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父亲回忆录(删节版) 第一部分 童年(6)祖 屋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祖 屋

我家的院子呈“L”形,像个切去了四分之一的长方块。东面,院墙较直,是邻居郑家用石头砌起来的,有一部分墙体已经鼓起来了,随时都有倒塌的可能。西面,被切去的那四分之一是冢岗一家绝了户的姓王的院子,长久没有人住,院子里杂草丛生,堆着一堆石头,长着几簇高大的开白花的“老鼠愁”,结着带刺的果。这种植物学名叫山莨菪,爷爷说有毒,吃了会死人。也许是爷爷经常给我讲《聊斋》故事的缘故,我总认为那丛生蒿草的院子里有狐鬼居住,为此常不敢夜里一人到院子里上厕所,害怕从墙那边伸出个绿眼红舌头的鬼头。那院子的后墙处有一棵枸树,长得特别茂盛。夏天开花后,结出一个个红色的枸桃。成群的喜鹊,饱食了枸桃以后,晃动着长尾巴,梳理着兰灰色的羽毛,在树枝间喳喳地叫着,将一堆堆白色的粪便拉在那已坍塌了的墙头上。那院子临街有一间磨屋,里面有一盘石磨,半边屋顶已经坍塌,土墙露在外面,任凭风雨剥蚀。这院子65年左右三叔用50元买了,现在成为他们家的一部分。

我们家前面临街,房后面有一小片竹林和菜地。竹林的后面是股河,河水不大,但长流不息。

我家分成前后两部分。后部分有三所房,上房坐北向南,盖在原来的一片洼地上。为了抬高地面,地基用石头砌了个窑洞一样的券(只有上房的一半长),叫“地下(连读作dia)窑”,洞口开在西面山墙下面,有台阶可通。洞里没有窗子,洞门也比较隐蔽,里面黑洞洞的,很潮湿。冬天用来存放些白菜、萝卜、大葱,夏天可以在里面纳凉,抗日战争时期也曾经在里面躲过日本兵。上房大概是一丈进深,三、丈来长,墙的下半部分用石头砌成,上半部分只用砖砌了墙角,其余是夯土墙。房顶青砖出檐,灰色小瓦。上房正面墙上有两窗一门,门和窗之间各有一神龛,西面供着天爷玉皇大帝,东面供着三只眼的马王爷。门两边的墙上各有一20公分高的龛,原本是过年时放灯盏的地方,但家里人在里面塞些破布烂棉花,是藏钥匙的地方。上房的大门上夏天挂一幅竹帘,挡蚊蝇。冬天在门外面再安两扇风门。风门即格子门,糊上白纸,可透光线。关了风门,屋子里仍然很暗,开了门,冷风就会一直往屋里灌。那时候的冬天特别冷,常下大雪,连厨屋里的水缸都会结很厚的冰。只有在大晴天,将房门开了,搬把凳子坐在斜射进来的阳光下晒太阳,才觉得浑身暖洋洋的。

