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Ad by
  • 最优利率和cashback可以申请特批,好信用好收入offer更好。请点链接扫码加微信咨询,Scotiabank -- Nick Zhang 6478812600。
Ad by
  • 最优利率和cashback可以申请特批,好信用好收入offer更好。请点链接扫码加微信咨询,Scotiabank -- Nick Zhang 6478812600。

抚养孩子,前提是要了解自己的孩子。有的孩子该推,有的孩子不该推,有的孩子不用推,千万别乱推。你家孩子属于哪一号,答案在这里。

https://mp.weixin.qq.com/s/MhgylaikOVehDxKKaOnURA


在兼顾优异表现与快乐童年这件事上,家长到底该如何从小就为孩子打下基础?英国知名演员大卫·巴蒂尔,亲身探访哈佛、斯坦福、剑桥等英美顶尖名校,试图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

本文来源:公众号“精英说”(ID:elitestalk)。如果喜欢蓝橡树的文章,请记得要把我们“设为星标”哦!

........................................


如何平衡“快乐童年”与“优异成绩”这对矛盾共同体,不仅困扰着中国家长,也是西方父母时常萦绕心头的难题。

BBC第二频道就曾拍摄过一部纪录片《孩子的未来》,请来了英国知名演员大卫·巴蒂尔,亲身探访哈佛、斯坦福、剑桥等英美顶尖名校,试图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

图片来源于BBC纪录片《孩子的未来》

有所不同的是,在如何培养下一代的问题上,大卫不再求助于那些只是抛出主观回答的人,而转向了客观理性的科学实验。那些我们所不知的,所误解的,所夸大的,都在若干个教育实验中得到了印证。

阅读与数学的“秘密”

1964年出生的大卫·巴蒂尔,英国老牌的导演、制片人与喜剧明星,他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是剑桥大学毕业的高材生。

大卫有两个孩子,在摄制纪录片的那一年,他的一儿一女都还不足10岁。但在如何教育孩子的日常问题上,他已经开始犯难。

图片来源于BBC纪录片《孩子的未来》

大卫坦言,童年的自己曾在“虎爸虎妈”的阴影下成长,父母总是希望最大限度的开发自己的智力,在学校主要科目上取得优异的成绩,但一个后果就是,童年很不开心。

大卫本身并不愿意做那种强逼孩子学习的家长,但也不得不承认,在为人父母以后,心态会发生些许微妙的变化。你会本能地开始期待孩子被表扬,关切孩子的排名,甚至希望他们处处都胜过其他孩子,斩获第一。

图片来源于BBC纪录片《孩子的未来》

那么究竟该怎么办呢?在兼顾优异表现与快乐童年这件事上,家长到底该如何从小就为孩子打下基础?大卫的答案是:回归科学。

众所周知,在孩子从出生至步入小学的关键时期,最重要也最不可或缺的两种能力,一个是阅读,一个是数学。

在这两门科目上,天天念叨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可能会让孩子厌烦,而剑桥与哈佛的专家告诉我们,家长们完全可以用有趣又有效的办法,一早就播种下让孩子们学得更好更快乐的种子。

图片来源于BBC纪录片《孩子的未来》

如果你跑到英国的小学看一看,有很大概率会发现老师都在从基础音标开始教诵读,一堆孩子跟着反复地念。这本与大卫的方法相悖——因为在家里,他从不教孩子音标,基本上都是直接让孩子跟着说单词和句子。

但来自剑桥的尤莎教授却在长期的实验中发现,区分并掌握单词的基础结构对孩子日后听说读写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

图片来源于BBC纪录片《孩子的未来》

在她的实验中,11岁的女孩卡莎盯着电脑屏幕,耳朵里传来机器发出的声音,在看到P和B这种爆破音开头的单词时,她会听到尖锐的嘀嘀声;而在看到W和L这种舒缓音节开头的单词,则会听到缓慢的嘟嘟声。从小就锻炼孩子对不同声音结构的辨别,能让他们日后读书与说话时,变得灵活而敏感。

