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Ad by
  • 推荐 OXIO 加拿大高速网络,最低月费仅$40. 使用推荐码 RCR37MB 可获得一个月的免费服务
Ad by
  • 推荐 OXIO 加拿大高速网络,最低月费仅$40. 使用推荐码 RCR37MB 可获得一个月的免费服务

还乡衣不锦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西游记》里有言,“天上一日,下界一年”,大约是玉皇大帝身边的日子多少有点千篇一律,只及得上人间生活多彩多变之365分之一吧。今年6月我回北京探亲,临回美国的那天,忽地和吴承恩有了同感:我这儿好象还没过几天,人家那头却已是10年的翻天覆地了。

留学美国,虽然有许多意外经历,但毕竟是一条基本模式已定的路,走下来觉得有惊无奇;但中国历史上变化巨大的这10年就把我闪下来了,说不定我错过了不少人生大戏呢。

当然,若说“遗憾”,可就是我矫情了———我未必肯拿已得到的去换可能曾经失去的。不过,人对于自己失去了什么,好象总比对自己得到了什么感觉要敏锐得多:每次回国探亲,我总是忍不住“患得患失”一番。故乡北京是我人情的“高温地带”,那里有家人、有朋友、有昔日的“辉煌”、有吃不尽的美食……不过,回家也有一点压力:我衣着太土,似乎不宜在越来越堂皇的北京街头乱晃。

由于所生长的时代给我的烙印甚深,“土”成了我的本质。从上中学起,我就兼有“质朴”的优点和“过于质朴”的缺点,衣着从不鲜亮,头脸从不拾掇,再加长相欠优雅,总给人一副灰头土脸的形象。出国前不久的一天,我曾被一位来家做客的女士误当成初进北京的小保姆,足见我朴实的程度。

其实当时国人的服装早已不是全民皆灰,只是我这样土入骨髓的人,对周围日见鲜亮之服装趋势的顺应难免有些滞后。据我现在估计,在一个强劲的外力天长日久地推动下,90年代初我本可能有一番改革行头的作为。可惜,改革还没来得及发生,我就离开了中国,我的面貌就这么被停留在1989年10月,成化石了。

因为到了美国就觉不出自己土了。头一二年是没心思:忽地一下到了个生地方,东南西北全乱套了,都搞不清自己是个什么内容了,哪儿来的情绪去讲究封面?

后来怎么也长进不大呢?大致有这么几个原因:

一是舆论障耳。在美国无论穿得多不好看,你不见得听得到任何否定性评论———美国人对别人穿什么,表现得似乎不够“坦率”。十余年来,大家对他人服装批评性的评论,我只听到过一次:那天我们老板对大家说,她忘了下午有个重要会议,所以今天的着装有些不得体。这时我旁边一位对老板的一切都不满的同事马蒂悄悄嘀咕了一句:“她什么时候得体过?!”我相信当时除了我谁也没听见这话,所以马蒂不过是那个看见了国王长着驴耳朵的理发师,顶多刨个坑悄悄对坑里说句真话埋了了事。没有批评,没有舆论的压力,我可不就敞开了“我行我土”了么。

二是参照物障眼。很多美国人穿得也很“土”,一件T恤一条牛仔裤哪儿都敢去。即使是上班族,只要你今天与昨天、前天、大前天穿得不重样,就过得去;下了班或出门旅游就更是怎么舒服怎么来。很多时候,在银行、图书馆、商店、公园等场所,脸前众人一个赛一个的随心所欲形象,会让连我这么不讲究穿着的人都看不下眼去。拿我工作的单位来说,我不仅不算穿着最糟的,一不留神我还能穿出一身让众人“惊艳”的呢!

这其中还有点我个人很微妙的趋利避害心理,可称“顾虑障心”吧:不少美国人极不愿意胖却偏偏很胖,不胖的人有时就免不了招人羡忌,要是苗条且张狂,就十有八九人缘不好。我一直人缘还不坏,得多亏我从里到外的这份朴实。有一天早上,不记得我穿了件什么,几位同事围着我一通夸,心直口快的卡西亚说:“这些话可别让丽娅听见,要是听说有人比她更苗条,她会嫉妒得给你下毒!”虽是玩笑话,还是让我脊背发凉:一是想到丽娅这般遭人刻薄无非因为她气质高贵、身材苗条;二是感到都不用谁给我下毒,有两三个看我碍眼的人,工作中给我作点小梗,就足够我受的。在我无法把握体形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周围人对我的心态时,我宁可在衣着上低调行事———我怕无缘无故得罪人,甚于怕自己穿得不漂亮。

