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Ad by
  •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加拿大新天地工作移民诚聘求职顾问&行业导师!
Ad by
  •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加拿大新天地工作移民诚聘求职顾问&行业导师!

关于印刷术有两个重要问题

1,除了活字以外,中国古代没有发明活字印刷所需要的油性油墨,而油墨是对高效率的活字印刷至关重要的。
2,这点怪不了毕昇,中国文字比起西方字母来不适合活字印刷。要印一本书,得有成千上万的活字,有的字整本书里只出现一次也得备有,有的字一页里会重复几十次,而且毕昇的泥活字用不了几次。这些导致了活字印刷还不如雕版印刷。还有一点,活字印刷需要排版工人识字,而雕版印刷不需要工人识字(听起来挺神奇吧),而古代只有少数人识字,读书人很容易找到好的职业,谁会干印刷工人这种抵贱活。要找识字工人,成本又要大大上升了。所以综合来说活字印刷没法替代雕版印刷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佳缘 / 快乐单身 / 荷兰市长抗议奥运开幕式 称印刷术荷兰是发明的(ZT)--“这需要国人反思。”旅居德国20多年的周坚感叹.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荷兰市长写信抗议

    施奈德斯是荷兰小城哈勒姆市的市长,身为一方父母官的他,对“印刷术是中国发明的”一说提出了抗议。据荷兰媒体报道,8月11日,施奈德斯给北京市长写了一封抗议信,声称印刷术是荷兰人科斯特发明的,“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

    他在信中说,虽然开幕式很精彩,但也有不少瑕疵,“印刷术是由哈勒姆市市民科斯特于公元1400年前发明的。”信中,施奈德斯还附了一张科斯特雕像的照片。

    印刷术是荷兰人发明的?“这怎么可能呢?”众多网友纷纷以“无稽之谈”、“可笑”等言论表达对信件内容的不满。

    施奈德斯的说法也引起了部分荷兰华人的不快。阿达是生活在哈勒姆市的一名年轻华侨,在听说这位市长的行为时表示,“觉得很奇怪,不可理解”。阿达告诉《国际先驱导报》:“我正考虑联系当地华人华侨给施奈德斯市长写抗议信。”

    德国人是“印刷之父”?

    阿达要写抗议信的心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印刷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这是每个中国人从小便牢记于心的。中国古代著名科学家沈括在他的《梦溪笔谈》中记载:北宋时期毕昇发明了泥活字印刷术。

    施奈德斯的抗议尽管刺耳,但也让国人意识到,世界对于印刷术发源有争议。事实上,西方人普遍认为德国人古滕贝格是“印刷之父”。至于施奈德斯所提到的科斯特,在西方虽有过争议,但已不是主流意见。

    据旅德华人周坚介绍,古滕贝格的字母活字印刷术是德国人的骄傲,其独到之处是古滕贝格在先人印刷技术的基础上,以大小写字母及其他书写符号作为单元,从而能够印刷任意词汇组合。为此,在古滕贝格的家乡美茵茨市,市政府专门建了一座古滕贝格博物馆。这座博物馆所接待的客人中间,不少是来自德国各地的中小学生。

    而对于印刷术起源于中国,西方普通民众要么闻所未闻,要么一知半解。在英文维基百科的描述中,尽管提及了中国可能最早拥有了印刷术,但它还是确认“印刷术于1439年由德国金匠古滕贝格发明”。在德文维基百科中,同样没有明确提到印刷术起源于中国,只是含糊地表示,“这种印刷方式可能在1040年在中国就已经出现了”,其后就重点着墨于古滕贝格发明了印刷术。

    “古滕贝格”承认毕昇最早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古滕贝格”的德国官方网站上却有如此一段话:实际上印刷技术在东亚有着更早的传承,在比古滕贝格出生的公元1400年早好几百年前,中国人就已经掌握了活字印刷系统。

    显然,在德国的学术界和官方语言中,并没有否认中国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这一历史事实,但是他们强调相对于先行者来说,古滕贝格提出了一整套印刷系统,并使它能够市场化运作。

    事实上,对于德文维基百科模糊中国印刷历史的做法,一些德国有识之士提出了严厉的批评。维基百科也因此开辟了一个专门的页面进行讨论,网页上有文章指出,“这是欧洲中心主义的表述……”

