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Ad by
  • 最优利率和cashback可以申请特批,好信用好收入offer更好。请点链接扫码加微信咨询,Scotiabank -- Nick Zhang 6478812600。
Ad by
  • 最优利率和cashback可以申请特批,好信用好收入offer更好。请点链接扫码加微信咨询,Scotiabank -- Nick Zhang 6478812600。

共领人间第一香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竹影横斜水清浅, 桂香浮动月黄昏。” 林逋就改了两个字,就化“腐朽”为神奇,成千古绝唱了。


几位喜欢中国文化的老外问我中国人为什么把说闲话叫“聊天”。我说你们一见面只会“今天天气哈哈哈”,那聊的是天气,是无聊;中国人一见面,海阔天空无所不聊,所以叫聊天。跟中国人聊天,你决不会觉得无聊。几位一听来了兴趣,约了个时间要上我家聊一回“天”。 A君第一个到,我说:“You are the first one.”这老哥神秘兮兮地对我说:“My girlgriends always say that to me."

梅花之所以为众多中国人所喜欢,原因之一,就是因为:“She is the first one”。

梅花傲雪凌霜,于春寒料峭之时“一花独放”, 于是她成了中国人心目中的第一花。“岂无后开花,念此先开好”,其实单凭梅花那小小的骨朵儿,在众香国里算不上漂亮,如果它开在了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恐怕就不能“三千宠爱集一身”了。

梅花于冰中孕蕾,雪中开花,在人们的印象中,它是喜寒植物,毛主席就有诗咏曰:“梅花欢喜漫天雪。”其实梅花性喜温湿,国内的赏梅胜地,几乎全在南方。惊蛰前后,地气已回升,南方实际气温均已在零度以上,与其说梅花傲寒,倒不如说梅花对乍暖还寒的气候比别的花更敏感。这时候即使下雪,寒不及土,对梅花的生长也没什么大的影响了,倒是经雪一衬,梅花凭空多了一种独特的韵致。

梅与雪,一个是天上花,一个是地上葩,互为映照,互相衬托,真可谓“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梅俗了人。”

梅与雪,有时候很难分辨,“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春雪未消”。要想把它们分开,其别在香。梅花的香是清香,王冕的<<白梅>>有曰:“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来,散作乾坤万里春。” 梅花的香是暗香,王安石有一首五言:“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陆游甚至把梅香推为“第一香”: “清泉冷浸疏梅蕊,共领人间第一香。”

陶渊明爱菊, 周墩颐爱莲, 何兆龙爱兰, 而说到梅花,就不得不提林逋了,此公隐居孤山,二十年不入城市一步,一生以梅为妻,以鹤为子,堪称“古今爱梅第一人”;他还有一首<<山园小梅>>的诗,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 博得“古今咏梅第一诗”之誉。

林逋真的当得起这两个第一吗?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两句,简直把梅花的气质风韵写尽写绝了,此句一出,真如王十朋所说:“暗香和月入佳句,压尽千古无诗才。” 欧阳修也说:“前世咏梅者多矣,未有此句也。” 咏梅可能是“未有此句也”,然而咏竹咏桂呢?其实这两句本来就是南唐江为咏竹咏桂的,原诗为:“竹影横斜水清浅, 桂香浮动月黄昏。” 林逋就改了两个字,就化“腐朽”为神奇,成千古绝唱了。

这种古为今用的剥皮诗,历朝历代数不胜数,很多流传后世的名句,其实都是有本的,如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是来自庾信的《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两句。

林诗虽说意境比原句有所升华,但要称“古今第一”,似乎难以让人信服。

张炎在《词源》中说:“诗之赋梅,唯和靖一联而已。世非无诗,不能与之齐驱耳。” 不过这一联里,只有两个字是他的而已。

让我们再来看看他这个人。

据《宋史/林逋传》记载,林逋少孤,跟兄嫂一起生活,自小养成孤僻性格。成人后也曾四处游历,博取功名,虽才高八斗,惜无人赏识,最后不得不像李白一样哀叹:“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穷困潦倒,回到家乡杭州,上哪儿去住呢?总不能再回哥嫂家吧,于是一咬牙,到孤山隐居去了。