久而久之,我就很难有什么让国内朋友觉得鲜亮的衣服啦。

果然一到北京我这身行头就有毛病了。从下飞机开始,从兄弟到朋友,没谁见了我不“惊土”的。其实光是兄弟刺我几句我还可以不在乎:人家搞艺术么,给时装模特照相的,入不了他的眼,算不上真糟。问题是连我那奔80的老爸,居然在一顿饭之间问我两番:“你在美国也穿这个?美国人也穿这个?你上班也穿这个?”问得我心里发毛,嘴上发软:“有时候上班比这个要讲究一点……”

还有一次,接了一个朋友的电话,说请我吃饭,就在楼下等呢。怕他久等,我放下电话慌慌张张就往楼下跑。这时,家里那位正在埋头苦干、几乎从不说话的钟点工小姑娘抬起头来惊呼:“你就穿这个上街啊?!”真叫“于无声处听惊雷”!我这身在美国大街上穿了乱走过多少次的短裤衫,就这么让她一句话给毙了。这以后,我再没有穿着“这个”在北京大街上走过———因为我估计小姑娘的话很代表民意。

要是事情到这里结束,也就没有这篇文章了。回到美国,我接着3个星期前的茬儿去上班。一进办公室就听到众同事的欢呼:“回来啦!”“嗬,又穿得这么漂亮啊!”“她什么时候不是漂漂亮亮的?!”

善哉!三天前同一件衣服我还不敢穿上街呢!这么一会儿天上、一会儿地下的,也亏得我两头不较真。只是没多会儿工夫,自己也相信这身衣服的确还不错了。

这辈子不大可能“脱土”了!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Sign in and Reply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拾英 / 心情随笔 / 还乡衣不锦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西游记》里有言,“天上一日,下界一年”,大约是玉皇大帝身边的日子多少有点千篇一律,只及得上人间生活多彩多变之365分之一吧。今年6月我回北京探亲,临回美国的那天,忽地和吴承恩有了同感:我这儿好象还没过几天,人家那头却已是10年的翻天覆地了。

    留学美国,虽然有许多意外经历,但毕竟是一条基本模式已定的路,走下来觉得有惊无奇;但中国历史上变化巨大的这10年就把我闪下来了,说不定我错过了不少人生大戏呢。

    当然,若说“遗憾”,可就是我矫情了———我未必肯拿已得到的去换可能曾经失去的。不过,人对于自己失去了什么,好象总比对自己得到了什么感觉要敏锐得多:每次回国探亲,我总是忍不住“患得患失”一番。故乡北京是我人情的“高温地带”,那里有家人、有朋友、有昔日的“辉煌”、有吃不尽的美食……不过,回家也有一点压力:我衣着太土,似乎不宜在越来越堂皇的北京街头乱晃。

    由于所生长的时代给我的烙印甚深,“土”成了我的本质。从上中学起,我就兼有“质朴”的优点和“过于质朴”的缺点,衣着从不鲜亮,头脸从不拾掇,再加长相欠优雅,总给人一副灰头土脸的形象。出国前不久的一天,我曾被一位来家做客的女士误当成初进北京的小保姆,足见我朴实的程度。

    其实当时国人的服装早已不是全民皆灰,只是我这样土入骨髓的人,对周围日见鲜亮之服装趋势的顺应难免有些滞后。据我现在估计,在一个强劲的外力天长日久地推动下,90年代初我本可能有一番改革行头的作为。可惜,改革还没来得及发生,我就离开了中国,我的面貌就这么被停留在1989年10月,成化石了。

    因为到了美国就觉不出自己土了。头一二年是没心思:忽地一下到了个生地方,东南西北全乱套了,都搞不清自己是个什么内容了,哪儿来的情绪去讲究封面?

    后来怎么也长进不大呢?大致有这么几个原因:

    一是舆论障耳。在美国无论穿得多不好看,你不见得听得到任何否定性评论———美国人对别人穿什么,表现得似乎不够“坦率”。十余年来,大家对他人服装批评性的评论,我只听到过一次:那天我们老板对大家说,她忘了下午有个重要会议,所以今天的着装有些不得体。这时我旁边一位对老板的一切都不满的同事马蒂悄悄嘀咕了一句:“她什么时候得体过?!”我相信当时除了我谁也没听见这话,所以马蒂不过是那个看见了国王长着驴耳朵的理发师,顶多刨个坑悄悄对坑里说句真话埋了了事。没有批评,没有舆论的压力,我可不就敞开了“我行我土”了么。

    二是参照物障眼。很多美国人穿得也很“土”,一件T恤一条牛仔裤哪儿都敢去。即使是上班族,只要你今天与昨天、前天、大前天穿得不重样,就过得去;下了班或出门旅游就更是怎么舒服怎么来。很多时候,在银行、图书馆、商店、公园等场所,脸前众人一个赛一个的随心所欲形象,会让连我这么不讲究穿着的人都看不下眼去。拿我工作的单位来说,我不仅不算穿着最糟的,一不留神我还能穿出一身让众人“惊艳”的呢!