    正如德国媒体所说,“如果有人想告诉中国人,是一位德国人发明了印刷术,那中国人会很诧异。”但显然,在德国还有相当多的人对“中国人的诧异”会感到诧异。

    中国需要加强文化展示

    “印刷术起源于中国,这是毋庸置疑的!”中国印刷博物馆秦国林告诉《国际先驱导报》,“但东西方的确存在一些认识上的差异。”

    秦国林介绍,从时间上来说,毕昇的泥活字比古滕贝格的金属活字早400多年;从技术上来说,中国与西方的活字印刷只有材料上的不同,原理是一样的。因此,是中国最早发明了活字印刷,这是一个浅显的道理,西方学术界和官方也都认同。

    一个板上钉钉的事实,却在西方普通百姓心中有着不同的认知。中国印刷史研究专家武汉大学曹之教授认为有两方面原因:首先是中国的泥活字很少,没有大规模应用,当时的活字印刷品也未能流传于世,而古滕贝格发明了印刷设备,机器生产带动了印刷术在西方的广泛传播;另一方面是中国在对外文化展示上做得不够,并没有引起西方人的普遍关注,而西方媒体对古滕贝格发明印刷术的大量报道,自然而然就在西方民众中形成了印刷术起源于德国的认识。

    “这需要国人反思。”旅居德国20多年的周坚感叹道。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How about South Korea? Almost everything China owns are theirs.
      • haha, interested....
        • No kidding. Even Yao Ming has a Korean ancestry.
          • u are so funny.
            • He's not funny, the korean is.
    • 《梦溪笔谈》写于 1095年以前,其中详细记载了活版印刷的整个过程。应该让荷兰人查查他们的博物馆,看看科斯特是不是在阅读了三百多年前的古书《梦溪笔谈》之后才“发明”的活版印刷。
      • 在古代信息不发达的年代,发明创造有很多是重复的,互相没有信息交流的。我见过国内的文章,提到朝鲜的铁版活字印刷术是在中国发明之后,独立发明的。不管哪一边,只看到自己对文明的贡献,诋毁对方的成就,都是鼠目
      • 我记不得哪里看到的了,好像是欧洲(不记得荷兰)对印刷术的重新发明,造成现代印刷技术的产生。中国很多技术,自己甚至都逐渐失传,好像100年前中国还有雕版印刷(死字印刷)。就好像正和或别的中国人到过美洲,但是哥伦布还是最伟大的。
        • 死字印刷还很有用的, 比如印钞票什么的.
          • 杨柳青年画。我看了奥运专题节目,画匠不遗余力地向外国客解说印制的神奇。也是一种死字(固定模式)印刷。
        • 你说的有道理,中国有很多技术,却没有形成体系。不过,活版印刷似乎不那么简单。元代王祯在泥版印刷的基础上又发明了木板印刷,明朝华燧又进一步革新为铜版印刷。当然,这些新技术仅在发明地附近地区流行。
      • 研究历史的人都知道:宋人的笔记记载是最不可靠的。 沈的说法即使就是真的,也 就是一个土农民的发明, 笔记上写着没有大规模流传下来。印刷术里最重要的是金 属制版, 而不是活字。 中国的铜版是从朝鲜流传过来的。
        • 问题在于,即使现代,你去申请专利,如果一个土农民说自己二十年前写的书里就写到过同样的方法,该专利权也是属于土农民的,不管你是不是看过土农民的书。
          • 说一个东西是大发明, 是因为它的结果。 比如INTERNET。 欧洲的印刷书出来以后, 1年就印了十万本圣经, 导致了新教的出现(以前整个村子就一本圣经)。就算有 毕生这个人这个发明, 没有任何显著的结果,当然就不是什么大发明, 只能是个 土农民的胡弄。
            • If your grandfather was a farmer and your father was a professor, then your grandfather's work does not count ------ Is This Your Logic ???
            • The Reborn is a new
              C
        • 中国的发明都是农民胡说的,都不算数,中国的一切都是韩国人搞来的,真逗。要说别人看不起你也就算了,居然有人自己看不起自己,这林子可真大。
    • 关于印刷术有两个重要问题
      1,除了活字以外,中国古代没有发明活字印刷所需要的油性油墨,而油墨是对高效率的活字印刷至关重要的。
      2,这点怪不了毕昇,中国文字比起西方字母来不适合活字印刷。要印一本书,得有成千上万的活字,有的字整本书里只出现一次也得备有,有的字一页里会重复几十次,而且毕昇的泥活字用不了几次。这些导致了活字印刷还不如雕版印刷。还有一点,活字印刷需要排版工人识字,而雕版印刷不需要工人识字(听起来挺神奇吧),而古代只有少数人识字,读书人很容易找到好的职业,谁会干印刷工人这种抵贱活。要找识字工人,成本又要大大上升了。所以综合来说活字印刷没法替代雕版印刷
      • 我觉得,英语当初的活字也不是轻松活。几大筐字母堆在那,排版工人如果不识字的话,拼起来也是挺费劲的。中国,无论活版还是死板,都只能由识字者进行。节省工时,也是节省识字者的工时。
        • 可以看看中国的科技和政治文化的关系。 ZT:印刷文化:雕板、活字与抄校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印刷文化:雕板、活字与抄校