古时文人,有几个真心向隐? 都跟那卖肉的北大才子一样,还不是为了引人注意。问题在于,朝廷并不知道林逋的心事,还以为他是真隐,有一些隐士做点缀,岂不更显得我大宋国国泰民安,雅致非常。于是朝廷颁了一道诏书:“赐粟帛,诏长吏岁时劳问。” 事情就这么弄假成真了,你已经是朝廷树立的楷模,后悔都来不及了,反正也没地方去,将错就错吧。

孤山上只有梅,林逋以梅为妻,解嘲而已,是没有选择的选择,要是有姑娘肯跑来嫁他,他马上就能把梅花掐了给姑娘戴上,把梅枝砍了给姑娘烧水洗澡。没有选择的选择不能算是选择。如果这山上什么都没有,你来了,种了梅,那是一种选择,白居易《忆杭州梅花》有云:“三年闲闷在余杭,曾为梅花醉几场.伍相庙旁繁似雪,孤山园里丽如妆...” 可见这孤山上的梅花是早就有的,并非林逋所种。

林逋生前就为自己写好了墓志铭:

湖上青山对结庐, 坟前修竹亦萧疏。
茂陵他日求遗稿, 犹喜曾无封禅书。

墓志铭,墓志铭,铭的应是你一生的“志”,可是这里面只提到了竹,并没有提梅。

某日在多伦多的某中文报纸上读到一则征婚启事,某女以诗明志曰:

不受尘埃半点侵,竹蓠茅舍自甘心。
茫茫人海爱何在,冷得佳人等到今。

意境不错,其实这是借用宋人王琪的<<梅花>>,原诗如下:

不受尘埃半点侵,竹蓠茅舍自甘心。
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

我们总觉得梅花因有了林逋而愈得名,辛弃疾更断言:“没有和靖即无梅”;这话不对吧,宋代以前也是有梅的嘛,诗经里还有<镖有梅>呢。即使林和靖是梅的老公,那也只能说“没有和靖即无小梅”,何况阿林能不能包揽梅的风流还不一定。

陆游也酷爱梅花,他在一首《梅》中写到:“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可见他爱梅之切。

放翁一生作诗写词近万首,令人佩服。不过他有一个小小的疵点,就是爱模仿。钱钟书在《谈艺录/窠臼》里,就谈到陆游多次模仿陈简斋写雨。其实他在《梅》中这两句,也是模仿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原诗为:

海畔尖山似剑鋩,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陆游有一首咏梅,我很喜欢: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这首词很适合我这种小文人的情调。不过毛主席他老人家嫌它太消极,于是也填了一首咏梅, 在题解中写到:“读陆游咏梅诗,反其意而用之。”全词如下: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我个人极为推崇主席这首咏梅,觉得主席才称得上是“古今咏梅第一”。据我在一本书中看到,这首词原稿中“她在丛中笑”是"她在旁边笑”,惹得我也在旁边偷偷地笑。总觉得“旁边”二字特滑稽, 不能入诗似的。

梅花又名南枝,楠木,一看就知道是南方的木种。 不过太南了也不行。 广东岭南地区的梅也很有名, 但由于这里没雪,“四时不变江头草,十月先开岭上梅”, 这里的梅也就少了韵味了。再加上岭南人种梅, 并非纯为观赏,那一袋袋陈皮梅情人梅, 足以说明岭南人把梅当成经济林了。 这当然是好事,靠梅吃梅嘛。不过瞅着一颗颗干瘪的梅子,觉得真可惜了“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的好词了。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Sign in and Reply
Modify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拾英 / 心情随笔 / 共领人间第一香
    • 顶一下
    • "多伦多的某中文报纸上读到一则征婚启事,某女以诗明志曰: 不受尘埃半点侵,竹蓠茅舍自甘心。 茫茫人海爱何在,冷得佳人等到今。"符合这儿一个网名的意境
    • good
    • 这样的好文章可以多写一点儿.顶一下.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