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西部的娃去Waterloo 还是UBC?

男娃,在东部上过几年学,后来我们搬到温哥华。他文理都还能兼顾,课外活动以辩论见长,课程喜好偏理,大学想学数学专业。申请 Waterloo时,第一志愿填了Honor Maths Co-op, 已被录取;第二志愿CS, 还在Application 的状态。Waterloo 在BC省近几年录取CS 的人数,廖廖无几,娃最后被录的可能性不大。早时娃也被UBC Science one 录取。Science one 小班教学,数学物理生物化学兼修,时长2个学期8个月,之后再选专业。 选哪个学校, 娃现在确定不下来。他喜欢温哥华的环境和气候,生活上肯定是在UBC方便,而且UBC作为综合性大学,人文环境好一些。 而Waterloo 的Co-op机会,理论上会多一点;数学专业的课程可选范围,也更多一点......我们想听听大家的建议。谢谢。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家园 / 望子成龙 / 西部的娃去Waterloo 还是UBC?
    男娃,在东部上过几年学,后来我们搬到温哥华。他文理都还能兼顾,课外活动以辩论见长,课程喜好偏理,大学想学数学专业。申请 Waterloo时,第一志愿填了Honor Maths Co-op, 已被录取;第二志愿CS, 还在Application 的状态。Waterloo 在BC省近几年录取CS 的人数,廖廖无几,娃最后被录的可能性不大。早时娃也被UBC Science one 录取。Science one 小班教学,数学物理生物化学兼修,时长2个学期8个月,之后再选专业。 选哪个学校, 娃现在确定不下来。他喜欢温哥华的环境和气候,生活上肯定是在UBC方便,而且UBC作为综合性大学,人文环境好一些。 而Waterloo 的Co-op机会,理论上会多一点;数学专业的课程可选范围,也更多一点......我们想听听大家的建议。谢谢。
    • 很简单,UBC +12
      • UW的数学,有闻风而动说的优点,让娃心动,本来UBC的押金都交了。
        • 闻风说的没错。如果你住UW附近肯定是UW。但是你现在西部,而且UBC是很好的大学。没有必要折腾,benefits没有那么大,另外万事还要靠自己。 +6
          • 我也是在想,舍近求远,值得吗? +1
            • Location location location. 近西雅图太重要了. +4
    • 加拿大各大学的差别没那么大。留在UBC吧,想娃的时候一踩油门就见到了。 +7
      • 我也是这么想。娃爸和闻风而动想法差不多,想让孩子接受UW的挑战。
    • 娃自己选的第一志愿,又拿到了,当然就去了。UW 的数学,不光是因为有coop而出名。从理论到应用,在UW 数学院,都能学到顶流水平,只要自己有足够的智力,会选择合适的课程,够努力。 +3
      滑大的教学和学习,是经得起市场考验的。滑大学风非常好,玩的东西也少。大学本来就是为了拼未来,除了学习,别的也不太重要。
      • 学风确实好,study term多学少玩,否则平时不认真玩多了,考试就麻烦了。实习term玩的时候多着呢,拿自己的工资玩也痛快。不过离家确实有些远,另外读滑大挑战比其他大学要大,还要考虑娃和家长的心理承受能力。 +1
        • 听说了,课程难,为争取到Co-op机会,大家都很拼,压力山大,让人害怕。
          • 嗯,也不用害怕,您娃进过honor roll,又喜欢数学,其实是很有条件学的。孩子们都要过找工作这一关,趁年轻早过比晚过好,先紧后松。:)
      • 娃愿意努力,但智力是否足够,还是一个问号。娃参加过竞赛数学,有进过Honor Roll也有没进的。他自己觉得,竞赛数学对他来说,有天花板,但他说还是比较喜欢数学。
        • 主要是我见你说娃拿的是UBC Science one,不知道这个到了一年级完了能不能优先选CS或数学?至于小班上课问题,在UW 不用担心,只要娃选难课,就全是小班上课。
          • 不能优选,按一年级所有选Science 学生的成绩来确定选专业的优先权。
            • 是这种情况,那就来UW 吧。距离不是问题,以后娃收入高了,多远打个飞的一会儿就回来了。
              • 有家长反问我们,UW以计算机见长,不读计算机为什么去那?
