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蒙特利尔得名于它市内的一座山—“Mont Royal”。这是一个法语名字,如果翻译成汉语则叫做“皇家山”。事实上整个蒙特利尔就是绕着这痤山建成的,因此它理所当然地成为了蒙特利尔的一个标志性Landmark。
外地人到蒙特利尔游玩,皇家山是必到的一处景观;而对本地人来说,它也是一个大众健身,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虽然这里的人都很注意环保,爱护自然,可这人要是一多,无可避免地会在山上遗留下一些垃圾,纸屑等人类活动过的痕迹。因此,蒙特利尔皇家山管理处(有点中国特色的翻译,HOHO对付着看吧)会不定期地举行一个叫做“The Corvée du mont Royal”,中文似乎可以翻译成“皇家山义工”吧,的义务清扫Mont Royal活动。这次是二年来的第一次,也是总的第十一活动。
没有犹豫就决定要参加这个活动了。一方面觉得蒙特利尔是我的第二故乡,如果能为它做点事情正是我梦寐以求的事情,在家的时候就想参加这种活动也没人组织,不能说不是一种遗憾;另一方面,恰好有一个的朋友刚来登陆,也就借着这个机会带她游览一下Mont Royal,也让她先感受一下加拿大的生活。
九点过了一点儿,赶到了管理处,离着好远就看到外面临时搭建的帐篷外已经排了好些人了,还有另外一些人正在往身上套一件肥大的T-shirt。填过表格,才知道原来这次活动有两种选择,一个是传统的捡垃圾,另一个是植树。商量了一下,觉得还是去种树更爽一些,没想到鬼使神差,还是把我们分到了捡垃圾组,组号是第12组。
我们这一组一共是14个人,一个领队,一个管理处的联络人员,一对上海来的老夫妻,三个来自魁北克城的年轻人,其余都是蒙特利尔本地人。一人发了一件先前看到的那种肥大的T-shirt,一副劳动手套,还有一个大大的黑色垃圾袋子。
领队是一个很帅气的金发男孩,是Concordia大学的一位学生,极为健谈。可能是因为我们是少数族裔的原因吧,他一路上不停地和我们交谈着,表现出了对我们中国文化的极大兴趣,我们几个中国人也就七嘴八舌地给他天南海北的胡侃了一番,只听得他不住地向往ing…,一个劲地说要找个中国GF,HOHO。
* 写到这里我倒想说一点儿题外话。来到加拿大也有7个月了,所遇到的外国人,无论是西方的,中东的,还是非洲的,没有一个不对我们中国文化赞羡不已的。可惜,他们的了解还停留在非常表面的层次上,而且有很多还是从东方别的国家那里推测出来的,比如说有的竟然以为汉字竟然是我们从日本人那里学来的,说到书法竟然想到的是微雕。希望大家如果有机会和外国交流的话,多向他们讲一讲中国,然后请他们亲自到中国去看一下,不要只相信报纸、电视上的一面之辞。
我们这一组实际上活动的区是山的另一面,只好步行绕过去,虽然累一些,不过却也可以向朋友介绍一下蒙特利尔的鸟瞰景致。那一对上海老夫妻大约有65岁左右了,竟然还来参加这样的志愿者活动,真是让人很佩服。路上闲来无事,问起他们觉得上海和蒙特利尔哪一个更好,只来了一年的老妈妈觉得还是上海好,可已经在北美呆了5年的老爸爸却显然更适应这里的生活了。这也是大多数移民的普遍现象,刚到这里一切都不适应,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所有的都安定下来之后,就慢慢地爱上了这里的悠闲恬静的生活了。象我这样刚来没几天就已经喜欢这里的人看来是不多。
翻过山脊,就是我们这次劳动的地方了。说是劳动,其实强度也并不大,只是沿着山路向前走,看到路边如果有类似瓶子、纸屑、塑料袋一样的东西就拾起放在垃圾袋子里。大家边走边说边捡,不知不觉竟然2个多小时就这么过去了。再看看每个人都是战果颇丰,最后把所有的垃圾集中到一起竟然有10袋子那么多!WOWO,真是没有想到。
回到管理处又填了一份调查表,然后领队告诉我们如果不想回去的话,下午还有一些演出可以看。反正回家也没什么事,索性就等着吧。那几个魁北克人也留了下来,于是不一会儿攀谈了起来。没想到他们都不会说英语,只好用我才学了四个月的法语和她们连比划带讲的,呵呵,竟然也聊了个不亦乐乎啊。我是最羡慕那些双语运用自如的人了,但愿几年以后我也能成为一个Trilingual,嘿嘿。
等演出开始还有一段时间,于是在临时帐篷附近的宣传点随便看看。主题一般都是关于环境保护的,再就是Mont Royal是如何一点点被开发利用的。这些志愿人员态度都非常认真,看到你只要稍一驻足,马上就拿起材料向你宣传,不过一听说我们是中国人,马上就变成了我们向他们介绍中国了,最后她还向我们学了几句中国话。呵呵,觉得中国政府应该聘我为荣誉大使。:P
