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Ad by
  • 推荐 OXIO 加拿大高速网络,最低月费仅$40. 使用推荐码 RCR37MB 可获得一个月的免费服务
Ad by
  • 推荐 OXIO 加拿大高速网络,最低月费仅$40. 使用推荐码 RCR37MB 可获得一个月的免费服务

也谈海外华人成就感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首先要给成就感下个定义。打个比方﹐毛泽东当年在山顶慨叹“ 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时候﹐所真正感受的并非是风景﹐而是将高山踩在脚下的豪情﹐是成就感。所谓成就感﹐是在征服逆境后﹐或能在不同境遇提高自己时感受的一种愉悦感。感觉是虚的﹐却来自于实在艰辛的努力。初到海外生活的人常能感受到成就感﹐因为此时的心态是“一切从零开始﹐零上能加一﹐就是一个成就。” 比如来加大移民﹐如果英语基础差﹐可以免费上政府办的LINK班。学了一段以后﹐敢不怕出错丢醜地跟“老外”搭话﹐连比画带说居然能把意思表达清楚﹐就有了一种成就感。有了这个开始﹐就会看著自己的英语一天天长进。

出国最初五年的生活之所以感觉辛苦却很充实﹐就是因为常有成就感相伴。我在国内时是个怕羞胆小依赖心理较强的人。到了北美以后发现很多时候必须能够与人据理力争﹐才能让自己过得更好。没有人会因为你弱就让著你。每遇到这种情况﹐我都得先给自己做思想工作﹐寻找策略战胜自己的心理弱点。真象打仗一样﹐表面上是跟别人打﹐心理上是跟自己打。而每一次打败了原来的自己﹐客观处境也有所改变﹐都会有一种成就感。

可是立足之后﹐进入主流社会﹐成就感反而少了﹐ 原因估计有二。一是跟华人在北美碰到的GLASS CEILING (玻璃天花板)有关。在主流社会﹐若想进一步改善处境﹐就要跟白人竞争﹐战斗就变得艰难的多。二十几岁出国的人﹐舌头再怎么操练﹐也难得将英语说得象本地生人那么利索﹐职业上的发展就受到很大限制。口才有时候是很关键的﹐克林顿当上美国总统多半是靠那张嘴(当然﹐栽也栽在嘴上)。同时﹐虽然北美平等竞争的文章作得好看﹐对本国人的保护主义也不是没有。我曾申请过加拿大政府工作﹐回绝信上明明白白的原因是非加国公民。

另外一个原因是成就感又多了一层内容。几年之间﹐把自己修炼得差不多了﹐有一种想做成什么事的愿望﹐或是想让自己的技能有社会价值﹐或是想凭自己的能力帮所亲所近的人过得更好﹐成就感升华成责任感。这样﹐涉及的面广了﹐困难就更多了。不甘心再给别人打工﹐自己单干﹐又有很多后顾之忧﹕房屋贷款未清﹐孩子尚小等等。到了这个阶段﹐有的人干脆就安于现状了。知足常乐也是中国古训。有的人就想著换大房子﹐大汽车﹐以物质上的升级为成就。有的人就想到了回国打一番天下﹐留得北美做后方。成功与失败﹐试一把身手总比受玻璃屋顶憋强。成就感来自于改变现状。

这是我所感受的海外华人的成就感。前面一位发自德国杨小姐的贴子﹐恐怕把虚荣与成就混淆了。几句题外话﹕虚荣来自攀比﹐攀比在中国有历史﹐却并非中国特产。这里的加拿大人攀起来﹐疯狂劲儿亦或是傻劲儿﹐也能让你笑掉大牙。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Sign in and Reply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拾英 / 心情随笔 / 海外华人成就感小议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  经常听到一些已经留在海外的同胞抱怨,留在国外没有什么成就感。有的甚至以为,既然在海外生活,如此油盐酱醋柴地平平淡淡,是不是该考虑打回老家,去寻找成就感。这让我琢磨了好长一段时间,什么是成就感呢?为什么留在海外就缺少成就感呢?

      (1)没有成就感

      首先是为什么留在国外,才感到没有成就感。当年出国那阵子并非如此,出国可没人逼迫的。正相反,当年是争先恐后地赶上出国潮流。拿到护照签证机票的成功者,在亲人朋友同学熟人面前,是很有成就感的。因为是,那么多人想出国,而我成功了,我比别人强啊!在你还没登上飞机的那段时间,同学来问:你是怎么学的外语?怎么托福纪阿姨考那么好?还有同学的朋友问:你是怎么联系学校的?又怎么拿到奖学金的?或者同事亲戚的熟人问:你怎么得到签证的?应该和签证官员说什么?

      一句话,你是怎么出国的?一时间,你是很多人羡慕的对象,很多人模仿的的榜样。所以,洋溢着成就感!

