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幸福需要金钱么?需要么?不需要么?....
一向都爱睡懒觉,这天却特意起了个大早,兴冲冲的穿戴了出门,目的地是附近的一条充满大排档的街,目标是去吃正宗某某豆浆。大字招牌下的是个台湾店,但是在找不到大陆国货的限制下,海峡那边的国货就是second best的选择了。店面收拾的清清爽爽,一色的阿姨服务员,都穿着统一式样的上衣热情的招呼客人。店里四处都贴了点心类型,看着熟悉的名字,我不禁狠狠无节制的点了下去:豆浆,油条,烧饼。。。很快的,一碟碟一碗碗都端了上来,拿勺喝了一口豆浆,又举起一根油条满意的咬了一口,多年以后,终于又有了儿时吃早点的感觉。
说到吃早饭,估计100个家庭就有不下80种吃法,从有的朋友家早起随便吃点儿前天晚上的剩饭剩菜,到另一位大仙家每天早上都是熬的稠稠的粥,香喷喷的炸馒头,并且要陪上各种新做的小菜,一摆就是一桌子,比有的人家吃午饭晚饭的规格还高。还有更“仙”的,就是早上只吃几片水果外加一杯冰果汁,让我这种去旅游的时候早上必定在美国/大陆自助早餐大吃一顿以应付一天旅游功课消耗的同志,特别的感到惭愧。本地的早餐种类也还算能让人有所选择:有人爱买五毛钱的炒米粉,就上一罐饮料什么的;洋一点儿的可能去Coffee Bean一类的买杯咖啡出来,外加几块小蛋糕小点心;有人去买一个雪白皮儿的菜包/肉包或者叉烧包,就上杯自己冲的麦片;有人爱吃马来人的咖哩卜,也可能是因为这些东西老在地铁站旁边摆摊叫卖;而去所谓咖啡店的人,则可能是两片面包,一个煮蛋,外加一杯咖啡或茶或者什么拉茶一类,算是本地比较有传统的早餐样式。当然也有一些可能看不上路边咖啡座的人士,宁可全家大小去麦当劳一类吃它的“大早餐”,可惜,什么scramble egg, Hush brown,的确不是我的最爱,最多是在异地,走投无路之事,不得不用它填填肚子的一种下下策。
在自己家里足够西洋化到早上让我们吃牛奶面包的时候,早餐的变化大多要靠胡同口外大街上粮店同志的掌控。天刚刚亮,不少人家的大人或者孩子就拿着家伙出了门,一起在街口有个专门的铁皮早餐门市部的窗口排着。现在想起来,好象那时候的早餐生意都是粮店的副业,估计是有卖多了的面,改成油饼什么的卖,附加值就高多了。从我傲然逃脱日托幼儿园开始,早上打早点的活儿就是我的,也许是家长从小锻炼我做事,也许是从小就培养我的金钱观念?又或许,这是老妈觉得我这个家伙居然这么的不老实,于是就想出了这个对爱睡觉的我的最高惩罚。不过,如果是为了买早点的事叫醒我,我可一点儿不会不高兴,拿起家里的小铝锅儿,接过妈妈手里的零钱,昂首挺胸的我就出了门,一边很有派的走着,一边儿想:今天能吃点儿什么呢?
其实,虽然算是北京生北京长,不过可能由于年纪还不够,对于传统的豆汁儿,焦圈儿都没什么爱好。甚至后来大街上喜闻乐见的豆腐脑儿,感觉也是一般般。倒不是我挑,估计是因为我住的那一片就那么一个粮店,而粮店里的师傅也就那么三板斧,于是,我的胃被培训的就爱他们做的那一口儿。我从来没摸清大师傅是按什么规律做有限的变化的,不是按日子排,也不是按礼拜几,初一十五等。也许大师傅就是每天早上下地,脑子里想到什么就做什么吧。排队的人选择不多,就或者和相熟的聊天儿,或者安静的等着。象我这样的馋小孩儿,就眼巴巴的看着大桶里冒热气儿的豆浆,耳朵捕捉着各种滋滋啦啦的声音判断今天的品种是油饼油条,还是火烧炸糕。再有就是踮起脚看看有没有那个熟悉的大白搪瓷盘子,如果有了它,那么今天就可以考虑来个糖耳朵或者蜜麻花儿解解馋。