          房 琴

          杜赫德(Jean-Baptiste du Halde),一位法国耶稣会传教士,一生从未踏上中国的国土,却对中国文化与历史青睐有加。1735年, 经过多年努力,根据其他去过中国的耶稣会教士的口头报告,他完成了四卷本的《中华帝国志》。在这本彰显中国文化与历史的汉学著作之中,杜赫德的笔端处处流露出对中华帝国文化与历史的敬畏与仰慕。在其中评价中国藏书楼的一条记录中,他这样写道:“中国有大量的图书馆,他们建筑宏伟,装修精美,且收藏丰富。”〔1〕

          对杜赫德而言,中国的私人藏书楼大概都如同欧洲教会图书馆里一样,书籍是活字铅印本,价格相对低廉,字迹清晰,而且具有一定的开放度。这些关于中国藏书的描述,多年来常被中外研究者引用,以证明中华民族书籍文化的悠久历史与印刷技术的世界先行地位。不管是李约瑟厚厚的《中国科学技术史》,还是我们中学薄薄的历史教科书,都给了毕昇的活字印刷术一个比较神圣的位置。

          杜赫德的话并非一无真言,印刷与藏书文化是自纸发明以来,中国对世界文明的另一伟大贡献。当唐代的寺院开始用雕板印刷佛经时,同在欧洲的僧侣阶层还依赖羊皮卷传播教义;当毕昇在十一世纪发明泥活字印刷时,欧洲人刚脱离羊皮卷不长时间,书籍是奢侈品,仅有贵族与僧侣阶层才有权利接近。直到三百多年后,古登堡的铜铅活字印刷技术出现,欧洲才将书籍成本降低下来,让世俗阶层也成为书籍与印刷技术的享用者。借助于古登堡的技术,大量的圣经通俗读物走入寻堂百姓人家。从薄薄的儿童圣经故事,到一页数句圣徒语录传单,印刷技术的突破让原来价高物稀、只属于贵族与僧侣阶层的宗教读物世俗化,并迅速点燃了不久之后的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就是从这个意义而言,活字印刷术在欧洲有“古登堡革命”之称。

          反观中国,毕昇的活字印刷术虽然早于欧洲,但在很长时间内,只是保存于沈括的《梦溪笔谈》之中。除在官府主持的印刷项目上偶露峥嵘之外,活字印刷与中国文人与大众日常生活并未有大规模的亲密接触。反而,较为落后的雕板印刷术与中国文人与普通大众有着更密切的关系。明清以来,不管是南京、杭州、苏州等地出版的以士人为推销对象的四书五经读物,还是以市民阶层为服务对象的精美通俗绣像小说, 抑或是福建建阳与四堡等地出版以乡村农家为顾客的皇历、年画与二十四节气图,大多运用雕板技术,这充分证明雕板技术在中国的长久生命力。实际上,雕板技术在中国一直存活到十九世纪末期,当古登堡的铅活字技术从欧洲引入上海,担负起中国早期报刊的印刷任务时,雕板印刷才渐渐结束其历史使命,从我们的视野中渐渐淡出。