图片来源于BBC纪录片《孩子的未来》

“说起来很简单,孩子的阅读能力正和单词的声音结构有关。” 尤莎教授说道。“这个秘诀不仅仅适用于英语,首先建立强大的声音结构系统,之后才能更好地学会阅读。”

尤莎教授经过多年研究后发现,像卡莎这种从小就接受相关锻炼的被试者,其语言能力已远远超出同龄人的平均水平。

图片来源于BBC纪录片《孩子的未来》

在遥远的地球另一端,哈佛大学的柯林博士正在给连话都不会说的婴儿进行“数学培训”。屏幕上,五块积木掉了下来,五块积木又掉了下来,一张白板突然出现遮住了屏幕,撤走后,十块积木在屏幕上摇摇晃晃。

图片来源于BBC纪录片《孩子的未来》

被试婴儿看了看,很快无聊地把头扭开,这说明他们已经理解并认同了“5+5=10”这个基本的结论,只有在遇到错误的结果或不理解的事物时,婴儿们才会本能地盯着看。

图片来源于BBC纪录片《孩子的未来》

新一轮的“培训”开始了,这次是五块积木加五块积木,最后还剩五块积木。婴儿们盯着这个“5+5=5”的荒谬结果看了半天,一眨都不眨的双眼里盛满了困惑。

从呱呱坠地的新生儿,到3个月、6个月、12个月乃至更大的孩子,科林博士所在的团队都使用过这种办法进行“培训”。科林博士的导师表示,孩子们生而就具有的数学潜能让人震惊,而通过有意识的培养,孩子长大后的数学学习与数字表达能力会更加出众。

图片来源于BBC纪录片《孩子的未来》

这就是科学的魅力所在,没有主观色彩浓厚的个例,只有由数据支撑的结论。在如何教孩子阅读与数学这件事上,大卫豁然开朗。

哥大教授跟踪40年
发现成功的人都有这个特质

当然,阅读也好数学也罢,都只是具体的科目与能力。一个孩子要取得成功,还需要更多其他方面的内在品质与外在条件。

在哥伦比亚大学,大卫见到了主导了一场历时40年跟踪实验的教授沃尔特·米歇尔。40年前,他在一群4岁孩子的身上实施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在实验中展现出某个共同特质的孩子,在人生中都获得了巨大成功。

图片来源于BBC纪录片《孩子的未来》

“时至今日,我仍然对此感到惊讶。”

已逾古稀之年的教授向大卫展示了那些成功孩子的人生档案——事业有成,婚姻幸福,身体健康,他相信这不仅仅是巧合。

40年前那场“决定”人生的实验叫做“棉花糖实验”——一群4岁孩子被带到一个封闭房间,面前摆着一颗散发香甜气味的棉花糖。

图片来源于BBC纪录片《孩子的未来》

孩子们被告知,如果他们能忍住在15分钟内不吃这颗棉花糖,之后就可以得到三颗棉花糖的奖励;如果忍不住,也可以摇铃铛表示中止实验,但只能吃到一颗棉花糖。

三颗与一颗的分别,所有的孩子都心知肚明。从一开始,大家都拼命地与原始欲望做着斗争,但大部分孩子都没能忍住诱惑,仅有几个孩子扛到了最后。而他们,正是在后来的人生中过得顺风顺水的典例。

图片来源于BBC纪录片《孩子的未来》

这个有趣的实验,在无形中揭示了自制力、意志力与延迟满足的重要性。在这些方面优秀的孩子,未来总归不会太差,但大卫也颇有些疑虑——对于那些成年人怎么引导都难以在这些方面做好的孩子,又该怎么办呢?

对此,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罗兰·弗莱尔采取的对策是,内在没有的,就用外在来补!