排到了自己,踮起脚尽量大声儿的要了琢磨了半天的那几样,然后小心翼翼的端着下面是豆浆,上面翻过来的盖儿上放的是干粮的小铝锅,一步一摇的走回家去。那时候的北京,就算是特别城里的地方也没什么汽车,小孩儿被教育过马路要小心一般也是一句费话,最多是让看着点自行车。绝大多数人的意识还很纯朴,什么拐卖小孩儿的基本就没听说过,依着大人,那是资本主义黑暗社会才有的事儿。不到学龄的小孩儿,一般都可以这样象我一样很放心的被家长撒出来,自己也觉得自己人儿似的,能顶不少事。沿着人行道一路走着,小小的我就一路看着看了很多遍的灰砖院墙,各家院子门口的狮子,石鼓,倒座屋子后墙上窄窄的小窗口透出来的灯光,还有各家门板上贴的几副不大完整的对子。早上的城市还没完全苏醒,一切都是静静的,搀杂着远远的隐约的水龙头放水的声音,谁家无线电里的支言片语。声音都是朦胧的,连景物似乎也是蒙了一层灰色的纱的,捧着小铝锅的我用一双充满了敬畏的眼睛打量着这一切熟悉的东西,脑子里想象着热豆浆的甜美(当然得加一大勺白砂糖)和油饼炸糕等热乎乎,油浸浸的酥脆,心里的有一种期待,有一种安定,也有一种心满意足。其实现在想来,那种感觉就该叫,幸福。
后来,粮店的这个生意渐渐的不做了,头天下午取回来的牛奶成了早饭的重要组成部份。没有那么多面包的时候,就用馒头,有的时候抹果酱,极少的时候可以有黄油抹,馒头也是最香最香的东西。再然后,商店里有了各式各样的面包点心,街上慢慢出现了和早市一起应运而生的早点摊子。摊主全是外地人,站在油锅旁汗流浃背的不少是系着不能算白的白围裙,一脸的朴实的阿姨,让人以后一想起她们就想起要说法的秋菊。大点儿的摊子还能排出几个小折叠桌,让吃饭的人有个地方可以坐坐,更多的都只是立等交货,然后就见穿西装领带的某男或时髦衣裙某女,就这么在大街上,在路上,站着,走着,手里举着油条,匆匆的吃着。我一向不光顾这样的摊子,不光是为了什么卫生问题或者担心锅里翻腾的油可能是从哪个废料管道里搞出来的,更大的原因是,我觉得这种吃法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来早饭油条豆浆外的那份安定和祥和。和好书好音乐一样,好的吃食也是要有端正的态度吃的,不然,牛嚼牡丹,就算是最普通不过的油条油饼,这种吃法也不亚于。。是泄渎了它。
出国以后发现,其实最爱国的还是胃,每天不得已的吃各种面包牛奶玉米片麦片,这顿饭总象是吃的没那么心定,没那么踏实。就算想打破单调把面包改成toast,把煎蛋改了煎bacon,那种不安定的感觉还在。可以不听从小听到大的相声评书,可以扯着嗓子唱“my heart will go on..",可以读Agartha Christie, Stephen King而不看鸳鸯蝴蝶派的程小青,也可以在匆忙中冲进麦当劳,Burger King, Long John Silver, KFC拿可乐,汉堡,炸鸡充饥。但是,喝可乐啃炸鸡的心情,却远不是能和吃一碗过水儿面加炸酱,旁边的小碟儿里再配上葱花儿,香菜沫儿,蒜泥儿,以及不可缺少的鲜灵灵的黄瓜丝儿相比。这时候,吃东西不光为了充饥,甚至不光为了解馋,更该是说吃的是那种心境,神闲气定的坐在家里,看着院子里的葡萄架,枣树荫凉儿的那种心境。这个时候,吃的也满足,身上也舒坦,心里也满足,就应该算一种幸福了吧。
有的时候发现,其实幸福就这么简单,坐在小店里,喝一碗似曾相识的豆浆,吃几根儿久违了的油条,那么多美好的回忆就又一次从一堆面包,火腿里浮现出来,眼前的马路似乎又蒙上了那层灰色的纱,心里也似乎又找到了那种感觉,那种神清气定的感觉。带着这种“气功态”,我有点儿踩棉花似的走向了收款台。是啊,这种感觉就是幸福,这种生活就是简单的幸福,幸福就可以这么简单。一手递过点菜单,楞楞的看着收银阿姨好象挺和善的脸,我想:“幸福真的不复杂,又哪里需要很多金钱和时间来换呢?。。”继续想着,我完全忽略了收银阿姨的招呼。“五块三毛。。”她又重复了一遍。我思路仍然没从自己的带功状态收回来:幸福。。需要很多金钱么?。。“需要么?”我一不留神说出了声儿。“不需要么?”阿姨的圆脸一下变成了长脸,一双丹风眼里也透出了冷竣。这双透视我心灵的目光终于让我回过了神儿来,一边慌忙掏钱一边想,不管幸福需要什么,反正,这次的豆浆油条,还是需要钱的。