          这种技术与实际运用的脱节,就是西方汉学研究中著名的“李约瑟难题”,即技术的进步并不意味着技术的实际运用与社会的发展。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大多数研究者将此难题的出现归结于中国社会与文化的内部超稳定结构,认为中国社会与文化传统,尤其是士人对于经史的偏好、对于技术的漠视,造成了技术难以在中国传统社会利用与生存下来。这种观点虽然从宏观上有助于我们理解活字技术在中国与欧洲的不同历史命运,却没有进一步说明同为追求利润的个体, 为什么中国的文人出版商无视技术的改进可能会带来的利润,也没有说明为什么活字印刷在官书局得到广泛运用。

          李约瑟的这个难题多年来陷入一个僵局。最近,白馥兰(Francesca Bray)提出从历史的原有情境出发,理解中国的文人不愿意用活字印刷取代雕板印刷,才算是为这多年的难题打开了另一面理解的窗户〔2〕。白馥兰主攻中国科技史,跟随李约瑟, 多年从事《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研究与编纂工作,近年来研究重点放在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研究上。也许是因为《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编纂工作让她经眼了太多的具体资料,白馥兰觉得有必要从历史当事人所处的具体情境来理解“李约瑟难题”。

          白馥兰在研究中发现,与其说活字印刷在中国无法进一步推广源于中国文化传统与社会结构,还不如说今天的研究者是用几百年后的科学技术与进步的标准来衡量明清时代的中国印刷技术。她在明清史料中发现,活字印刷术并非我们后人所想像的那样优越于雕板印刷。坊间本与私刻本对于雕板的偏好,与其说是制度原因,还不如说是明清时代的人们,通过理性的成本比较后而做出的选择。

          之所以有这样的选择,一是因为汉字本身的巨大数量与排序的复杂,使得雕板印刷的成本与对从业人员素质的要求, 要远远低于活字印刷。对一个传统的雕板刻手而言,识字不识字都不影响他的雕板活计,因为汉字的图形文字使得工匠们可以将刻字与识字的两个过程分离开来,所以培训一个刻手的成本并不高。他们一般是家传数代,累世为业。而一旦变雕板为活字,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就会有个变化,这时所需要的不仅是一个刻字的工匠,而且还是一个识字、懂得排校的工匠,培训成本会高于一个雕板刻手。

          这种成本计算并不适用于大型类书。对于成书量多的项目,活字印刷的优点就表现出来了。清武英殿承印项目,书多量大,所以一套活字可以反复使用。武英殿承办人员曾经以《史记》的活字本与雕板的投入做了一个比较,发现《史记》一部,二千五百余片板,需银二千五百余两,而用活字,每百字一钱,共需银一千五百余两,两相比较,雕板成本要远高于活字本,再加上《史记》这样的书籍,雕板一次性使用后,再版的机会很少。而若用活字版,可重复利用, 自然比雕板省钱得多〔3〕。

          活字与雕板的分别,不仅在于技术上的差别,也在于具体的应用环境。对于小印量的坊间本与私刻本来说,活字的成本并不见优于雕板,但是对于大印量的官书局,特别是印行《史记》、《古今图书集成》这样的巨书,印量有限,但数量巨大,活字成本的优势就显示出来。事实上,清代活字印刷主要是在官修局。即使如此,武英殿活字本中的插图还是有赖于雕板。

          对于小作坊或私家刻书而言,雕板的好处还在于易于保存。雕板一般是一次性投入,当出版商或者私刻主人一次性付清刻手的薪资之后,这个雕板就变成了出版商的家产,累世传承。当雕板被再次利用时,所产生的成本微乎其微。只要保存得当,可以随用随印。清初,海宁陈之遴之妻徐灿,诗词绝佳,曾有《拙政园诗》与《拙政园词》名显一时,后陈之遴坐罪辽东,徐灿几经转折,回到海宁,早年所刻诗词早已不存。后其孙在家中发现雕板数片,为徐灿早年《拙政园诗》的母本,于是乡人吴骞据此重印,让徐灿诗集再现文林。