图片来源于BBC纪录片《孩子的未来》

罗兰教授出生在一个富庶的书香门第,进入哈佛后,他发现同学们也大多是与自己背景相似的精英。在精英的圈子里,外在激励与榜样作用是时时存在的,那是一个底层老百姓难以想象并难以复刻的世界。

但对于大多数游走在边缘的、水平糟糕的公立学校而言,孩子们缺少自控力与意志力是常事,而且家长们根本没有在这方面进行培养的意识。因此,罗兰提出了一个“创新激励计划”,在28所落后的公立学校推行。

图片来源于BBC纪录片《孩子的未来》

华盛顿光明镇小学是参与试点的28所学校之一,每周四早上,老师会给过去一个“结算周期”内努力学习、严守校规的同学发放现金。表现越好,奖金越高;如果连续几个周期内一贯优异,奖金还会翻倍。

大卫随便问了几个同学,新计划实施以来拿到了多少钱,得到的答案从几十到几百美元不等。一个攒到330美元的女孩给大卫看了奖金单据,这笔钱是在一项项“成绩”、“品德”、“体育”的加分细则中累积而来。

图片来源于BBC纪录片《孩子的未来》

为了引导孩子们奋发努力,和20年后虚无缥缈的“考上藤校”的目标相比,这种激励似乎更加直接也更为有效,这恰恰不是“延迟满足”,而是善用“提前满足”的一种智慧。

对于先天条件不足的孩子来说,现金激励远比想象中作用更大。大卫本以为将钱与教育挂钩,是一种亵渎,但在得知试点学校各方面表现已赶超其他公立,尤其听到孩子们说着“要存钱上大学”的话语后,他被触动了。

图片来源于BBC纪录片《孩子的未来》

这也让大卫重新思考,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们可以着手的内在与外在部分,有了科学实验与创新计划的背书,教育的具体实施将会有更为清晰的路径可以遵循。

三个词,毁掉一个孩子

在纪录片的最后,大卫造访了斯坦福大学。醉心于儿童研究与教育实验的卡罗尔教授,正将自己多年来的心得成果娓娓道来。

图片来源于BBC纪录片《孩子的未来》

“你只要说出这三个词,就能毁掉孩子!”

当卡罗尔抛出这看似有些耸人听闻的观点,大卫不由得为之一振。但在详细了解来龙去脉后,发现教授的话并非全无道理。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们总是将“你很聪明”、“你很棒”挂在嘴边当作表扬孩子的口头禅,认为这有助于建立孩子的自信心,表达尊重。但“你很聪明”(You Are Clever)三个词,并不一定带来的都是理想效果。

图片来源于BBC纪录片《孩子的未来》

在一场对照实验中,卡罗尔教授将各方面条件都类似的孩子分为两组,给他们一模一样的题目去解答,并即时提供答案与评价。

在第一组孩子中,每当孩子做对题目,成年人只是表扬“你的态度/方法很好”,做错题目则指出不足,表示“可以继续努力”;

而第二组孩子,每当做对题目,成年人都给出“你真棒”、“你真聪明”等类似评价。

图片来源于BBC纪录片《孩子的未来》

结果,第一组被表扬态度的孩子,变得越来越期待挑战,充满激情地投入下一个难题;而被肯定结果的孩子,则越来越关注自己答案的对错,对解决新问题则态度涣散。

卡罗尔教授解释道,当“你很聪明”之类的评价被不断重复,会潜移默化地成为孩子们自我评价的标准,为了符合这个评价,他们会隐藏起自己的错误,乃至不再接受挑战。

图片来源于BBC纪录片《孩子的未来》

劝告父母不要总是把“你很聪明”挂在嘴边的原因,就是这么简单。大卫想到,自己在以往家庭教育的实践中,确实有表扬孩子“聪明”的习惯,现在,他若有所悟:

“我不会再跟孩子说,你真聪明,而会告诉他们,必须非常努力地学习。”

图片来源于BBC纪录片《孩子的未来》

结语

探访完若干个教育实验,大卫好似经历了一场洗礼。有关如何平衡“快乐童年”与“优异成绩”,科学已然给出回答。没有一厢情愿的臆断,也没有指手画脚的规划,只是实验、数据、结论,反倒让人耳目一新。