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一向都爱睡懒觉,这天却特意起了个大早,兴冲冲的穿戴了出门,目的地是附近的一条充满大排档的街,目标是去吃正宗某某豆浆。大字招牌下的是个台湾店,但是在找不到大陆国货的限制下,海峡那边的国货就是second best的选择了。店面收拾的清清爽爽,一色的阿姨服务员,都穿着统一式样的上衣热情的招呼客人。店里四处都贴了点心类型,看着熟悉的名字,我不禁狠狠无节制的点了下去:豆浆,油条,烧饼。。。很快的,一碟碟一碗碗都端了上来,拿勺喝了一口豆浆,又举起一根油条满意的咬了一口,多年以后,终于又有了儿时吃早点的感觉。
说到吃早饭,估计100个家庭就有不下80种吃法,从有的朋友家早起随便吃点儿前天晚上的剩饭剩菜,到另一位大仙家每天早上都是熬的稠稠的粥,香喷喷的炸馒头,并且要陪上各种新做的小菜,一摆就是一桌子,比有的人家吃午饭晚饭的规格还高。还有更“仙”的,就是早上只吃几片水果外加一杯冰果汁,让我这种去旅游的时候早上必定在美国/大陆自助早餐大吃一顿以应付一天旅游功课消耗的同志,特别的感到惭愧。本地的早餐种类也还算能让人有所选择:有人爱买五毛钱的炒米粉,就上一罐饮料什么的;洋一点儿的可能去Coffee Bean一类的买杯咖啡出来,外加几块小蛋糕小点心;有人去买一个雪白皮儿的菜包/肉包或者叉烧包,就上杯自己冲的麦片;有人爱吃马来人的咖哩卜,也可能是因为这些东西老在地铁站旁边摆摊叫卖;而去所谓咖啡店的人,则可能是两片面包,一个煮蛋,外加一杯咖啡或茶或者什么拉茶一类,算是本地比较有传统的早餐样式。当然也有一些可能看不上路边咖啡座的人士,宁可全家大小去麦当劳一类吃它的“大早餐”,可惜,什么scramble egg, Hush brown,的确不是我的最爱,最多是在异地,走投无路之事,不得不用它填填肚子的一种下下策。
在自己家里足够西洋化到早上让我们吃牛奶面包的时候,早餐的变化大多要靠胡同口外大街上粮店同志的掌控。天刚刚亮,不少人家的大人或者孩子就拿着家伙出了门,一起在街口有个专门的铁皮早餐门市部的窗口排着。现在想起来,好象那时候的早餐生意都是粮店的副业,估计是有卖多了的面,改成油饼什么的卖,附加值就高多了。从我傲然逃脱日托幼儿园开始,早上打早点的活儿就是我的,也许是家长从小锻炼我做事,也许是从小就培养我的金钱观念?又或许,这是老妈觉得我这个家伙居然这么的不老实,于是就想出了这个对爱睡觉的我的最高惩罚。不过,如果是为了买早点的事叫醒我,我可一点儿不会不高兴,拿起家里的小铝锅儿,接过妈妈手里的零钱,昂首挺胸的我就出了门,一边很有派的走着,一边儿想:今天能吃点儿什么呢?
其实,虽然算是北京生北京长,不过可能由于年纪还不够,对于传统的豆汁儿,焦圈儿都没什么爱好。甚至后来大街上喜闻乐见的豆腐脑儿,感觉也是一般般。倒不是我挑,估计是因为我住的那一片就那么一个粮店,而粮店里的师傅也就那么三板斧,于是,我的胃被培训的就爱他们做的那一口儿。我从来没摸清大师傅是按什么规律做有限的变化的,不是按日子排,也不是按礼拜几,初一十五等。也许大师傅就是每天早上下地,脑子里想到什么就做什么吧。排队的人选择不多,就或者和相熟的聊天儿,或者安静的等着。象我这样的馋小孩儿,就眼巴巴的看着大桶里冒热气儿的豆浆,耳朵捕捉着各种滋滋啦啦的声音判断今天的品种是油饼油条,还是火烧炸糕。再有就是踮起脚看看有没有那个熟悉的大白搪瓷盘子,如果有了它,那么今天就可以考虑来个糖耳朵或者蜜麻花儿解解馋。