          对于小作坊与私家刻书而言, 雕板的好处还在于排印成本。相比于雕板而言,活字排版的劳动力成本远远大于一个熟能生巧的雕板刻手的成本。活字印刷的本子,若要再次印刷,重新排校的成本几乎等同于第一次成本。王祯《农书》曾经谈到活字印刷,所需的一个转动木轮,先是将字按韵分号,接着一人手持韵书按号唱韵。显然在刻工之外,出现了排字工与捡字工。相反家传雕板保存得当,数世之后,雕板可以重现文字,排印成本,几乎为零〔4〕。

          活字印刷的第二次大规模的举动,可以见证于清康雍年间的《古今图书集成》。雍正朝内府修书处武英殿开始用铜活字印刷,此书开始于康熙朝,成于1726年,卷帙浩繁,共有五千零二十册,当年只印行了六十四部,而后无续印。

          雕板图像处理的优势也是文人出版商偏爱雕板的原因之一。活字对于图形的操作终究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明清以来, 市民消费文化的兴起,具有可读性的书本的消费也是其中之一。一般市民文化程度不高,浅显易懂的文字, 特别是上图下文或者右图左文的出版物,比较适合这样的读者。佛经偏向于雕板,也与佛经中的图画文字有关。这种优势一直保持到照像机时代的到来,雕板在图形上的优势才逐渐被取代。

          值得反思的另一个问题是,有了活字与雕板印刷的技术,为什么抄书仍然成为皇家编书与成书的首选。前有明成祖时的《永乐大典》, 仅成书三部,后有旷古巨工的《四库全书》,皇帝干脆放弃了印刷的考虑,直接雇用人力,进行编纂与抄写。此工程耗时十五年,动用四千余人,成书仅七部。 前者现已是十不存一,后者若不是现代技术的相互利用与引证,也可能是难窥全貌。问题是,在雕板与活字印刷都可能利用的明清,为什么都采用了抄工的形式?

          除了白馥兰所说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计算、比较与理解技术成本的说法,技术背后的政治文化也许可能帮助我们思考重新理解明清以来印刷技术在中国社会应用这些具体问题。关于雕板的叙述,在中国古籍中,随处可见。明代胡应明认为,雕板始于隋开皇十三年,当年“废像遗经”,于是“雕板为证”,也就是印刷官方文件,立存为证。雕板是以反对佛像与佛经为开始,而到唐中叶之后,却成为佛经传播的主要手段,这是隋开国皇帝所没有意料到的。不过,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印刷技术背后所隐含的政治文化。

          正是出于对于技术背后的政治的忧虑,至和二年欧阳修曾经上书指出京城内雕板太多,且大都是“议时政”之言,欧阳修很担心这样的文字会“渐广传入敌中,大于朝廷不便”。欧阳修还说, 即使有些没有议论时政,这些雕板文字也大多“不足为人师法者”,所以欧阳修要求开封府将文集焚毁, 并“止绝书铺”〔5〕。

          历代文字狱,它不仅毁书,更重要的是毁板。清雍正年间,皇帝本想借着《大义觉迷录》对吕留良、曾静等人言论逐条批驳,敲山震虎,未曾想此书广为流传,颇有雕板以“废像遗经”始,而以梓行佛经兴起的反讽意味。乾隆皇帝仿佛意识到这种反讽,于是就先挖字与改字,后直接禁毁。不过类似《大义觉迷录》,书越禁越有市场,所以才有《四库禁毁书目》的出现。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同意这种对于乾隆与《四库全书》的评论。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清史学者葛尔(Kent Guy)通过对《四库全书》编纂过程的研究,发现士人与皇帝在《四库全书》的编辑过程中是相互牵制的,我们今天看到的《四库全书》是双方相互妥协的成果〔6〕。《四库全书》旷古繁工,搜罗繁巨。长期以来,关于此工程是扼制了还是推广了中国文明的争论一直未有消停,肯特的研究从另一方面说明,《四库全书》并非只有皇帝一人说了算,编纂者特别是考据者本着求真的态度, 使得今天我们看到的《四库全书》并非像晚清末年反满志士们所想的那么糟糕。而史景迁新作则从雍正对《大义觉迷录》一书的策略上来剖析清朝政治文化,他认为该书是雍正帝有意通过吕留良的案件,加强对西北官员与江南士绅的控制。从方法上而言,这与葛尔可谓异题同趣〔7〕。