图片来源于BBC纪录片《孩子的未来》

大卫表示,他仍然深信教育的力量,并希望两个孩子都能成长为热爱且擅长自己所做事情的人。在如何培养孩子成材的问题上,他思绪万千,始终未改的,却是那份坚定。

作者: 精英说编辑部,精英说是全球精英、海归和留学生的聚集地。我们传递全球资讯、探讨文化百态、创新社交模式、发现独立思想。这里有温度也有态度,欢迎气味相投的你关注精英说(ID:elitestalk)。

- 今日视频推荐 -

热文推荐


........................................

【蓝橡树家长圈】家长的圈子决定孩子的人生高度!和数万家长一起,学习最新最全教育理念和方法;与数百位牛爸牛妈畅聊教育;线上线下家长沙龙提前占座。

长按复制ID, 添加好友, 申请加入
  • 出国留学导师微信号:guanjia333
  • 学龄前群管家微信号:guanjia0027
  • 小学群管家微信号:guanjia0034
  • 初中群管家微信号:guanjia0031
  • 高中群管家微信号:guanjia0033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家园 / 望子成龙 / 抚养孩子,前提是要了解自己的孩子。有的孩子该推,有的孩子不该推,有的孩子不用推,千万别乱推。你家孩子属于哪一号,答案在这里。 +3
    https://mp.weixin.qq.com/s/MhgylaikOVehDxKKaOnURA


    在兼顾优异表现与快乐童年这件事上,家长到底该如何从小就为孩子打下基础?英国知名演员大卫·巴蒂尔,亲身探访哈佛、斯坦福、剑桥等英美顶尖名校,试图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

    本文来源:公众号“精英说”(ID:elitestalk)。如果喜欢蓝橡树的文章,请记得要把我们“设为星标”哦!

    ........................................


    如何平衡“快乐童年”与“优异成绩”这对矛盾共同体,不仅困扰着中国家长,也是西方父母时常萦绕心头的难题。

    BBC第二频道就曾拍摄过一部纪录片《孩子的未来》,请来了英国知名演员大卫·巴蒂尔,亲身探访哈佛、斯坦福、剑桥等英美顶尖名校,试图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

    图片来源于BBC纪录片《孩子的未来》

    有所不同的是,在如何培养下一代的问题上,大卫不再求助于那些只是抛出主观回答的人,而转向了客观理性的科学实验。那些我们所不知的,所误解的,所夸大的,都在若干个教育实验中得到了印证。

    阅读与数学的“秘密”

    1964年出生的大卫·巴蒂尔,英国老牌的导演、制片人与喜剧明星,他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是剑桥大学毕业的高材生。

    大卫有两个孩子,在摄制纪录片的那一年,他的一儿一女都还不足10岁。但在如何教育孩子的日常问题上,他已经开始犯难。

    图片来源于BBC纪录片《孩子的未来》

    大卫坦言,童年的自己曾在“虎爸虎妈”的阴影下成长,父母总是希望最大限度的开发自己的智力,在学校主要科目上取得优异的成绩,但一个后果就是,童年很不开心。

    大卫本身并不愿意做那种强逼孩子学习的家长,但也不得不承认,在为人父母以后,心态会发生些许微妙的变化。你会本能地开始期待孩子被表扬,关切孩子的排名,甚至希望他们处处都胜过其他孩子,斩获第一。

    图片来源于BBC纪录片《孩子的未来》

    那么究竟该怎么办呢?在兼顾优异表现与快乐童年这件事上,家长到底该如何从小就为孩子打下基础?大卫的答案是:回归科学。

    众所周知,在孩子从出生至步入小学的关键时期,最重要也最不可或缺的两种能力,一个是阅读,一个是数学。

    在这两门科目上,天天念叨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可能会让孩子厌烦,而剑桥与哈佛的专家告诉我们,家长们完全可以用有趣又有效的办法,一早就播种下让孩子们学得更好更快乐的种子。