排到了自己,踮起脚尽量大声儿的要了琢磨了半天的那几样,然后小心翼翼的端着下面是豆浆,上面翻过来的盖儿上放的是干粮的小铝锅,一步一摇的走回家去。那时候的北京,就算是特别城里的地方也没什么汽车,小孩儿被教育过马路要小心一般也是一句费话,最多是让看着点自行车。绝大多数人的意识还很纯朴,什么拐卖小孩儿的基本就没听说过,依着大人,那是资本主义黑暗社会才有的事儿。不到学龄的小孩儿,一般都可以这样象我一样很放心的被家长撒出来,自己也觉得自己人儿似的,能顶不少事。沿着人行道一路走着,小小的我就一路看着看了很多遍的灰砖院墙,各家院子门口的狮子,石鼓,倒座屋子后墙上窄窄的小窗口透出来的灯光,还有各家门板上贴的几副不大完整的对子。早上的城市还没完全苏醒,一切都是静静的,搀杂着远远的隐约的水龙头放水的声音,谁家无线电里的支言片语。声音都是朦胧的,连景物似乎也是蒙了一层灰色的纱的,捧着小铝锅的我用一双充满了敬畏的眼睛打量着这一切熟悉的东西,脑子里想象着热豆浆的甜美(当然得加一大勺白砂糖)和油饼炸糕等热乎乎,油浸浸的酥脆,心里的有一种期待,有一种安定,也有一种心满意足。其实现在想来,那种感觉就该叫,幸福。
后来,粮店的这个生意渐渐的不做了,头天下午取回来的牛奶成了早饭的重要组成部份。没有那么多面包的时候,就用馒头,有的时候抹果酱,极少的时候可以有黄油抹,馒头也是最香最香的东西。再然后,商店里有了各式各样的面包点心,街上慢慢出现了和早市一起应运而生的早点摊子。摊主全是外地人,站在油锅旁汗流浃背的不少是系着不能算白的白围裙,一脸的朴实的阿姨,让人以后一想起她们就想起要说法的秋菊。大点儿的摊子还能排出几个小折叠桌,让吃饭的人有个地方可以坐坐,更多的都只是立等交货,然后就见穿西装领带的某男或时髦衣裙某女,就这么在大街上,在路上,站着,走着,手里举着油条,匆匆的吃着。我一向不光顾这样的摊子,不光是为了什么卫生问题或者担心锅里翻腾的油可能是从哪个废料管道里搞出来的,更大的原因是,我觉得这种吃法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来早饭油条豆浆外的那份安定和祥和。和好书好音乐一样,好的吃食也是要有端正的态度吃的,不然,牛嚼牡丹,就算是最普通不过的油条油饼,这种吃法也不亚于。。是泄渎了它。
出国以后发现,其实最爱国的还是胃,每天不得已的吃各种面包牛奶玉米片麦片,这顿饭总象是吃的没那么心定,没那么踏实。就算想打破单调把面包改成toast,把煎蛋改了煎bacon,那种不安定的感觉还在。可以不听从小听到大的相声评书,可以扯着嗓子唱“my heart will go on..",可以读Agartha Christie, Stephen King而不看鸳鸯蝴蝶派的程小青,也可以在匆忙中冲进麦当劳,Burger King, Long John Silver, KFC拿可乐,汉堡,炸鸡充饥。但是,喝可乐啃炸鸡的心情,却远不是能和吃一碗过水儿面加炸酱,旁边的小碟儿里再配上葱花儿,香菜沫儿,蒜泥儿,以及不可缺少的鲜灵灵的黄瓜丝儿相比。这时候,吃东西不光为了充饥,甚至不光为了解馋,更该是说吃的是那种心境,神闲气定的坐在家里,看着院子里的葡萄架,枣树荫凉儿的那种心境。这个时候,吃的也满足,身上也舒坦,心里也满足,就应该算一种幸福了吧。
有的时候发现,其实幸福就这么简单,坐在小店里,喝一碗似曾相识的豆浆,吃几根儿久违了的油条,那么多美好的回忆就又一次从一堆面包,火腿里浮现出来,眼前的马路似乎又蒙上了那层灰色的纱,心里也似乎又找到了那种感觉,那种神清气定的感觉。带着这种“气功态”,我有点儿踩棉花似的走向了收款台。是啊,这种感觉就是幸福,这种生活就是简单的幸福,幸福就可以这么简单。一手递过点菜单,楞楞的看着收银阿姨好象挺和善的脸,我想:“幸福真的不复杂,又哪里需要很多金钱和时间来换呢?。。”继续想着,我完全忽略了收银阿姨的招呼。“五块三毛。。”她又重复了一遍。我思路仍然没从自己的带功状态收回来:幸福。。需要很多金钱么?。。“需要么?”我一不留神说出了声儿。“不需要么?”阿姨的圆脸一下变成了长脸,一双丹风眼里也透出了冷竣。这双透视我心灵的目光终于让我回过了神儿来,一边慌忙掏钱一边想,不管幸福需要什么,反正,这次的豆浆油条,还是需要钱的。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