上房正中是堂屋也是厨房,两面各有一耳房。堂屋对着门放一八仙桌,因地方窄小只能在桌子的西边放一把带圈椅子,那是爷爷常坐的地方。桌子后面有一长条几,上摆一瓦插瓶,插一把鸡毛掸。吃饭的时候只有我和爷爷可以就着桌子吃,母亲和婶婶们盛了饭就端到外面。夜里爷爷常在油灯下给我讲故事,他手里握着书,一边念一边讲,讲得最多的是比干、仲子箕,管仲、乐毅,萧何、韩信,孙滨、庞涓,还讲过《三国》和《聊斋》故事。东面耳房用一立砖隔开,住着爷爷奶奶。西面耳房用竹子编的隔扇(屏风)隔了,里面有纺花车,一张十分破旧的床和一张断了一条腿的桌子,供客人临时住用。
灶火设在堂屋,靠着东面的隔墙,灶两边各有一洞,外面一个是和煤池,里边一个存放拣来的树枝和玉米芯,火力不足时临时用来燃火。煤火前面的地下有一煤渣坑,贮着煤渣、葱叶、蒜皮。煤渣的用处很大,小孩子拉了屎,用煤渣盖(养狗的人家都是狗把屎吃了);尿湿了床,用煤渣汔。煤渣坑里插根铁火杵,用来捅火透气,一火杵捅下去,煤灰飞满天。烟灰沾在蜘蛛网上,形成一条条的絮,从墙角吊下来。长年烟熏火燎,墙壁都是黑的。 “二道眼”是通气孔,火力不足时就用鸡毛扇对着煽。煤火口边有三块大小相似的石头支锅,周围有一圈泥巴围着,一为防风,二为聚拢火焰。煤火口用红泥巴制成(后来有生铁做的),常被火杵捅烂,每年都要换几次,妈妈每回一次娘家就要让舅舅作几个火口带回来。烧的煤是赶着驴从离家三、四十里的巩县驮来的,母亲也曾跟着驮煤帮去驮过煤。据说,上帝造我们这一方时,给的煤不多,土地爷向上帝诉苦,上帝说:“煤不多就掺些红土烧吧!”也为了使煤更好地烧结,要在煤里掺些粘土,背煤土就成了我的任务。我就常常拿一小镢链和布口袋,到西窑村的山边上找一块有红粘土的地方,刨下一堆,用布袋装了背回来。堂屋的门东面立着一个木架子,放些杂物,一口水缸和洗碗盆,墙上挂着竹竿做的碗笼(像英文字母A)。条几下面有两口缸,一口盛着立冬时渍的酸白菜,一口里面是柿子,酢酸了当醋用。门西边放着一个和面的案板、几根擀面杖。装米、面的瓦坛放在奶奶住的房间里,盛馍的竹篮为防老鼠咬吃,用一个钩子吊在梁上。上屋和西屋之间的过道里搭着一个草棚,夏天天热时就把火移出去,在棚下面做饭。

顺西耳房内的木梯可以上到棚上,上房的棚板是用楸木做的,刻榫合缝,很严实。棚上堆着玉米芯、谷糠和用茓(xue)子 圈起来的粮食。隔着棚板常能听到老鼠在上面来回奔跑和厮打的声音。奶奶很会用抽斗逮老鼠,她先要敬抽斗神,一边烧纸,一边念叨“抽斗神、抽斗神,逮着老鼠烧金银。”然后将抽斗支在一块砖头上,待到老鼠扒食,抽斗倒下,就将老鼠扣在里边。

西屋也是瓦房,一大一小两间。大间二婶住,因孩子多,常年臊味刺鼻,不敢靠近。小屋放一些镢头、铁锨、锄头、镰刀、荆叉、桑叉、扁担、箩头、麻绳、皮绳、翁板(打土埂用)、耙子之类的农具,此外还有一台木制的织布机。东屋是40年代草草盖成的,原来是草房顶,60年前后才换成机制瓦。也是一大一小两间。我和母亲住小屋,三婶住大屋。

我家的前半部分临街,有两所房,连成直角拐尺形,一是草房(也是在60年前后改成瓦房),一是平房,互相连通着。临街门前有宽不到一米的平台,台前有两棵槐树,后来因扩宽路面,台被拆了,树也砍了。夏天槐树底下特别招蚊子,常能听到嗡嗡一片响。只要把双手放在脸前,用鼻子发出“eng”的声音,就有一大群蚊子扑面而来,两手一拍可以打死几十个。