    图片来源于BBC纪录片《孩子的未来》

    如果你跑到英国的小学看一看,有很大概率会发现老师都在从基础音标开始教诵读,一堆孩子跟着反复地念。这本与大卫的方法相悖——因为在家里,他从不教孩子音标,基本上都是直接让孩子跟着说单词和句子。

    但来自剑桥的尤莎教授却在长期的实验中发现,区分并掌握单词的基础结构对孩子日后听说读写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

    图片来源于BBC纪录片《孩子的未来》

    在她的实验中,11岁的女孩卡莎盯着电脑屏幕,耳朵里传来机器发出的声音,在看到P和B这种爆破音开头的单词时,她会听到尖锐的嘀嘀声;而在看到W和L这种舒缓音节开头的单词,则会听到缓慢的嘟嘟声。从小就锻炼孩子对不同声音结构的辨别,能让他们日后读书与说话时,变得灵活而敏感。

    图片来源于BBC纪录片《孩子的未来》

    “说起来很简单,孩子的阅读能力正和单词的声音结构有关。” 尤莎教授说道。“这个秘诀不仅仅适用于英语,首先建立强大的声音结构系统,之后才能更好地学会阅读。”

    尤莎教授经过多年研究后发现,像卡莎这种从小就接受相关锻炼的被试者,其语言能力已远远超出同龄人的平均水平。

    图片来源于BBC纪录片《孩子的未来》

    在遥远的地球另一端,哈佛大学的柯林博士正在给连话都不会说的婴儿进行“数学培训”。屏幕上,五块积木掉了下来,五块积木又掉了下来,一张白板突然出现遮住了屏幕,撤走后,十块积木在屏幕上摇摇晃晃。

    图片来源于BBC纪录片《孩子的未来》

    被试婴儿看了看,很快无聊地把头扭开,这说明他们已经理解并认同了“5+5=10”这个基本的结论,只有在遇到错误的结果或不理解的事物时,婴儿们才会本能地盯着看。

    图片来源于BBC纪录片《孩子的未来》

    新一轮的“培训”开始了,这次是五块积木加五块积木,最后还剩五块积木。婴儿们盯着这个“5+5=5”的荒谬结果看了半天,一眨都不眨的双眼里盛满了困惑。

    从呱呱坠地的新生儿,到3个月、6个月、12个月乃至更大的孩子,科林博士所在的团队都使用过这种办法进行“培训”。科林博士的导师表示,孩子们生而就具有的数学潜能让人震惊,而通过有意识的培养,孩子长大后的数学学习与数字表达能力会更加出众。

    图片来源于BBC纪录片《孩子的未来》

    这就是科学的魅力所在,没有主观色彩浓厚的个例,只有由数据支撑的结论。在如何教孩子阅读与数学这件事上,大卫豁然开朗。

    哥大教授跟踪40年
    发现成功的人都有这个特质

    当然,阅读也好数学也罢,都只是具体的科目与能力。一个孩子要取得成功,还需要更多其他方面的内在品质与外在条件。

    在哥伦比亚大学,大卫见到了主导了一场历时40年跟踪实验的教授沃尔特·米歇尔。40年前,他在一群4岁孩子的身上实施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在实验中展现出某个共同特质的孩子,在人生中都获得了巨大成功。

    图片来源于BBC纪录片《孩子的未来》

    “时至今日,我仍然对此感到惊讶。”

    已逾古稀之年的教授向大卫展示了那些成功孩子的人生档案——事业有成,婚姻幸福,身体健康,他相信这不仅仅是巧合。

    40年前那场“决定”人生的实验叫做“棉花糖实验”——一群4岁孩子被带到一个封闭房间,面前摆着一颗散发香甜气味的棉花糖。

    图片来源于BBC纪录片《孩子的未来》

    孩子们被告知,如果他们能忍住在15分钟内不吃这颗棉花糖,之后就可以得到三颗棉花糖的奖励;如果忍不住,也可以摇铃铛表示中止实验,但只能吃到一颗棉花糖。

    三颗与一颗的分别,所有的孩子都心知肚明。从一开始,大家都拼命地与原始欲望做着斗争,但大部分孩子都没能忍住诱惑,仅有几个孩子扛到了最后。而他们,正是在后来的人生中过得顺风顺水的典例。

