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看新三国,有个情节,孙权让诸葛瑾去游说诸葛亮归顺东吴。
之所以有感慨,是诸葛亮天天呆在那旮旯种地读书,也不见孙权诸葛瑾挂记,一到跟了刘备,在东吴大出了一番风头,才想起来挖墙脚。
这个就是有工作经验的好处了。
没查证过在诸葛亮出山之前诸葛瑾究竟有没有劝他投过东吴。但以诸葛瑾悲观主义的性子,想来是不会的。他家有个聪明的儿子,在他受辱的时候出头,他却悲叹,说太喜欢出风头,将来要遭祸,不幸讲中。在诸葛瑾的眼里,出山前的诸葛亮不过是诸葛恪的前期翻版,读书不求甚解,好说大话。这样的人,是万万不能用的。
虽然当时的民间恶捧诸葛亮为卧龙,爱才的刘表也不见有什么动静。也只有刘备穷途末路,死马当作活马医的跑去三顾茅庐。我猜他诚心固然是有,但是也做好了受骗上当的准备,没成想捡了个大便宜。
这就是心胸宽广的好处了。
我一片诚心对你,就算上当,大不了掉头走好了,多大点事啊。人成大事,一是志向要高,二是心胸要广。位置上去了,心胸可以包容你的视野,才能坐得稳。否则总是一小片天地,直溜溜上去,还得直溜溜的摔下来。
刘备和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典型的双赢的例子。大家都说诸葛亮是百年难遇的奇才,但是依我看,刘备这样胸怀广阔眼光毒辣,无条件放手给你施展才华的领导更是少之又少。
所以动不动有后人哀叹:千里马总常有,而伯乐死光光了~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之所以有感慨,是诸葛亮天天呆在那旮旯种地读书,也不见孙权诸葛瑾挂记,一到跟了刘备,在东吴大出了一番风头,才想起来挖墙脚。
这个就是有工作经验的好处了。
没查证过在诸葛亮出山之前诸葛瑾究竟有没有劝他投过东吴。但以诸葛瑾悲观主义的性子,想来是不会的。他家有个聪明的儿子,在他受辱的时候出头,他却悲叹,说太喜欢出风头,将来要遭祸,不幸讲中。在诸葛瑾的眼里,出山前的诸葛亮不过是诸葛恪的前期翻版,读书不求甚解,好说大话。这样的人,是万万不能用的。
虽然当时的民间恶捧诸葛亮为卧龙,爱才的刘表也不见有什么动静。也只有刘备穷途末路,死马当作活马医的跑去三顾茅庐。我猜他诚心固然是有,但是也做好了受骗上当的准备,没成想捡了个大便宜。
这就是心胸宽广的好处了。
我一片诚心对你,就算上当,大不了掉头走好了,多大点事啊。人成大事,一是志向要高,二是心胸要广。位置上去了,心胸可以包容你的视野,才能坐得稳。否则总是一小片天地,直溜溜上去,还得直溜溜的摔下来。
刘备和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典型的双赢的例子。大家都说诸葛亮是百年难遇的奇才,但是依我看,刘备这样胸怀广阔眼光毒辣,无条件放手给你施展才华的领导更是少之又少。
所以动不动有后人哀叹:千里马总常有,而伯乐死光光了~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