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 经常听到一些已经留在海外的同胞抱怨,留在国外没有什么成就感。有的甚至以为,既然在海外生活,如此油盐酱醋柴地平平淡淡,是不是该考虑打回老家,去寻找成就感。这让我琢磨了好长一段时间,什么是成就感呢?为什么留在海外就缺少成就感呢?
(1)没有成就感
首先是为什么留在国外,才感到没有成就感。当年出国那阵子并非如此,出国可没人逼迫的。正相反,当年是争先恐后地赶上出国潮流。拿到护照签证机票的成功者,在亲人朋友同学熟人面前,是很有成就感的。因为是,那么多人想出国,而我成功了,我比别人强啊!在你还没登上飞机的那段时间,同学来问:你是怎么学的外语?怎么托福纪阿姨考那么好?还有同学的朋友问:你是怎么联系学校的?又怎么拿到奖学金的?或者同事亲戚的熟人问:你怎么得到签证的?应该和签证官员说什么?
一句话,你是怎么出国的?一时间,你是很多人羡慕的对象,很多人模仿的的榜样。所以,洋溢着成就感!
然而,几年的艰苦奋斗,攻语言,攻学位。攻了学位,又披荆斩棘穿过丛林,搞到了个位置。生活安定了,留学目的似乎达到了。然而,随着时间的悄悄流逝,成就感也悄然离去。其实,留学完毕留在异乡,不缺钱不缺房也不缺车,甚至享受国内多少级干部才有的待遇,比如想出国就出国,到美国、游欧洲、回中国,来回来去都自由。
偏偏这个时候,成就感少了,有时甚至有了点失落感,特别是回国探亲的时候。因为有人说你是“说话洋气,穿着土气,花钱小气”。回头再看看那些人呢,当年想出国未果,或那年想留国外未成,今天在各自的岗位上,却多多少少散发出成就感来了。
(2)什么是成就感
自然地要问:什么是成就?什么是成就感?戴上了洋博士帽是不是有成就?发表多篇文章是不是有成就?当个教授是不是有成就?年薪多少万是不是有成就?腰缠万贯是不是有成就?当个公司经理是不是有成就?更重要的是,有成就是不是就有成就感。一个“感”字突出的是感觉,感觉的东西就不一定真实,不一定科学,感觉的东西是和自己怎么想别人怎么看怎么想有关。所以,有成就不一定就有成就感,有成就还必须得到他人的承认,才有成就感。
成就感是成就能够得到他人承认,得到他人恭维,受到他人仰慕,由此而感到乐融融、美滋滋、轻飘飘、晕乎乎。有了成就感,就会有人毕恭毕敬地称呼你主任啊或局长啊,厂长啊或总经理啊,等等。过份点的描写是:走在路上,有人给你让路;到了门口,有人为你开门;出了门外,有人为你提包;天下雨了,有人为你打伞。形像点说,你有一帮受你支配的手下人,你可以对手下人发号施令,手下人对你却唯唯诺诺。反之呢,你有成就周围却无动于衷,你当官也好,你发达也罢,你发财也不过如此。你有成就,但不一定有成就感。
结论是:有成就感就是感到出人头地,乃至出类拔萃。一句话,人上人的感觉。
有成就感就是你混得比别人好,你自己这样认为,别人也以为如此,两者似乎缺一不可。因为出人头地就是你比别人活得光鲜,比别人活得光嫌就会有很多人羡慕,有很多人羡慕就会有很多人求你,有很多人求你就会门庭若市、前拥后护。那就是成就感!有成就感就是好!