大门实际上是临街房的一间,当了过道,直通后院。大门口一条青条石作门坎,迎面挂着清朝翰林赵东阶写的白底黑字大匾“延寿永”。门内摆着药铺的柜台、药橱子、碾药的铁碾槽。墙角有个梯子可以上到棚上。和临街房相通的平房用来诊病和堆放药材。冬天墙角生着一个圆形的铁炉子,两层,下了大雪,棉鞋和布袜子在雪地里泡湿了,在铁炉子的二层摆一圈,经火一烤,水气和脚臭味一齐从鞋壳篓里发散出来。平房的上面用来晾晒药材。公私合营后,药铺没了,在平房的北端盖了一间牲口棚,养着一头驴。合作化后驴也被公有了,又喂了一头褐色的奶羊,这里成了羊圈,堆着一些干红薯秧。60年大饥荒,羊也死了,又在牲口棚的外面垒了个猪圈养猪。

前后院之间靠西有一盘石磨。爷爷就石磨出过一个谜语:“石头层层不见山,路程短短走不完,雷声隆隆不下雨,大雪纷飞不觉寒”,十分形象。磨面时将驴套上,戴上“碍眼”(眼罩),它就一圈一圈“盲目”地转了起来。磨道里撒着轧碎的玉米秆或麦草,那驴儿一边拉磨还要一边踩粪。锣面台上放一笸箩,里面有一个“Ⅱ”形的锣面板,筛面用的锣有马尾丝底的,有铜丝底的,根据网眼大小有粗锣、细锣之分,在锣面板上来回拉动,筛出面来。每当磨面的时候,大人锣面,我就跟在驴屁股后面转圈,用一小棍不时地在驴屁股上不痛不痒地敲打一下。我家的石磨比较大,一般的小牲口拉不动,有时也有邻家借用。石磨用过一段时间后要重新锻过,请来一个石匠,好吃好喝地招待着,他将石磨上面的一扇翻转过来,用钢钎、小锤顺着上面的纹路一条条地敲打,锻过的磨再磨起面来就快多了。
磨道边上是厕所,用泥巴和烧结的煤渣块垛成一道矮墙,下面是粪池,可使大便腐熟。下大雨时,院子里的水将粪池灌满了,大便掉下去会溅一屁股臭水。因为爷爷怕辱了文曲星,不许用带字的纸擦屁股,白纸更不许用,只能用树叶、玉米皮、砖头、瓦片来“刮”屁股。有人上了厕所,怕别人闯进去,就把腰带搭在厕所的墙上示意,或者听到外面有声响时急忙假装咳嗽两三声。

院子里有三棵枣树,上房门前的一棵长得很高,超过了房顶。东房头上有一棵,猪圈边上有一棵。枣子熟的时候,我就爬上树,抱着树枝一摇,噼哩啪啦会落下一层枣子。西房头上还有一棵香椿树和一棵石榴树,春天椿树发了芽,把嫩叶子采下来,切成细丝腌成咸菜,有一种特殊的香味。到五月,石榴树就开出火红的喇叭花,喇叭花落了,红红的撒满一地。孩子们把石榴花的花萼、花蕊去掉,在花托上插一根麦杆,做成一只“烟袋”,像大人一样叼在嘴里。

东房的后墙和邻居郑家的院墙之间形成一条过道,从这里经后门可到后地,是到井台上挑水的必经之地。这过道虽然狭窄,但有穿堂风,很阴凉,夏天二婶一家常在这里乘凉。

上房后面有一块地,这是我们家土改前惟一的一块土地,种些南瓜、白菜、萝卜。上房后面还有一小片竹林,春天竹园里冒出许多竹笋,紫红色的笋皮包着,不几天就长成一棵棵新竹子。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拾英 / 人生足迹 / 父亲回忆录(删节版) 第一部分 童年(6)祖 屋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祖 屋