    图片来源于BBC纪录片《孩子的未来》

    这个有趣的实验,在无形中揭示了自制力、意志力与延迟满足的重要性。在这些方面优秀的孩子,未来总归不会太差,但大卫也颇有些疑虑——对于那些成年人怎么引导都难以在这些方面做好的孩子,又该怎么办呢?

    对此,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罗兰·弗莱尔采取的对策是,内在没有的,就用外在来补!

    图片来源于BBC纪录片《孩子的未来》

    罗兰教授出生在一个富庶的书香门第,进入哈佛后,他发现同学们也大多是与自己背景相似的精英。在精英的圈子里,外在激励与榜样作用是时时存在的,那是一个底层老百姓难以想象并难以复刻的世界。

    但对于大多数游走在边缘的、水平糟糕的公立学校而言,孩子们缺少自控力与意志力是常事,而且家长们根本没有在这方面进行培养的意识。因此,罗兰提出了一个“创新激励计划”,在28所落后的公立学校推行。

    图片来源于BBC纪录片《孩子的未来》

    华盛顿光明镇小学是参与试点的28所学校之一,每周四早上,老师会给过去一个“结算周期”内努力学习、严守校规的同学发放现金。表现越好,奖金越高;如果连续几个周期内一贯优异,奖金还会翻倍。

    大卫随便问了几个同学,新计划实施以来拿到了多少钱,得到的答案从几十到几百美元不等。一个攒到330美元的女孩给大卫看了奖金单据,这笔钱是在一项项“成绩”、“品德”、“体育”的加分细则中累积而来。

    图片来源于BBC纪录片《孩子的未来》

    为了引导孩子们奋发努力,和20年后虚无缥缈的“考上藤校”的目标相比,这种激励似乎更加直接也更为有效,这恰恰不是“延迟满足”,而是善用“提前满足”的一种智慧。

    对于先天条件不足的孩子来说,现金激励远比想象中作用更大。大卫本以为将钱与教育挂钩,是一种亵渎,但在得知试点学校各方面表现已赶超其他公立,尤其听到孩子们说着“要存钱上大学”的话语后,他被触动了。

    图片来源于BBC纪录片《孩子的未来》

    这也让大卫重新思考,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们可以着手的内在与外在部分,有了科学实验与创新计划的背书,教育的具体实施将会有更为清晰的路径可以遵循。

    三个词,毁掉一个孩子

    在纪录片的最后,大卫造访了斯坦福大学。醉心于儿童研究与教育实验的卡罗尔教授,正将自己多年来的心得成果娓娓道来。

    图片来源于BBC纪录片《孩子的未来》

    “你只要说出这三个词,就能毁掉孩子!”

    当卡罗尔抛出这看似有些耸人听闻的观点,大卫不由得为之一振。但在详细了解来龙去脉后,发现教授的话并非全无道理。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们总是将“你很聪明”、“你很棒”挂在嘴边当作表扬孩子的口头禅,认为这有助于建立孩子的自信心,表达尊重。但“你很聪明”(You Are Clever)三个词,并不一定带来的都是理想效果。

    图片来源于BBC纪录片《孩子的未来》

    在一场对照实验中,卡罗尔教授将各方面条件都类似的孩子分为两组,给他们一模一样的题目去解答,并即时提供答案与评价。

    在第一组孩子中,每当孩子做对题目,成年人只是表扬“你的态度/方法很好”,做错题目则指出不足,表示“可以继续努力”;