    这其中还有点我个人很微妙的趋利避害心理,可称“顾虑障心”吧:不少美国人极不愿意胖却偏偏很胖,不胖的人有时就免不了招人羡忌,要是苗条且张狂,就十有八九人缘不好。我一直人缘还不坏,得多亏我从里到外的这份朴实。有一天早上,不记得我穿了件什么,几位同事围着我一通夸,心直口快的卡西亚说:“这些话可别让丽娅听见,要是听说有人比她更苗条,她会嫉妒得给你下毒!”虽是玩笑话,还是让我脊背发凉:一是想到丽娅这般遭人刻薄无非因为她气质高贵、身材苗条;二是感到都不用谁给我下毒,有两三个看我碍眼的人,工作中给我作点小梗,就足够我受的。在我无法把握体形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周围人对我的心态时,我宁可在衣着上低调行事———我怕无缘无故得罪人,甚于怕自己穿得不漂亮。

    久而久之,我就很难有什么让国内朋友觉得鲜亮的衣服啦。

    果然一到北京我这身行头就有毛病了。从下飞机开始,从兄弟到朋友,没谁见了我不“惊土”的。其实光是兄弟刺我几句我还可以不在乎:人家搞艺术么,给时装模特照相的,入不了他的眼,算不上真糟。问题是连我那奔80的老爸,居然在一顿饭之间问我两番:“你在美国也穿这个?美国人也穿这个?你上班也穿这个?”问得我心里发毛,嘴上发软:“有时候上班比这个要讲究一点……”

    还有一次,接了一个朋友的电话,说请我吃饭,就在楼下等呢。怕他久等,我放下电话慌慌张张就往楼下跑。这时,家里那位正在埋头苦干、几乎从不说话的钟点工小姑娘抬起头来惊呼:“你就穿这个上街啊?!”真叫“于无声处听惊雷”!我这身在美国大街上穿了乱走过多少次的短裤衫,就这么让她一句话给毙了。这以后,我再没有穿着“这个”在北京大街上走过———因为我估计小姑娘的话很代表民意。

    要是事情到这里结束,也就没有这篇文章了。回到美国,我接着3个星期前的茬儿去上班。一进办公室就听到众同事的欢呼:“回来啦!”“嗬,又穿得这么漂亮啊!”“她什么时候不是漂漂亮亮的?!”

    善哉!三天前同一件衣服我还不敢穿上街呢!这么一会儿天上、一会儿地下的,也亏得我两头不较真。只是没多会儿工夫,自己也相信这身衣服的确还不错了。

    这辈子不大可能“脱土”了!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Hahaha, this was almost my feeling when I came back to China three years ago. I guess I have changed quite a bit ever since then.
    • My colleague came for interview with suit and tie. When the interview finished, the boss said, "When you come to work, you don't need to wear so formal..."
      • that's true. However people in East Coast still look formal comparing to those in West Coast, i.e., New Yorkers vs. Californians.
    • It's so funny! I can't control laughing after I read it. Yes, the same thing happens here. You can wear as urgly as you can when you are in the public, and the best thing is you will not feel embarrased! How funny!
      • most gals in Commerce program do wear very well, especially East Asian gals. I bet you will, too:-)
        • Exactly! You know what, as I just arrived this year, so my dressing is a kind of updated. And I did spend quite a lot of money on dressing. So other girls in my company always ask me when I will go back to China, then they will follow me. ^_^ lum
          • because of cheap price in China?:-) I bet you will enjoy shopping at stores in Bloor West between Yonge and Avenue when you are a real business woman:-)
            • Hi, zara, next time when you go shopping, pls don't forget to call me, my tel no. is,,,, tell you next time. Thanks a lot. ^_^
              • sure. let's share shopping info together. The summer sale is almost finished, I am looking forward to December now:-)
        • how about men? what do they wear in working hour?
          • business casu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