    我家的院子呈“L”形,像个切去了四分之一的长方块。东面,院墙较直,是邻居郑家用石头砌起来的,有一部分墙体已经鼓起来了,随时都有倒塌的可能。西面,被切去的那四分之一是冢岗一家绝了户的姓王的院子,长久没有人住,院子里杂草丛生,堆着一堆石头,长着几簇高大的开白花的“老鼠愁”,结着带刺的果。这种植物学名叫山莨菪,爷爷说有毒,吃了会死人。也许是爷爷经常给我讲《聊斋》故事的缘故,我总认为那丛生蒿草的院子里有狐鬼居住,为此常不敢夜里一人到院子里上厕所,害怕从墙那边伸出个绿眼红舌头的鬼头。那院子的后墙处有一棵枸树,长得特别茂盛。夏天开花后,结出一个个红色的枸桃。成群的喜鹊,饱食了枸桃以后,晃动着长尾巴,梳理着兰灰色的羽毛,在树枝间喳喳地叫着,将一堆堆白色的粪便拉在那已坍塌了的墙头上。那院子临街有一间磨屋,里面有一盘石磨,半边屋顶已经坍塌,土墙露在外面,任凭风雨剥蚀。这院子65年左右三叔用50元买了,现在成为他们家的一部分。

    我们家前面临街,房后面有一小片竹林和菜地。竹林的后面是股河,河水不大,但长流不息。

    我家分成前后两部分。后部分有三所房,上房坐北向南,盖在原来的一片洼地上。为了抬高地面,地基用石头砌了个窑洞一样的券(只有上房的一半长),叫“地下(连读作dia)窑”,洞口开在西面山墙下面,有台阶可通。洞里没有窗子,洞门也比较隐蔽,里面黑洞洞的,很潮湿。冬天用来存放些白菜、萝卜、大葱,夏天可以在里面纳凉,抗日战争时期也曾经在里面躲过日本兵。上房大概是一丈进深,三、丈来长,墙的下半部分用石头砌成,上半部分只用砖砌了墙角,其余是夯土墙。房顶青砖出檐,灰色小瓦。上房正面墙上有两窗一门,门和窗之间各有一神龛,西面供着天爷玉皇大帝,东面供着三只眼的马王爷。门两边的墙上各有一20公分高的龛,原本是过年时放灯盏的地方,但家里人在里面塞些破布烂棉花,是藏钥匙的地方。上房的大门上夏天挂一幅竹帘,挡蚊蝇。冬天在门外面再安两扇风门。风门即格子门,糊上白纸,可透光线。关了风门,屋子里仍然很暗,开了门,冷风就会一直往屋里灌。那时候的冬天特别冷,常下大雪,连厨屋里的水缸都会结很厚的冰。只有在大晴天,将房门开了,搬把凳子坐在斜射进来的阳光下晒太阳,才觉得浑身暖洋洋的。