看看当今国内很多领导干部,不愿退休,不愿闲居家中,象是什么老牛不倒只管推的样子。难道真的就是要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吗,还是他们不想告别成就感,不想告别特权?因为对于有权势的人来说,有成就感就会被人称为这长那长的,除非是在更有成就感的大官大款大人物面前;有成就感就能得到众人羡慕,那是一种极好的精神享受;有成就感,能让人心情愉快,身体健康,没准还延年益寿呢。所以,很多当官的是能不退休就不退休,而要继续革命。要革命是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如到户籍派出所将年龄改小改年轻),也要上。
当然就可以理解,海外学人为什么没有成就感。很简单,因为长期生活在西方,西方人对于就是很有成就的人,即不抬着头仰视着,也不低着头服侍着。他们也许太懒、也许不习惯、也许不会对有成就的人,说些恭维好听的话啊,做些拍马溜须的事。因为,今天想法设法贴近有成就感的人,以便哪天得到回报也有成就感,在西方法制社会,难以行得通。
所以生活在海外,即缺乏一种非要成功不可的紧迫感,也缺乏一种成功了以后的成就感,这就是平衡,用不着大惊小怪。
(3)怎样有成就感?
成就感这东西很怪,因为有时就是很难说清楚的。这里不辉煌,那里辉煌。俗话说,此处不养爷,自有养爷处。今天不潇洒,明天来潇洒,即天生我才必有用。
比如,你在比你混得好的张三面前有失落感,但却可在比你混得还差的李四面前成就感十足。昨天你威风的不行,因那时正流行张海迪,而你正好腿断了,还混到了个电大文凭,因此成为海迪式英雄拥有成就感。今天却因改革开放,讲究经济效益,不小心刮起歪风如有钱才有本事,一切都向钱看等等,弄得你因断腿难弄钱,渐渐成为被被忘记的角落。成就感就和你告别,失落感找上门来 。
大学里有清贫教授,但若能弄个几十万经费的大课题,就有了成就感。因为眼下工资都还不高,手头有了钱,可以打的叫出租,可以请人吃饭,那个气派;手头有了钱,还可以为自己开奖金,为他人发补助,那个光彩。同时,名誉也是成筐地装,什么是有特殊贡献的人才啊,等等。如此名利双收,能没有成就感吗?!或者今天在北大清华当个教授,已非过去卖鸡蛋都能比造原子弹还强,而是有这个岗位津贴,那个教授补助,年收入几万甚至十几万。这相对于一般大学没那多津贴的教“瘦”来说,就有了成就感。
弄个“公仆”当当,是为百姓当家。那就是百姓的钱,就是自己的钱。当然喽,出门就坐公车,请客就用公款。养个情人、找个朋友,不过是工作需要,所以公家报销。公车公款就不心疼,就可以讲排场讲豪华。老百姓总结出;官不在大,有权则灵。所以,当个处长也好,县长也好,只要有权有钱,都有成就感。
说到有成就感,当然少不了改革开放的成功者。一些当官孩子、文人教授、大学生留学生,分布各行各业甚至个别下岗工人,下海扑腾,摇身一变,成了公司董事长经理高级管理人才。当别人还辛辛苦苦为一日三餐、为住房、为孩子上学而奋斗,下海成功者却因迈入了“让一部份人先富起来”的行列,有的甚至可以不但为自己还为孩子买别墅、买轿车。享受超前消费使先富起来的人,成就感十足。
还有,成就感不一定是当官、当教授、经商者的专利。走红的歌星、球星、影星,有成就感;出名的记者、节目主持人,有成就感。就是能嫁个好老公,当官太太,当总经理夫人,也是自己本事,有成就感。有个官爸爸或总经理爸爸,在别的孩子面前,因福气好,有成就感。还有,孩子考上大学出国深造,孩子有出息、有成就,父母就因教育有方,而有成就感。
好像很难说,有成就感就有什么不好。光明正大追究成就,理直气壮拥有成就感,不是当年过关斩将赶上出国潮流海外游子的昨天吗?对于一个如今生活在西方,却很大程度还认同东方文化的海外游子来说,成就感有时莫名其妙的就像久违朋友,是朋友就不会停止思念。朋友久违重逢(比如你回国探亲),有时就更加亲切,是不是可以理解的呢?
总之,成就感是一种很具有中国特色的东西,不知道算不算东方文化。但是,海外游子十年八年地生活在西方,不敢说是已经喜欢上黄油面包奶酪,至少是已经习惯。既然我们已经将麻辣呀、火锅呀、烤鸭呀,乃至可爱的大饼啊、油条啊、豆浆啊,都忍痛割爱了,为什么对成就感却总难忘怀呢,难道真的不舍得成就感?!