下午的演出很特别,所有的演奏器具都是用废弃的垃圾制成的,油桶做成的鼓,易拉罐做的打击器,水瓶做成的砂棒,还有好多我叫不出名字的乐器。台下看的观众大部分都是带着孩子来活动的父母,孩子们是最好奇的,看到这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都想着要去试一试。于是给他们每人发了一件小乐器,站在台子上随着表演者的节奏,一边瞎舞动着发出各种声响的乐器,一边扭动着还不是很协调的身体,看着真是可爱极了。可以想象得到,这些孩子长大成人后,环境保护这几个字一定会牢牢地记在他们的脑袋里的。台下的父母们不时地配合着台上的节奏或击掌,或喊一声。台上台下,却也分不出哪儿是观众,哪是演员,其乐融融,再次领略了加拿大人的悠闲自在。
下山的路上,不时的有人往我们身上穿的T-shirt上看。开始觉得有些不大好意思,不过没一会儿一对老夫妻叫住了朋友,得知我们参加了“The Corvée du mont Royal”,竟然竖起了大指夸我们“It is really nice of you。”马上觉得特自豪了,走起路来胸挺得老高,生怕别人看不到我们的T-shirt。
呵呵,想起了赵本山一个小品的台词了“我觉得,劳动的人才是最美的人!”哈哈。
* 最后我还是忍不住想说点题外话。这次活动我没看到一个印巴人,没看到一个中东人,也没看到一个黑人,当然,除了我们这一组的几个中国人外也没有看到其他中国人。看到我们的外国人没有一个一下子想到我们是中国人的,都要问一下,而有的竟然还把我们当作了日本人。这和领取救济,领取圣诞礼物,领取大学申请表时排起的长队中绝大部分是这些族裔来说,不能说不是一种强烈的对比。有时候,当我们抱怨加拿大政府对我们新移民给予的太少的时候,是不是要先想一想我们为这个社会都做过些什么?还有就是后来我们在山顶的观景台处就看到了不少中国人带着自己的孩子来玩,又是背着又是抱着对孩子说“这就是皇家山…”。我当时心里就在想“是不是领着孩子参加一下这样的活动,然后也让他们和那些白人孩子一起上台去玩会让孩子更能体会到这里就是皇家山呢?”当然,我在这里绝没有别的意思,只是我自己的一点想法而已。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外地人到蒙特利尔游玩,皇家山是必到的一处景观;而对本地人来说,它也是一个大众健身,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虽然这里的人都很注意环保,爱护自然,可这人要是一多,无可避免地会在山上遗留下一些垃圾,纸屑等人类活动过的痕迹。因此,蒙特利尔皇家山管理处(有点中国特色的翻译,HOHO对付着看吧)会不定期地举行一个叫做“The Corvée du mont Royal”,中文似乎可以翻译成“皇家山义工”吧,的义务清扫Mont Royal活动。这次是二年来的第一次,也是总的第十一活动。
没有犹豫就决定要参加这个活动了。一方面觉得蒙特利尔是我的第二故乡,如果能为它做点事情正是我梦寐以求的事情,在家的时候就想参加这种活动也没人组织,不能说不是一种遗憾;另一方面,恰好有一个的朋友刚来登陆,也就借着这个机会带她游览一下Mont Royal,也让她先感受一下加拿大的生活。
九点过了一点儿,赶到了管理处,离着好远就看到外面临时搭建的帐篷外已经排了好些人了,还有另外一些人正在往身上套一件肥大的T-shirt。填过表格,才知道原来这次活动有两种选择,一个是传统的捡垃圾,另一个是植树。商量了一下,觉得还是去种树更爽一些,没想到鬼使神差,还是把我们分到了捡垃圾组,组号是第12组。
我们这一组一共是14个人,一个领队,一个管理处的联络人员,一对上海来的老夫妻,三个来自魁北克城的年轻人,其余都是蒙特利尔本地人。一人发了一件先前看到的那种肥大的T-shirt,一副劳动手套,还有一个大大的黑色垃圾袋子。
领队是一个很帅气的金发男孩,是Concordia大学的一位学生,极为健谈。可能是因为我们是少数族裔的原因吧,他一路上不停地和我们交谈着,表现出了对我们中国文化的极大兴趣,我们几个中国人也就七嘴八舌地给他天南海北的胡侃了一番,只听得他不住地向往ing…,一个劲地说要找个中国GF,HOHO。