    上房正中是堂屋也是厨房,两面各有一耳房。堂屋对着门放一八仙桌,因地方窄小只能在桌子的西边放一把带圈椅子,那是爷爷常坐的地方。桌子后面有一长条几,上摆一瓦插瓶,插一把鸡毛掸。吃饭的时候只有我和爷爷可以就着桌子吃,母亲和婶婶们盛了饭就端到外面。夜里爷爷常在油灯下给我讲故事,他手里握着书,一边念一边讲,讲得最多的是比干、仲子箕,管仲、乐毅,萧何、韩信,孙滨、庞涓,还讲过《三国》和《聊斋》故事。东面耳房用一立砖隔开,住着爷爷奶奶。西面耳房用竹子编的隔扇(屏风)隔了,里面有纺花车,一张十分破旧的床和一张断了一条腿的桌子,供客人临时住用。
    灶火设在堂屋,靠着东面的隔墙,灶两边各有一洞,外面一个是和煤池,里边一个存放拣来的树枝和玉米芯,火力不足时临时用来燃火。煤火前面的地下有一煤渣坑,贮着煤渣、葱叶、蒜皮。煤渣的用处很大,小孩子拉了屎,用煤渣盖(养狗的人家都是狗把屎吃了);尿湿了床,用煤渣汔。煤渣坑里插根铁火杵,用来捅火透气,一火杵捅下去,煤灰飞满天。烟灰沾在蜘蛛网上,形成一条条的絮,从墙角吊下来。长年烟熏火燎,墙壁都是黑的。 “二道眼”是通气孔,火力不足时就用鸡毛扇对着煽。煤火口边有三块大小相似的石头支锅,周围有一圈泥巴围着,一为防风,二为聚拢火焰。煤火口用红泥巴制成(后来有生铁做的),常被火杵捅烂,每年都要换几次,妈妈每回一次娘家就要让舅舅作几个火口带回来。烧的煤是赶着驴从离家三、四十里的巩县驮来的,母亲也曾跟着驮煤帮去驮过煤。据说,上帝造我们这一方时,给的煤不多,土地爷向上帝诉苦,上帝说:“煤不多就掺些红土烧吧!”也为了使煤更好地烧结,要在煤里掺些粘土,背煤土就成了我的任务。我就常常拿一小镢链和布口袋,到西窑村的山边上找一块有红粘土的地方,刨下一堆,用布袋装了背回来。堂屋的门东面立着一个木架子,放些杂物,一口水缸和洗碗盆,墙上挂着竹竿做的碗笼(像英文字母A)。条几下面有两口缸,一口盛着立冬时渍的酸白菜,一口里面是柿子,酢酸了当醋用。门西边放着一个和面的案板、几根擀面杖。装米、面的瓦坛放在奶奶住的房间里,盛馍的竹篮为防老鼠咬吃,用一个钩子吊在梁上。上屋和西屋之间的过道里搭着一个草棚,夏天天热时就把火移出去,在棚下面做饭。

    顺西耳房内的木梯可以上到棚上,上房的棚板是用楸木做的,刻榫合缝,很严实。棚上堆着玉米芯、谷糠和用茓(xue)子 圈起来的粮食。隔着棚板常能听到老鼠在上面来回奔跑和厮打的声音。奶奶很会用抽斗逮老鼠,她先要敬抽斗神,一边烧纸,一边念叨“抽斗神、抽斗神,逮着老鼠烧金银。”然后将抽斗支在一块砖头上,待到老鼠扒食,抽斗倒下,就将老鼠扣在里边。

    西屋也是瓦房,一大一小两间。大间二婶住,因孩子多,常年臊味刺鼻,不敢靠近。小屋放一些镢头、铁锨、锄头、镰刀、荆叉、桑叉、扁担、箩头、麻绳、皮绳、翁板(打土埂用)、耙子之类的农具,此外还有一台木制的织布机。东屋是40年代草草盖成的,原来是草房顶,60年前后才换成机制瓦。也是一大一小两间。我和母亲住小屋,三婶住大屋。

    我家的前半部分临街,有两所房,连成直角拐尺形,一是草房(也是在60年前后改成瓦房),一是平房,互相连通着。临街门前有宽不到一米的平台,台前有两棵槐树,后来因扩宽路面,台被拆了,树也砍了。夏天槐树底下特别招蚊子,常能听到嗡嗡一片响。只要把双手放在脸前,用鼻子发出“eng”的声音,就有一大群蚊子扑面而来,两手一拍可以打死几十个。

    大门实际上是临街房的一间,当了过道,直通后院。大门口一条青条石作门坎,迎面挂着清朝翰林赵东阶写的白底黑字大匾“延寿永”。门内摆着药铺的柜台、药橱子、碾药的铁碾槽。墙角有个梯子可以上到棚上。和临街房相通的平房用来诊病和堆放药材。冬天墙角生着一个圆形的铁炉子,两层,下了大雪,棉鞋和布袜子在雪地里泡湿了,在铁炉子的二层摆一圈,经火一烤,水气和脚臭味一齐从鞋壳篓里发散出来。平房的上面用来晾晒药材。公私合营后,药铺没了,在平房的北端盖了一间牲口棚,养着一头驴。合作化后驴也被公有了,又喂了一头褐色的奶羊,这里成了羊圈,堆着一些干红薯秧。60年大饥荒,羊也死了,又在牲口棚的外面垒了个猪圈养猪。