          除皇帝喜欢抄书外,明清文士也喜欢手持丹黄,抄书自娱。明清抄书的故事,多见笔记与诗话。这些叙述,多呈戏剧化,但却在士林间广为流传。叶德辉的《书林清话》,可以说这些关于书的故事与传奇的总集。但长久以来这些关于书与书的流传的笔记,并未引起学者,特别历史学者的注意。而古籍目录学者,也大多只取其字面意思,转述版本源流,而很少考虑叙述背后的意义。

          这些笔记诗话,反复记录文人抄书的传奇故事。一种说法,是说抄书有助于记忆与学习,特别是学习金文与篆文,所以手抄又有“手学”之称。清初孙从添《藏书纪要》中则称,抄校助于了解版本源流,至于“抄书手生茧,照书眼如烛”更是书生“手抄口诵”的最经典的写照。

          抄书最戏剧化的故事当数欧阳修,其幼失怙恃,母郑氏教其画地习字。稍长,欧阳修常从邻里借书手抄,“抄未尽,竟能成诵”,后举进士,这算是“手抄即手学”的最好脚注了。为什么抄书成为士人自我标榜的一种形式?这些问题的答案恐怕不是技术与技术背后的政治文化所能回答的。

          除此之外,文士通过戏剧化方式获得珍籍异本,也常常出现在笔记中。清初朱彝尊不仅自己手校传抄,还雇有专门的抄校手。他听说钱谦益有《读书敏求记》,不离左右,于是趁钱氏会友南京之际,一面设宴款待钱氏,通宵达旦,一面买通钱氏书僮,雇十余名楷抄手,天明之前,抄完全书。直到多年之后,书目流传士林,钱氏才心生疑团,而后与朱彝尊达成协议,不让此书继续传抄于书林,方为了结〔8〕。

          朱不仅从朋友处抄书,也利用自己的身份从宫中抄书,后因携带楷书手私入禁中抄录出四方所进图书,听劾降级。时人称为“美贬”,颇有“窃抄不为窃”之意。于是一方面是朱彝尊被降级,一方面却被当成“书痴”得到士林尊重。

          类似故事还有乾嘉年间海宁士子周春,先是从鲍廷博处了解到汤汉注《陶渊明诗》被张燕昌所获,接着从张处借得此书,却不肯再还,最终以“梦笔生花”墨团从张燕昌处换取此书,如此,却在其同仁眼里视作“痴情于书”。后来周与书商打赌,洒泪卖出此书,其早年“巧取豪夺”,已完全被士林看成是“与书生情”〔9〕。

          一个问题是,为什么“抄书”对士子有如此大的吸引力?换而言之,类似朱彝尊、周春这样的“书痴”,抄书到底给他能带来什么?长期以来的说法,将之归结为读书人对书的痴情。这种脸谱化的叙述,并没有说明抄书者背后的经济的、社会的、与文化的原因,相反将笔记中的叙述不加分析地接受下来,将类似朱彝尊的书痴行为看成与社会、文化相脱节的行为。

          事实上,朱彝尊并非完全脱节于社会。书对于他,并非只为个人爱书之好,经济利益也是其考虑原因之一,其宋版《咸淳临安志》,吴尺袅借抄,结果是“二十金只抄得半部”。书不仅是用来读的书,也是进行交换的商品。他在与王世贞、徐乾学、查慎行、纳兰容若、曹寅等人交往中,书籍也起了重要作用, 其《日下旧闻》四十二卷,由尚书徐乾学捐资付雕并为序。应曹寅之约,朱为其编成《两淮盐荚书》二十卷,而此后,朱的《曝书亭集》由曹寅捐资刊印。书因此不仅是商品,也是文人社会网络关系的延伸。

