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纸签
精舍的第一天 寂静破了
钟声里有雪依附 烛火在风上跳动
红的灯笼 红的莲花 是用纸做的
拜倒的人 烧完香
手里紧紧攥着 一张求来的签
惶惶询问 自己的身世
红的字里 有一面铜镜
隐隐转动起 流年的迷津
然后散去 只留下 一句禅语
不是风动 不是莲红 劳者心动
红的灯笼 暖了 红的莲花 暖了
钟鼓随诵歌 在响过后被采下
把纸签扔在地上 种子暖了
赏: 如果说诗是禅语,那也是读者的感喟不同。所以诗没有解语,似乎悟了,实则
误了。正如祭祀和礼佛,不见得虔诚,却见得善念。命运所主,冥冥因果,非世可
以参透,何况诗乎?
析: 本诗作者借禅机寓诗,迷津轻点,用词温和。但禅机这个题目博大,非诗情可载。好在诗与禅机都有着深广的外延,所谓"心到佛知"是也。
by blue_bird(piggy)
----------------------
“禅诗,其实就是一种生命意识的觉醒。”诗人洛夫。
这种觉醒是可用生命的经历来承载,也可以通过知识,宗教乃至诗文,对世界对生命的领悟来承载。故,禅机是能用"诗情可载"的,而且诗歌的动态过程和扩散过程更具效果,这也是为何教堂里有唱诗班,寺庙里有诵经钟鸣。
<<纸签>>这首诗正是启用诗歌的动态的神奇过程,读后让人得到一种意识深处的自我觉醒或是说享受,而并非如评者所说的"借禅机寓诗,迷津轻点",去强加禅机于人。正因"读者的感喟不同",更不会有"似乎悟了,实则
误了"的结果。如果说是"心到佛知",不如说是心到我知。
这首诗首节,以新年拜佛祈福的早晨,用动静对比来"破"开俗世和佛界的门,也是人人想领悟生命的那道门,"钟声里有雪依附"如张继的“夜半钟声到客船”那样,钟声里有呼唤,有期望,更有雪中游子的迷盲。然而,那些"红的灯笼 红的莲花"却是用纸做的,"红"代表对来年的祝愿,却为什么只感觉到是层不牢固的纸呢?佛真能解决我的问题吗?
中间三节,"拜倒的人"拜倒在现实物欲中,在拿到那张求来的签时终于失去了方向,"惶惶询问",否定自我。却神奇地于香烟缭绕处,签语转动中满满打开了心房,倾听到佛语孱孱---动非动,红非红,汝心之忧也。让读者对"红"即物欲的意象进行再次思索。
最后一节,作者从容而浑然地推进到最后意象的扩散,让觉醒后的生命点燃灯火,红了灯笼 ,暖了莲花,世界处处美好,而这里的"红"便有了生命,有了希望。继而再把充满人生真蒂的钟鼓歌 "采下",将纸签的束绳扔了,生命的"种子暖了"。
本诗的诗意空间极大,语言平和,禅意盎然,如空谷足音阵阵传来,听似遥远,却在眼前,将诗思和禅意溶合,领读者进入一个静思的境界,没有陷入一般禅诗的悔涩矛盾中,更给出了一个光明的希望。
好诗,好诗啊!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精舍的第一天 寂静破了
钟声里有雪依附 烛火在风上跳动
红的灯笼 红的莲花 是用纸做的
拜倒的人 烧完香
手里紧紧攥着 一张求来的签
惶惶询问 自己的身世
红的字里 有一面铜镜
隐隐转动起 流年的迷津
然后散去 只留下 一句禅语
不是风动 不是莲红 劳者心动
红的灯笼 暖了 红的莲花 暖了
钟鼓随诵歌 在响过后被采下
把纸签扔在地上 种子暖了
赏: 如果说诗是禅语,那也是读者的感喟不同。所以诗没有解语,似乎悟了,实则
误了。正如祭祀和礼佛,不见得虔诚,却见得善念。命运所主,冥冥因果,非世可
以参透,何况诗乎?
析: 本诗作者借禅机寓诗,迷津轻点,用词温和。但禅机这个题目博大,非诗情可载。好在诗与禅机都有着深广的外延,所谓"心到佛知"是也。
by blue_bird(piggy)
----------------------
“禅诗,其实就是一种生命意识的觉醒。”诗人洛夫。
这种觉醒是可用生命的经历来承载,也可以通过知识,宗教乃至诗文,对世界对生命的领悟来承载。故,禅机是能用"诗情可载"的,而且诗歌的动态过程和扩散过程更具效果,这也是为何教堂里有唱诗班,寺庙里有诵经钟鸣。
<<纸签>>这首诗正是启用诗歌的动态的神奇过程,读后让人得到一种意识深处的自我觉醒或是说享受,而并非如评者所说的"借禅机寓诗,迷津轻点",去强加禅机于人。正因"读者的感喟不同",更不会有"似乎悟了,实则
误了"的结果。如果说是"心到佛知",不如说是心到我知。
这首诗首节,以新年拜佛祈福的早晨,用动静对比来"破"开俗世和佛界的门,也是人人想领悟生命的那道门,"钟声里有雪依附"如张继的“夜半钟声到客船”那样,钟声里有呼唤,有期望,更有雪中游子的迷盲。然而,那些"红的灯笼 红的莲花"却是用纸做的,"红"代表对来年的祝愿,却为什么只感觉到是层不牢固的纸呢?佛真能解决我的问题吗?
中间三节,"拜倒的人"拜倒在现实物欲中,在拿到那张求来的签时终于失去了方向,"惶惶询问",否定自我。却神奇地于香烟缭绕处,签语转动中满满打开了心房,倾听到佛语孱孱---动非动,红非红,汝心之忧也。让读者对"红"即物欲的意象进行再次思索。
最后一节,作者从容而浑然地推进到最后意象的扩散,让觉醒后的生命点燃灯火,红了灯笼 ,暖了莲花,世界处处美好,而这里的"红"便有了生命,有了希望。继而再把充满人生真蒂的钟鼓歌 "采下",将纸签的束绳扔了,生命的"种子暖了"。
本诗的诗意空间极大,语言平和,禅意盎然,如空谷足音阵阵传来,听似遥远,却在眼前,将诗思和禅意溶合,领读者进入一个静思的境界,没有陷入一般禅诗的悔涩矛盾中,更给出了一个光明的希望。
好诗,好诗啊!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