                • UW CS就是数学院的,课程的精华都在数学院。 +1
                  • 朋友也问我,你娃有那么喜欢数学吗?把我问住了。没走到那里,我们也不知深浅。 +1
                    • 对,这个问题倒是要真搞明白了。数学要真喜欢才学得好。
                      • 问题是,这个问题,好难搞明白。在这点上,喜欢美藤,先通识教育,再定专业。可事与愿违,选专业提到日程上来了。
                        • ubc不是就给一年时间大二再选专业吗 +1
                          • UBC的加分项。
                        • 这个没必要,通识教育无非就是推迟点做决定,像是个缓刑。这个问题是避开不了的,越推迟,对自己越不利。 +2
                          • 娃的辩论教练,站得很高,老提醒娃,人文学科的学习还是必需的,否则会dumb dumb 。 +1
                            • 娃的数学老师是怎么说的。。。 +1
                              其实不管哪个学校哪个专业,都有不少必修的人文课程
                            • 每年Quiz bowl上都很多各个学校的理工生,
                              滑大的理工生还拿过第一。这个其实不用担心了,去综合性大学,如果想把学业学到很优异,估计也没有时间take太多人文课。选学校,还是先选专业,人文方面如果作为提升个人修养估计任何一个大学都可以满足需要。
                        • 通识教育没有想象的那么好,朋友孩子在美国通识教育,到了二年级还是没能进想进的专业,进了个专业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喜欢,适合,孩子妈妈非常担忧。我个人觉得通识要花一年时间,会减少真正的专业学习时间,同样4年毕业,学的时间比直接进专业的孩子短,不一定是好事。 +3
                          • 的确是的,好像说是通识一年然后60%的学生都跑去读电脑了,完全没必要,除了理工强的那几个藤校,跑哈佛读电脑没啥意思 +1
            • 另外还要加学2门一年级计算机课才有资格选cs
        • 最近的欧赛多少分?
          • 80分。心思都在美藤上,没好好准备,考前两二三天做了一下真题。
        • 喜欢数学,去Waterloo 是个好选择。多好啊。不像有些孩子是被defer到数学系。录取心仪的第一志愿是最高境界了。 很多孩子都羡慕呢。担心孩子,可以和孩子说好,不要硬挺着, 实在不喜欢还可以回到西部继续上学 :)
          • 一开始他收到Waterloo的offer确实挺开心的。后来很多人都认为去Waterloo不读计算机没必要,读数学专业的话,UBC不也一样。
            • 单纯数学专业UBC也确实很不错,但Waterloo近几年确实有扎堆效应(数学好的选CS多),还有它组合优化(CO)确实很强;多大MP有很优秀的学生,只集中在头部。
              • 娃说他如果去Waterloo读数学,想选Mathematical Finance,而这个专业UBC没有。其实我们也不了解这个专业到底怎么样。

                多大MP就不准备去了。
                • 这个专业数学方面的课程不错,经济学/金融方面的课程不够或不深入;所以不少又读了Master . +2
                  • 谢谢分享这个有用的信息。Waterloo 在BC省招生人数很少,我们对Waterloo的了解大都限于网站上。
                • 如果你娃想读MF,我大概能猜出你娃心中的未来职业是想干什么了。UW 数学院有数条路径可以达到目标,MF专业不是最合适的一条。
                  • 有哪些路径,最合适的一条是什么,能分享一下吗?
