不公平对孩子们也不公平,毕竟那是个叛逆的和最不成熟的年龄
        • 资源有限
          • 那是借口,现在活动都可以online进行,一个meeting几百人参加根本不是问题。真正参加竞赛的人会少很多,到时候再focus 在那些决定参加竞赛的学生身上就可以了
            • 几百人的online club有什么值得参加的? +3
              • 至少学生有机会了解club是怎么回事吧,也能学到一下相关知识。 +1
                • 哪个CLUB都需要audition,让孩子早点适应不是好事吗?小学也一样啊。稍微热门一点的CLUB,没点儿本事是进不去的。高中哪里会有几百人的CLUB,家长放弃幻想吧 +5
                  • 以前没有几百人的club是因为都是in person, 现在都可以online人数就不应该是个问题。audition也好面试也好都有不公平的地方,像大家讨论的有的学校抽签有的学校直接内定就更没有公平可言了,做不到公平的话就应该允许人人都参加
                    • 恕我孤陋寡闻,没听说今年的高中有这种CLUB,这种CLUB值得去? +4
                      • 这几天大家讨论的就是大热门club.
                      • 比如deca,有些高中确实有近百人参加的,你想4个年级平均下来每个年级20-30个人想参加很正常。
                        • 我们进去了,但是我没觉得咋样,可能是家长们喜欢的吧?没什么意思。
                    • 今年所有clubs都in person了,所以竞争激烈。好的clubs要出竞赛成绩,都是有高年级memebers当trainer传帮带的。 +2
                      • 得先进去再谈出成绩的事,进都进不去就啥都别想了。所以楼上说有家长告状也是可以理解的,尤其是录取过程很少有公正的。如果家长告状能让club的录取更公正岂不是好事。
                        • 嘿嘿!几百个申请人都能进去的clubs能学到啥?咋叫录取公正? 被拒的都觉得不公正,确切地说是家长们都觉得不公正,回家问问孩子们愿不愿意告状。。。 +4
                          • 你怎么知道孩子不愿意呢,家长去学校告状的事常有,很多年前我就知道有家长因为孩子没选上club president 去找校长的,然后弄了个co—president ,还是白人家庭
                            • 那就去呗!鼓励孩子维权,只是家长就没必要再掺和了。 +2
                              • 有时候还是需要家长的支持。文学城上有一个家长因为孩子在校队受到教练不公平对待,咨询律师和公司高管,让孩子去学校反应,最后把那个十几年的教练拉下马。这种事只靠孩子自己是不行的。 +1
                                • 这和上面说的感觉不太一样 +2
                                • 说白了让她孩子进了deca club就是公正,没让进就是不公正,别扯别的了 +1
            • 当然不是了,如果是老师负责,是管20个人简单,还是管几百个人简单,如果是高年级学生,那更没什么精力了。
              • 又不是所有人都会坚持下去,很多人也许中途就退出了,但你得给愿意参加的孩子机会
                • 这些孩子中途退出之前对于组织者来说不也是很大的工作量么?再说了,为什么要给人机会,难道就因为有兴趣就要给机会?社会不是这样的。 +1
                  • Online的活动能费多大劲啊,完全可以给一个drop的deadline, 不喜欢的在这之前推出,留下的都是真爱,然后才in person. 就和大学里选课是一样的道理
      • 是应该先让孩子自己找相关的主理沟通, +2
        不行家长再进一步参与。学校的club 通常都要audition,热门的很难进。我娃为进校乐队,苦练吉他,后来又让出名额给他朋友,他又练贝斯才进去的,因为不容易,他很珍惜机会,活动很积极认真,并由此迷上上了jazz,感觉会成为终身的爱好。
        • 乐队,合唱团之类的必须得in person, 有选拔是对的,数学和deca之类的完全可以online, 喜欢的人又多,根本没必要搞得一位难求的样子
          • 数学club应该让自由参加吧。deca 好像涉及参赛有报名截止时间的吧。让孩子了解清楚了争取下次及早报名。
      • 还真有这么较劲的,第一次听说,关键是孩子不觉得没面子吗?家长搞这么大动静?