* 写到这里我倒想说一点儿题外话。来到加拿大也有7个月了,所遇到的外国人,无论是西方的,中东的,还是非洲的,没有一个不对我们中国文化赞羡不已的。可惜,他们的了解还停留在非常表面的层次上,而且有很多还是从东方别的国家那里推测出来的,比如说有的竟然以为汉字竟然是我们从日本人那里学来的,说到书法竟然想到的是微雕。希望大家如果有机会和外国交流的话,多向他们讲一讲中国,然后请他们亲自到中国去看一下,不要只相信报纸、电视上的一面之辞。
我们这一组实际上活动的区是山的另一面,只好步行绕过去,虽然累一些,不过却也可以向朋友介绍一下蒙特利尔的鸟瞰景致。那一对上海老夫妻大约有65岁左右了,竟然还来参加这样的志愿者活动,真是让人很佩服。路上闲来无事,问起他们觉得上海和蒙特利尔哪一个更好,只来了一年的老妈妈觉得还是上海好,可已经在北美呆了5年的老爸爸却显然更适应这里的生活了。这也是大多数移民的普遍现象,刚到这里一切都不适应,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所有的都安定下来之后,就慢慢地爱上了这里的悠闲恬静的生活了。象我这样刚来没几天就已经喜欢这里的人看来是不多。
翻过山脊,就是我们这次劳动的地方了。说是劳动,其实强度也并不大,只是沿着山路向前走,看到路边如果有类似瓶子、纸屑、塑料袋一样的东西就拾起放在垃圾袋子里。大家边走边说边捡,不知不觉竟然2个多小时就这么过去了。再看看每个人都是战果颇丰,最后把所有的垃圾集中到一起竟然有10袋子那么多!WOWO,真是没有想到。
回到管理处又填了一份调查表,然后领队告诉我们如果不想回去的话,下午还有一些演出可以看。反正回家也没什么事,索性就等着吧。那几个魁北克人也留了下来,于是不一会儿攀谈了起来。没想到他们都不会说英语,只好用我才学了四个月的法语和她们连比划带讲的,呵呵,竟然也聊了个不亦乐乎啊。我是最羡慕那些双语运用自如的人了,但愿几年以后我也能成为一个Trilingual,嘿嘿。
等演出开始还有一段时间,于是在临时帐篷附近的宣传点随便看看。主题一般都是关于环境保护的,再就是Mont Royal是如何一点点被开发利用的。这些志愿人员态度都非常认真,看到你只要稍一驻足,马上就拿起材料向你宣传,不过一听说我们是中国人,马上就变成了我们向他们介绍中国了,最后她还向我们学了几句中国话。呵呵,觉得中国政府应该聘我为荣誉大使。:P
下午的演出很特别,所有的演奏器具都是用废弃的垃圾制成的,油桶做成的鼓,易拉罐做的打击器,水瓶做成的砂棒,还有好多我叫不出名字的乐器。台下看的观众大部分都是带着孩子来活动的父母,孩子们是最好奇的,看到这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都想着要去试一试。于是给他们每人发了一件小乐器,站在台子上随着表演者的节奏,一边瞎舞动着发出各种声响的乐器,一边扭动着还不是很协调的身体,看着真是可爱极了。可以想象得到,这些孩子长大成人后,环境保护这几个字一定会牢牢地记在他们的脑袋里的。台下的父母们不时地配合着台上的节奏或击掌,或喊一声。台上台下,却也分不出哪儿是观众,哪是演员,其乐融融,再次领略了加拿大人的悠闲自在。
下山的路上,不时的有人往我们身上穿的T-shirt上看。开始觉得有些不大好意思,不过没一会儿一对老夫妻叫住了朋友,得知我们参加了“The Corvée du mont Royal”,竟然竖起了大指夸我们“It is really nice of you。”马上觉得特自豪了,走起路来胸挺得老高,生怕别人看不到我们的T-shirt。
呵呵,想起了赵本山一个小品的台词了“我觉得,劳动的人才是最美的人!”哈哈。
* 最后我还是忍不住想说点题外话。这次活动我没看到一个印巴人,没看到一个中东人,也没看到一个黑人,当然,除了我们这一组的几个中国人外也没有看到其他中国人。看到我们的外国人没有一个一下子想到我们是中国人的,都要问一下,而有的竟然还把我们当作了日本人。这和领取救济,领取圣诞礼物,领取大学申请表时排起的长队中绝大部分是这些族裔来说,不能说不是一种强烈的对比。有时候,当我们抱怨加拿大政府对我们新移民给予的太少的时候,是不是要先想一想我们为这个社会都做过些什么?还有就是后来我们在山顶的观景台处就看到了不少中国人带着自己的孩子来玩,又是背着又是抱着对孩子说“这就是皇家山…”。我当时心里就在想“是不是领着孩子参加一下这样的活动,然后也让他们和那些白人孩子一起上台去玩会让孩子更能体会到这里就是皇家山呢?”当然,我在这里绝没有别的意思,只是我自己的一点想法而已。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