                    • 应该没有稳打稳肯定能成的途径,只能说在加国UW 是机会最大的一个学校。如果来UW ,尽量选难课,到时候自然就会明白怎么走了。 +1
              • Waterloo 的数学其实就是面向金融公司的应用数学,两边都懂一点再会点coding,就业就比较好。别的学校没这个专门的系列。论数学的学术排名肯定多大UBC强 +2
                • Pure Math UT, UBC, UW都很好,单纯的纯数走到最后是需要理想和热爱的,是极少人的选择。 +3
                  数理逻辑好,高中数学,物理,计算机竞赛成绩会不错,但这跟数学,物理或计算机学术本就不是线性的关系。这世界不需要那么多数学家,或其它的家,适合的自家娃的就好。我对UW数学的评价:纯数很好Top3,应数(如果按MIT的分类CO也算应数的话)加国最强。其它的数学(我没定义为应数,更多的是mix)基本是迎合就业做出的市场区隔:从软到硬的例子AFM>FARM/Math/CPA>MF. 这点有点像CMU在美国市场的定位,以CS带动其它。最Top的学生更多的会在Ivy+ 选double major, 本科毕业进可功,退可守。
                  • 是的,为多了解数学专业,我看了数学大神级人物柳智宇写的一本书《人生每一步都算数》,他也没能走到最后。
                    • 本科毕业给了另外一个选择的机会,也会让娃看清能与不能,喜欢或不喜欢。柳还只是竞赛的大神,数学本科毕业是开端 +2
                • 娃也是看中Waterloo数学专业的这个特色填的志愿。向一个Waterloo数学专业的毕业生了解了一下,他的Co-op是在各个银行,确实就是面向金融公司的。
    • 有南下的offer么?UBC 不错,两年后还可以选择专业,到时候有变化还能调整,找实习,直接南下就行 +3
      • 说来话长,娃申请了美国Need-blind的几所藤校,认识和了解娃的同学和老师都认为娃至少能进一个,结果只进 waitlist ,让娃很失望。

        娃去年入选美国SSP夏校,和美国的学生一起,数学物理编程能力都不亚于他们,教授也给了推荐信,结果同学进哈佛、耶鲁、普林斯顿、MIT….. 他收到的是三个waitlist 。如果进藤校,前两年通识教育,后面确定专业,这是娃最向往的路径。
        • 牛孩子。先进UBC,下一年申请转藤?
          • 娃了解了一下,说大藤转校的可能性很小,小藤和UBC差别也不会大。 +1
            • ”小藤和UBC差别也不会大”,确实如此。 +1
        • 夏校是锦上添花。重点是美国pool要容易很多,还有运气。从我们周边的感受,今年是加国藤校,Top10录取最好的一年。 +2
          • 我们申请了Financial Aid,就读的是公校。我们周围申请了助学金的几个男娃都没进。
            • 虽然是need-blind, 申请资助会不会影响录取一直是迷思。我们及周边的公校都还不错,但确实女孩多些。 +1
            • 渥太华4个哈佛, 全是公校生,男生不少
              • 娃国家队的男生,5个只1个被藤校录取。。
                • 同质化那几个男生都是亚裔吗?要都是,那可能是同质化内卷,当然运气很重要。
          • 娃有两个国家队,只是偏软的项目。
            • 所以是玄学…
              • 我的感觉是,故弄玄虚,其实还是被资本所左右。
                • 就我所知道的今年的10几个例子:真正优秀2-3个确实横扫,另外5-6个拿到1-2个好offer实至名归,剩下的就无感 +1
                  • 温哥华进藤校的,私校的多,有钱搞运动打高尔夫的,早早就锁定了哈佛。
                    • 我的感觉也是私校总体好于公校,安省公校的special programs不少,即使普通公校,也总有几个优秀的,所以感觉不差。当然改抽签后会严重影响有special program 的学校 +2
          • 今年是大年,哈佛给了加拿大78个offers +1
            • 娃收了个哈佛的waitlist。 +1
              • 再等等,说不定off waitlist ,祝福牛娃!
            • 对的
      • 选专业时又得刀枪剑影打一仗,你不一定能读上你想读的专业,除非你喜欢的是冷门专业,没人和你抢
    • 孩子自己定了未来走数学应用路线就去UW ,不确定的去UBC。先把几个理科学深一点,把理科基础再打牢一点,再观察和寻求自己未来的可能性。无论选择什么,都是站在比现在更高的段位上。学校环境UBC更好,大学离家近是加分项。有四年时间逐渐学习提高生活能力。 +3
    • 没申请多大的ES? 挺适合的 +1
      • 申请了多大的数学物理专业,也收到offer,但多大这一专业优势不大,没考虑去。
    • 数学就不要做Coop, 本科学历只能干打下手的活儿,本科早早毕业读硕读博才能做体面的data scientist, 金工之类的。UBC数学统计C S都在faculty of sciences ,互相选课和转专业都不难。 +8
      一年级反正不分专业,二三四年级选课也没障碍
      • 了解了一下,Waterloo数学系第一年能找到第一个Co-op的学生,才百分之三十六左右。
        • 其它学校的cs学生,有这个百分比的一半吗?