□ 寄自德国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1)没有成就感
首先是为什么留在国外,才感到没有成就感。当年出国那阵子并非如此,出国可没人逼迫的。正相反,当年是争先恐后地赶上出国潮流。拿到护照签证机票的成功者,在亲人朋友同学熟人面前,是很有成就感的。因为是,那么多人想出国,而我成功了,我比别人强啊!在你还没登上飞机的那段时间,同学来问:你是怎么学的外语?怎么托福纪阿姨考那么好?还有同学的朋友问:你是怎么联系学校的?又怎么拿到奖学金的?或者同事亲戚的熟人问:你怎么得到签证的?应该和签证官员说什么?
一句话,你是怎么出国的?一时间,你是很多人羡慕的对象,很多人模仿的的榜样。所以,洋溢着成就感!
然而,几年的艰苦奋斗,攻语言,攻学位。攻了学位,又披荆斩棘穿过丛林,搞到了个位置。生活安定了,留学目的似乎达到了。然而,随着时间的悄悄流逝,成就感也悄然离去。其实,留学完毕留在异乡,不缺钱不缺房也不缺车,甚至享受国内多少级干部才有的待遇,比如想出国就出国,到美国、游欧洲、回中国,来回来去都自由。
偏偏这个时候,成就感少了,有时甚至有了点失落感,特别是回国探亲的时候。因为有人说你是“说话洋气,穿着土气,花钱小气”。回头再看看那些人呢,当年想出国未果,或那年想留国外未成,今天在各自的岗位上,却多多少少散发出成就感来了。
(2)什么是成就感
自然地要问:什么是成就?什么是成就感?戴上了洋博士帽是不是有成就?发表多篇文章是不是有成就?当个教授是不是有成就?年薪多少万是不是有成就?腰缠万贯是不是有成就?当个公司经理是不是有成就?更重要的是,有成就是不是就有成就感。一个“感”字突出的是感觉,感觉的东西就不一定真实,不一定科学,感觉的东西是和自己怎么想别人怎么看怎么想有关。所以,有成就不一定就有成就感,有成就还必须得到他人的承认,才有成就感。
成就感是成就能够得到他人承认,得到他人恭维,受到他人仰慕,由此而感到乐融融、美滋滋、轻飘飘、晕乎乎。有了成就感,就会有人毕恭毕敬地称呼你主任啊或局长啊,厂长啊或总经理啊,等等。过份点的描写是:走在路上,有人给你让路;到了门口,有人为你开门;出了门外,有人为你提包;天下雨了,有人为你打伞。形像点说,你有一帮受你支配的手下人,你可以对手下人发号施令,手下人对你却唯唯诺诺。反之呢,你有成就周围却无动于衷,你当官也好,你发达也罢,你发财也不过如此。你有成就,但不一定有成就感。
结论是:有成就感就是感到出人头地,乃至出类拔萃。一句话,人上人的感觉。
有成就感就是你混得比别人好,你自己这样认为,别人也以为如此,两者似乎缺一不可。因为出人头地就是你比别人活得光鲜,比别人活得光嫌就会有很多人羡慕,有很多人羡慕就会有很多人求你,有很多人求你就会门庭若市、前拥后护。那就是成就感!有成就感就是好!
看看当今国内很多领导干部,不愿退休,不愿闲居家中,象是什么老牛不倒只管推的样子。难道真的就是要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吗,还是他们不想告别成就感,不想告别特权?因为对于有权势的人来说,有成就感就会被人称为这长那长的,除非是在更有成就感的大官大款大人物面前;有成就感就能得到众人羡慕,那是一种极好的精神享受;有成就感,能让人心情愉快,身体健康,没准还延年益寿呢。所以,很多当官的是能不退休就不退休,而要继续革命。要革命是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如到户籍派出所将年龄改小改年轻),也要上。
当然就可以理解,海外学人为什么没有成就感。很简单,因为长期生活在西方,西方人对于就是很有成就的人,即不抬着头仰视着,也不低着头服侍着。他们也许太懒、也许不习惯、也许不会对有成就的人,说些恭维好听的话啊,做些拍马溜须的事。因为,今天想法设法贴近有成就感的人,以便哪天得到回报也有成就感,在西方法制社会,难以行得通。
所以生活在海外,即缺乏一种非要成功不可的紧迫感,也缺乏一种成功了以后的成就感,这就是平衡,用不着大惊小怪。
(3)怎样有成就感?