      • 呵呵呵呵,太逗了,前几天坛子里不就有一个DECA Club没进去抱怨人家狗眼看人低的家长吗。既然公校special program要抽签,干脆公校各club也搞抽签得了,体育校队也抽签,谁也别想好。
    • 是学习压力太大了么?哎
    • 不会又是那个天主教IB高中吧,吓死了,希望孩子没事
      • 肯定不是york region的2个著名IB +2
      • 楼主没说,大家就别瞎猜了
      • 具体哪个学校就不说了。提这件事的主要目的是给家长们提个醒,青春期的娃心理还很不成熟(虽然他们自己觉得自己很成熟了LOL),遇事是可能走极端的。虽然不是说就不再督促学习上进了,但适可而止就好,别钻牛角尖,给娃太大压力。
    • 因为什么知道么?学习压力?家长压力?
    • 父母少在这个论坛里炫耀和制造焦虑就是对孩子最大的支持 +15

      ,尤其是培训机构
      • 我倒觉得炫耀没事,关键是吃瓜群众不要拿牛蛙的成绩去鞭策自家孩子。这种父母,见得太多了。 +6
        • 我觉得少看这个论坛的显摆和炫耀,什么学霸、40万牛娃,自家孩子自己按自己的节奏进步和努力就行了。父母看多了容易焦虑,把自己的焦虑再传递给孩子,只能帮倒忙。 +2
          • 家长入戏太深,看电视剧里的美女帅哥,就以为自己也能找个这样的做配偶?不太明白家长为什么焦虑,为什么会认为自己娃通过努力也能达到?娃2年级的时候跟我说过,他班上有个同学考前一晚会复习很晚,当时就想,小学2年级,至于吗?以后咋办呀。 +3
            • 问题是电视剧里的帅哥美女大家都知道不是现实,这里论坛应该都是真实的信息交流,所以才会引起焦虑。
              • 真实?只说得好的罢了,sickkids里割腕自杀的也放这里让家长交流一下?别只宣传高薪。 +1
        • 孩子是别人家的好
          老婆也是
          • 这么想会饿肚子滴
            老婆还是自家的好
    • 孩子高中时代,我收到过两次这种邮件,最终的原因,不是学业造成的,而是情感问题导致的。那起著名的医学生自杀案,自杀的原因是自己感到不公平。今年夏季毕业于HS的即将进入R2的男生自杀,没人知道为什么。 +1
      • 我家孩子高中参加过同学的葬礼。孩子比较傻,追问我原因,我告诉他不太清楚,可能是心脏病。
        • 高中毕业季,某男生为全年级几百号人提供了交流娱乐的自家的大庄园,自己却是抑郁症患者,当时说Gap一年再去上大学。孩子在儿童精神病科实习的时候,每天接触的都是13~17岁之间的患者(白人最多),自杀自残的原因各不相同,都是父母之过?
          • 肯定不全是,有人生下来就是,但这种非常低。忧郁症跟家庭的关系很大,只不过家长不会说实话的。 +2
            • 是的,家庭环境太重要了。好的家庭环境能给娃安全感,自信和力量。人是需要港湾的,特别是还弱小的时候。 +1
            • 以前的室友有抑郁症。据她说和遗传有关。她父亲和哥哥都有。如果没有遗传因素,还能把孩子养出抑郁症来,那家长真的需要检讨。
            • 与医生交谈的时候,孩子可以选择让家长回避,只听孩子怎么说。抑郁与性格DNA有关,也与环境有关,这个环境涉及家庭以及周边。人生没有目标,衣食无忧,无聊久了,也会抑郁。
              • 当个家长太难了,认识一个小时候被家长连打带骂,什么事儿都没有,社会上混得很好,估计感觉谁都比他爸妈强。反而是悉心呵护的,抑郁了。
      • 这种悲剧一般都是猜测原因。家长与警方不公开。总之看好自己的孩子。 +1
      • 明明不知道真实原因,却一出这种事就往家长推太猛孩子压力大上带节奏。这就是普娃家长说来解气的,吓唬吓唬那些牛娃家长,让他们不要太嚣张
    • 也别太大心理压力。我娃的渣校没人推孩子,一样有极个别悲惨的事件发生。学校发信安慰家长的时候,我还得跟孩子打听。 +3
      有一次学生们打群架规模太大在村里都传开了。还有一次家长告学校上了新闻。
    • 老皮正在连夜加班研究无压力的新式推娃的方法 +1
    • 像这种自杀悲剧还只是个例,不需担心。反而打架吸毒甚至枪击才是真恐怖。牛校大概从来不担心这个。
      • 一个是家庭问题,除了自杀还有非自杀的各种后续行为问题,所以得教育家长改进。另一个是社会问题,国家应该出面
        • 对。前者是家庭问题,要照看好自己孩子。后者是社会问题,在发生前,也得提点自己孩子小心警惕啊
      • 大概用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