    而第二组孩子,每当做对题目,成年人都给出“你真棒”、“你真聪明”等类似评价。

    图片来源于BBC纪录片《孩子的未来》

    结果,第一组被表扬态度的孩子,变得越来越期待挑战,充满激情地投入下一个难题;而被肯定结果的孩子,则越来越关注自己答案的对错,对解决新问题则态度涣散。

    卡罗尔教授解释道,当“你很聪明”之类的评价被不断重复,会潜移默化地成为孩子们自我评价的标准,为了符合这个评价,他们会隐藏起自己的错误,乃至不再接受挑战。

    图片来源于BBC纪录片《孩子的未来》

    劝告父母不要总是把“你很聪明”挂在嘴边的原因,就是这么简单。大卫想到,自己在以往家庭教育的实践中,确实有表扬孩子“聪明”的习惯,现在,他若有所悟:

    “我不会再跟孩子说,你真聪明,而会告诉他们,必须非常努力地学习。”

    图片来源于BBC纪录片《孩子的未来》

    结语

    探访完若干个教育实验,大卫好似经历了一场洗礼。有关如何平衡“快乐童年”与“优异成绩”,科学已然给出回答。没有一厢情愿的臆断,也没有指手画脚的规划,只是实验、数据、结论,反倒让人耳目一新。

    图片来源于BBC纪录片《孩子的未来》

    大卫表示,他仍然深信教育的力量,并希望两个孩子都能成长为热爱且擅长自己所做事情的人。在如何培养孩子成材的问题上,他思绪万千,始终未改的,却是那份坚定。

    作者: 精英说编辑部,精英说是全球精英、海归和留学生的聚集地。我们传递全球资讯、探讨文化百态、创新社交模式、发现独立思想。这里有温度也有态度,欢迎气味相投的你关注精英说(ID:elitestalk)。

    - 今日视频推荐 -

    热文推荐


    ........................................

    【蓝橡树家长圈】家长的圈子决定孩子的人生高度!和数万家长一起,学习最新最全教育理念和方法;与数百位牛爸牛妈畅聊教育;线上线下家长沙龙提前占座。

    长按复制ID, 添加好友, 申请加入
    • 出国留学导师微信号:guanjia333
    • 学龄前群管家微信号:guanjia0027
    • 小学群管家微信号:guanjia0034
    • 初中群管家微信号:guanjia0031
    • 高中群管家微信号:guanjia0033
    • 啥意思?从3个月大时开始推数学?
      • 那要超越小匹了。
        • 老匹要悄悄抹眼泪。
      • 太晚了,怀孕之前就开始推微积分
        • 😂😂😂
    • 抚养孩子,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成功与否,和怎么做,做多少,关系不大,关键还是看运气好坏。 +9
    • 抚养孩子,关键是花时间,花精力陪伴孩子的成长。小时候,多陪着读书,自然读书厉害,多陪着玩各种sports,自然sports好。。。很花时间。 +1
    • 其实通篇最重要之处就是,自家孩子吃那一块糖,还是等15分钟吃三块糖。各位推爸推妈,值得做做这个简单的实验。
      • 棉花糖试验,延迟满足。这个试也并不是100%那么准的。有一些Precondition need apply.
      • 真没啥意义,如果孩子是等着吃糖的,家长就想,天赋异禀,不能耽误孩子,推!如果孩子是很快吃糖的,笨鸟先飞,咋地也得让孩子将来有饭吃,推!
        • 文章的观点是,
          等15分钟吃三块糖的孩子,有内驱力,并没有说孩子这样就“天赋异禀”。内驱力和天赋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东西。有内驱力的孩子,不用推。有天赋没有内驱力的孩子,家长推推有作用。内驱力、天赋都没有的孩子,大部分孩子都这样,家长推也没有,做普通孩子,做普通家长,这样就挺好。
          • 我是一向觉得这种文章没啥意义,推的家长无论如何都会推,不推的家长看这些也浪费时间。
    • 那个棉花糖实验结果早被推翻了
    • 自己对自己都不了解,否则就不会在社会底层混了。怎么才能做到了解孩子,推孩子成为跨越阶层的人呢?很多读书好的孩子就是毕业后找到一份中产的工作养家糊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