          书同时也是社会与文化地位的象征。康熙第五次南巡至浙江,朱彝尊在杭州行殿朝见,并进所著《经义考》、《易书》,康熙表示赞赏,将两书留南书房,以“研经博物”四字匾额相赐。此处书是与“皇恩”相关联。有清一代文人对于书的热情,与“皇恩”大有关系。康熙开《明史》馆,辑《古今图书集成》,本意在于笼络与控制士心,却未曾想到士人通过抄书与辑书,又为自己开辟了一片天地。正是这些书痴的积极参与,使得杜赫德通过别人的口述了解到在遥远国度里,还有着这样一些读书人与他们的藏书楼,并在纸间笔端留下一丝敬仰与妒意。

          关于中国的印刷术与中国文化与社会的发展之间的关系到底如何,实在是剪不断、理还乱,与其像“李约瑟难题”一样陷入僵局,笔者以为,不如在各种笔记、题跋与诗话中仔细勘察,从技术文化的角度重新思考书在文人的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庶几可以破题。

          注释:
          〔1〕Jean-Baptiste du Halde, General History of China, English edition, 1737,转引自 Timothy Brook, "Edifying Knowledge: The Buildings of School Libraries in Ming China" in Late Imperial China, 17.1, June 1996.
          〔2〕Francesca Bray, Technology and society in Ming China, 1368-1644, Washington, D.C.: American Historical Association, 2000.
          〔3〕金简:《钦定武英殿聚珍板程式》卷1,学苑出版社1998年版。
          〔4〕王祯:《农书》卷22。
          〔5〕欧阳修:《论雕印文字剳子》转引自《欧阳文忠集》卷108,中华书局1936年版。
          〔6〕Kent R. Guy, The Emperor's Four Treasuries: Scholars and the State in the Late Ch'ien-lung Era, Harvard East Asian Monograph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7〕Jonathan D. Spence, Treason by the Book, New York: Viking, 2001.
          〔8〕吴寿暘:《拜经楼藏书题跋记》卷3,台北艺文印书馆1966年版。
          〔9〕黄丕烈:《士礼居藏书题跋记》卷2,台北艺文印书馆1965~1970年版。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现在主要的问题是无法证明毕生的活字印刷术是他的一个设想还是真的实践了。
        类似的还有诸葛亮的“木牛流马”,因为现在没有留下任何证据,很难讲中国古代机器人制造技术有多先进。

        另外老说中国发明了火药做鞭炮,留传到西方人家做枪炮反过来欺负中国着种话。其实中国发明的黑火药只能拿来做鞭炮,西人发明来做枪炮的黄火药和黑火药没有任何传承关系。
        • 懒得讲你了,顺手转一个吧,信不信由你 http://www.boxun.com/hero/anhunqu/122_1.shtml
          • 这么支持我的文章你也引来了,谢谢. :)
            看你引得这篇文章"黄火药最早不会早于1771年出现", 第一次鸦片战争发生在1840年. 你总不能怪英国人还拿着黑火药来忽悠中国人吧.

            不应该说黑火药只能做炮仗,但是鬼子拿来欺负中国人的黄火药和中国人发明的黑火药是两回事,你的文章也说得再清楚不过了.
            • 没有黑硫火药在先,哪里会刺激他们继续投入开发出后来的硝基苯火药。之前的黑火药难道不是用来造枪炮的?我同意你说的中国人的四大发明没有吹得那么厉害
              不过该有的贡献还是要肯定的,毕竟比玛雅人的二进制的发明给现今人类社会做的贡献要多。
      • 1,墨水可以用来写字,就不能用来替代油墨? 2.活字印刷适合任何类型的文字,实际上,英文并不简练,同样内容的东西,英文的版面往往多过中文,而且参差不齐。中文比英文难雕刻,事先做好字模反而方便。单个字模的雕刻在中国古代并非难事,刻印是传统手工行业,人才大把滴。
        感情您就想说中国古代文盲多,西方古代个个都是文化人,随便抓个都可以排版校验。
        • 同意
      • 雕版印刷是不是中国人发明的呀? 好像最早是唐代的金刚经. 雕版印刷也很了不起呀
    • 一个小小的话题,居然引来这么多人的注意,真是了不起。。。。
    • 印刷术是荷兰人科斯特发明的,“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 this is just a jerk, why 这需要国人反思? we 国人 do not have better things to do? this 周坚 must be a jerk too, although I never heard this name bef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