    前后院之间靠西有一盘石磨。爷爷就石磨出过一个谜语:“石头层层不见山,路程短短走不完,雷声隆隆不下雨,大雪纷飞不觉寒”,十分形象。磨面时将驴套上,戴上“碍眼”(眼罩),它就一圈一圈“盲目”地转了起来。磨道里撒着轧碎的玉米秆或麦草,那驴儿一边拉磨还要一边踩粪。锣面台上放一笸箩,里面有一个“Ⅱ”形的锣面板,筛面用的锣有马尾丝底的,有铜丝底的,根据网眼大小有粗锣、细锣之分,在锣面板上来回拉动,筛出面来。每当磨面的时候,大人锣面,我就跟在驴屁股后面转圈,用一小棍不时地在驴屁股上不痛不痒地敲打一下。我家的石磨比较大,一般的小牲口拉不动,有时也有邻家借用。石磨用过一段时间后要重新锻过,请来一个石匠,好吃好喝地招待着,他将石磨上面的一扇翻转过来,用钢钎、小锤顺着上面的纹路一条条地敲打,锻过的磨再磨起面来就快多了。
    磨道边上是厕所,用泥巴和烧结的煤渣块垛成一道矮墙,下面是粪池,可使大便腐熟。下大雨时,院子里的水将粪池灌满了,大便掉下去会溅一屁股臭水。因为爷爷怕辱了文曲星,不许用带字的纸擦屁股,白纸更不许用,只能用树叶、玉米皮、砖头、瓦片来“刮”屁股。有人上了厕所,怕别人闯进去,就把腰带搭在厕所的墙上示意,或者听到外面有声响时急忙假装咳嗽两三声。

    院子里有三棵枣树,上房门前的一棵长得很高,超过了房顶。东房头上有一棵,猪圈边上有一棵。枣子熟的时候,我就爬上树,抱着树枝一摇,噼哩啪啦会落下一层枣子。西房头上还有一棵香椿树和一棵石榴树,春天椿树发了芽,把嫩叶子采下来,切成细丝腌成咸菜,有一种特殊的香味。到五月,石榴树就开出火红的喇叭花,喇叭花落了,红红的撒满一地。孩子们把石榴花的花萼、花蕊去掉,在花托上插一根麦杆,做成一只“烟袋”,像大人一样叼在嘴里。

    东房的后墙和邻居郑家的院墙之间形成一条过道,从这里经后门可到后地,是到井台上挑水的必经之地。这过道虽然狭窄,但有穿堂风,很阴凉,夏天二婶一家常在这里乘凉。

    上房后面有一块地,这是我们家土改前惟一的一块土地,种些南瓜、白菜、萝卜。上房后面还有一小片竹林,春天竹园里冒出许多竹笋,紫红色的笋皮包着,不几天就长成一棵棵新竹子。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竹笋,好好吃
      • 就知道吃...
        "公私合营后,药铺没了,在平房的北端盖了一间牲口棚,养着一头驴。合作化后驴也被公有了,又喂了一头褐色的奶羊,这里成了羊圈,堆着一些干红薯秧。60年大饥荒,羊也死了,又在牲口棚的外面垒了个猪圈养猪。"

        这就是历史中老百姓的生活..
        • 电影《活着》的背景,也是类似的。
        • 公私合营,几处房产都没了。。。害的俺那么穷,还流落异乡。。。555
    • 昨天跟俺老爸说,俺没文化皆因俺老爸不会写回忆录.........
      • 我更惨..
        有个会写回忆录的老爸...可自己还是没文化....
        • 有文化的就不挤在这里了。。。就像多是胖子想减肥。。。(大家不要扁俺)。。。
    • 祖宅的描述象一篇详尽的电影文学剧本,勾勒出一幅四十年代河南农村的生动画面。对景物的仔细观察和描述值得我辈学习。
      • 同意
    • just like an old pic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