          • CS方面,UW的优势是毋庸置疑的
    • 不为了直读电脑就没必要去UW了 +3
      • 有朋友就是这么跟我们说的。
        • 你的朋友对CS不太了解
          • 我也不太了解。
      • 确实是
    • 哪儿近去哪儿,要是我家孩子的话,在安省就去UW,在BC省就去UBC +2
    • UBC +3
    • UBC。Science One也是挑戰。我覺得聽起來你傢孩子蠻好的,CS值得去,數學在ubc學就好。人,還是應該學會enjoy life,不要老是以一種卷的姿態進入大學。 +7
      • Science one的挑战,比UW 大多了。所以,选UBC,在华人八仙过海的孩子堆里,只有50/50的概率,选UW那是 100%
        • Science one不行就马上退出。那个孩子自己也没有完全确定就学数学。

          西部孩子去Waterloo 学数学,太不值了。
          • 其实读哪个学校不重要,要看在哪里能实现闻风说的学到“顶流水平”,比如同样学数学,要看选课细节,学制,哪个学校更可能学到顶流水平,就选哪个。其他的困难都可以克服。如果还不清楚自己是不是真喜欢数学,那就需要衡量究竟喜欢什么再定。
            • 为什么一定要顶流水平呢。。。喜欢的就顶流,不喜欢的就enjoy life好了。40万的就那么几个。其他的躺平就好,都差不多。 +6
              • 我是引用闻风的描述,找不到更好的词了,意思是就个人能力范围内学到最好,发挥自己最大的潜力。哪个学校更能帮助自己达到这个目的,就去哪个学校。其他的都是次要。学习和enjoy life也不冲突,enjoy life是一种人生态度,读哪个学校都可以实现。
                • 学难课也是享受生活的一种方式
                  • 对,只要enjoy就好。peer应该是志同道合,而非pressure +1
        • 据说读science one适合将来想读医的孩子,可能生物方面的课多,如果只是理工方向没必要读 +3
        • “Science one的挑战,比UW大多了”,这个还真不知道呢。
      • 所以有人建议Science one也不用去,就去普通的Science ,GPA高一点,大二的时候,选什么专业都有优先权,如果进了Science one,课程难度大了以后,GPA反而低,影响二年级的选课主动权。 +1
        • 我家说是被IB定死了,从今以后再也不想被课程限制了....所以没申请science one, 也想听听有经验的家长过来说说看
          • 赞成选Science1的认为,数理化是相通的,而且通过这一年的锻炼,后面三年的专业学习会游刃有余,并且小班教学,和教授的关系比较近,运气好的话,可能还会有research机会
          • 不赞成的认为:
            读一年与自己未来专业不相关的课程浪费时间,比如以后学计算机的,却要学一年的生物化学,特别是如果本来就不喜欢其中的一门课的,比如化学,还学得很难,这一年就会难熬。
            • 我也不贊成。尤其開始就想好學cs的孩子。 +1
    • 在另一个帖子发了建议,你看一下。如果家住温哥华,有志向学医的,选Science One。如果要走CS或数学方向,选UW。再请教一下学长,或者reddit上听听其他人怎么说。
      • 谢谢,请教过了,和你说的差不多,认为science one偏生化,问了几个学长,他们都觉得science one 不错,虽然他们未必学医。
      • 哪个帖子,可否贴下链接,没搜到,感谢
        • 可能是这个吧。 +1
    • 这也同样取决于孩子未来是不是想到安省工作吧
      • 孩子现在倒没有特别想到安省工作的愿望,当然安省工作机会是多一点。但未来身不由已,也就无法预料了。
    • UBC,除非你孩子特别厌恶原生家庭 +1
      • 那倒不会。 +1
    • 和你的情况类似, +1
      家娃UBC science one和UW工程都录取,她想都没想选UW。原因嘛也很简单,作为温哥华居民我的感觉是没多少人take UBC too seriously 感觉上想进的都能进,外加有一年后进系的焦虑更觉得不值。更重要的一点UBC 在找工作方面犹其是IT大厂优势不大,远不如UW那样榜上有名
      • UW工程CE吗?计算机方面大家都认为UW值得去。可惜我家孩子对工程不感兴趣,他没申请,拿到的Offer是数学专业的,UW是否是更好的选择就不好说。
        “作为温哥华居民我的感觉是没多少人take UBC too seriously 感觉上想进的都能进”,这个心理很好理解,容易得到的东西就不觉得珍贵,人总觉得“这山比那山高”,对面山上的草更绿。不过,你们如果拿到的是计算机方面的offer,就不用犹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