成就感这东西很怪,因为有时就是很难说清楚的。这里不辉煌,那里辉煌。俗话说,此处不养爷,自有养爷处。今天不潇洒,明天来潇洒,即天生我才必有用。
比如,你在比你混得好的张三面前有失落感,但却可在比你混得还差的李四面前成就感十足。昨天你威风的不行,因那时正流行张海迪,而你正好腿断了,还混到了个电大文凭,因此成为海迪式英雄拥有成就感。今天却因改革开放,讲究经济效益,不小心刮起歪风如有钱才有本事,一切都向钱看等等,弄得你因断腿难弄钱,渐渐成为被被忘记的角落。成就感就和你告别,失落感找上门来 。
大学里有清贫教授,但若能弄个几十万经费的大课题,就有了成就感。因为眼下工资都还不高,手头有了钱,可以打的叫出租,可以请人吃饭,那个气派;手头有了钱,还可以为自己开奖金,为他人发补助,那个光彩。同时,名誉也是成筐地装,什么是有特殊贡献的人才啊,等等。如此名利双收,能没有成就感吗?!或者今天在北大清华当个教授,已非过去卖鸡蛋都能比造原子弹还强,而是有这个岗位津贴,那个教授补助,年收入几万甚至十几万。这相对于一般大学没那多津贴的教“瘦”来说,就有了成就感。
弄个“公仆”当当,是为百姓当家。那就是百姓的钱,就是自己的钱。当然喽,出门就坐公车,请客就用公款。养个情人、找个朋友,不过是工作需要,所以公家报销。公车公款就不心疼,就可以讲排场讲豪华。老百姓总结出;官不在大,有权则灵。所以,当个处长也好,县长也好,只要有权有钱,都有成就感。
说到有成就感,当然少不了改革开放的成功者。一些当官孩子、文人教授、大学生留学生,分布各行各业甚至个别下岗工人,下海扑腾,摇身一变,成了公司董事长经理高级管理人才。当别人还辛辛苦苦为一日三餐、为住房、为孩子上学而奋斗,下海成功者却因迈入了“让一部份人先富起来”的行列,有的甚至可以不但为自己还为孩子买别墅、买轿车。享受超前消费使先富起来的人,成就感十足。
还有,成就感不一定是当官、当教授、经商者的专利。走红的歌星、球星、影星,有成就感;出名的记者、节目主持人,有成就感。就是能嫁个好老公,当官太太,当总经理夫人,也是自己本事,有成就感。有个官爸爸或总经理爸爸,在别的孩子面前,因福气好,有成就感。还有,孩子考上大学出国深造,孩子有出息、有成就,父母就因教育有方,而有成就感。
好像很难说,有成就感就有什么不好。光明正大追究成就,理直气壮拥有成就感,不是当年过关斩将赶上出国潮流海外游子的昨天吗?对于一个如今生活在西方,却很大程度还认同东方文化的海外游子来说,成就感有时莫名其妙的就像久违朋友,是朋友就不会停止思念。朋友久违重逢(比如你回国探亲),有时就更加亲切,是不是可以理解的呢?
总之,成就感是一种很具有中国特色的东西,不知道算不算东方文化。但是,海外游子十年八年地生活在西方,不敢说是已经喜欢上黄油面包奶酪,至少是已经习惯。既然我们已经将麻辣呀、火锅呀、烤鸭呀,乃至可爱的大饼啊、油条啊、豆浆啊,都忍痛割爱了,为什么对成就感却总难忘怀呢,难道真的不舍得成就感?!
□ 寄自德国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