      然而,几年的艰苦奋斗,攻语言,攻学位。攻了学位,又披荆斩棘穿过丛林,搞到了个位置。生活安定了,留学目的似乎达到了。然而,随着时间的悄悄流逝,成就感也悄然离去。其实,留学完毕留在异乡,不缺钱不缺房也不缺车,甚至享受国内多少级干部才有的待遇,比如想出国就出国,到美国、游欧洲、回中国,来回来去都自由。

      偏偏这个时候,成就感少了,有时甚至有了点失落感,特别是回国探亲的时候。因为有人说你是“说话洋气,穿着土气,花钱小气”。回头再看看那些人呢,当年想出国未果,或那年想留国外未成,今天在各自的岗位上,却多多少少散发出成就感来了。

      (2)什么是成就感

      自然地要问:什么是成就?什么是成就感?戴上了洋博士帽是不是有成就?发表多篇文章是不是有成就?当个教授是不是有成就?年薪多少万是不是有成就?腰缠万贯是不是有成就?当个公司经理是不是有成就?更重要的是,有成就是不是就有成就感。一个“感”字突出的是感觉,感觉的东西就不一定真实,不一定科学,感觉的东西是和自己怎么想别人怎么看怎么想有关。所以,有成就不一定就有成就感,有成就还必须得到他人的承认,才有成就感。

      成就感是成就能够得到他人承认,得到他人恭维,受到他人仰慕,由此而感到乐融融、美滋滋、轻飘飘、晕乎乎。有了成就感,就会有人毕恭毕敬地称呼你主任啊或局长啊,厂长啊或总经理啊,等等。过份点的描写是:走在路上,有人给你让路;到了门口,有人为你开门;出了门外,有人为你提包;天下雨了,有人为你打伞。形像点说,你有一帮受你支配的手下人,你可以对手下人发号施令,手下人对你却唯唯诺诺。反之呢,你有成就周围却无动于衷,你当官也好,你发达也罢,你发财也不过如此。你有成就,但不一定有成就感。

      结论是:有成就感就是感到出人头地,乃至出类拔萃。一句话,人上人的感觉。

        有成就感就是你混得比别人好,你自己这样认为,别人也以为如此,两者似乎缺一不可。因为出人头地就是你比别人活得光鲜,比别人活得光嫌就会有很多人羡慕,有很多人羡慕就会有很多人求你,有很多人求你就会门庭若市、前拥后护。那就是成就感!有成就感就是好!

      看看当今国内很多领导干部,不愿退休,不愿闲居家中,象是什么老牛不倒只管推的样子。难道真的就是要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吗,还是他们不想告别成就感,不想告别特权?因为对于有权势的人来说,有成就感就会被人称为这长那长的,除非是在更有成就感的大官大款大人物面前;有成就感就能得到众人羡慕,那是一种极好的精神享受;有成就感,能让人心情愉快,身体健康,没准还延年益寿呢。所以,很多当官的是能不退休就不退休,而要继续革命。要革命是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如到户籍派出所将年龄改小改年轻),也要上。

      当然就可以理解,海外学人为什么没有成就感。很简单,因为长期生活在西方,西方人对于就是很有成就的人,即不抬着头仰视着,也不低着头服侍着。他们也许太懒、也许不习惯、也许不会对有成就的人,说些恭维好听的话啊,做些拍马溜须的事。因为,今天想法设法贴近有成就感的人,以便哪天得到回报也有成就感,在西方法制社会,难以行得通。

      所以生活在海外,即缺乏一种非要成功不可的紧迫感,也缺乏一种成功了以后的成就感,这就是平衡,用不着大惊小怪。

      (3)怎样有成就感?

      成就感这东西很怪,因为有时就是很难说清楚的。这里不辉煌,那里辉煌。俗话说,此处不养爷,自有养爷处。今天不潇洒,明天来潇洒,即天生我才必有用。

      比如,你在比你混得好的张三面前有失落感,但却可在比你混得还差的李四面前成就感十足。昨天你威风的不行,因那时正流行张海迪,而你正好腿断了,还混到了个电大文凭,因此成为海迪式英雄拥有成就感。今天却因改革开放,讲究经济效益,不小心刮起歪风如有钱才有本事,一切都向钱看等等,弄得你因断腿难弄钱,渐渐成为被被忘记的角落。成就感就和你告别,失落感找上门来 。

      大学里有清贫教授,但若能弄个几十万经费的大课题,就有了成就感。因为眼下工资都还不高,手头有了钱,可以打的叫出租,可以请人吃饭,那个气派;手头有了钱,还可以为自己开奖金,为他人发补助,那个光彩。同时,名誉也是成筐地装,什么是有特殊贡献的人才啊,等等。如此名利双收,能没有成就感吗?!或者今天在北大清华当个教授,已非过去卖鸡蛋都能比造原子弹还强,而是有这个岗位津贴,那个教授补助,年收入几万甚至十几万。这相对于一般大学没那多津贴的教“瘦”来说,就有了成就感。

      弄个“公仆”当当,是为百姓当家。那就是百姓的钱,就是自己的钱。当然喽,出门就坐公车,请客就用公款。养个情人、找个朋友,不过是工作需要,所以公家报销。公车公款就不心疼,就可以讲排场讲豪华。老百姓总结出;官不在大,有权则灵。所以,当个处长也好,县长也好,只要有权有钱,都有成就感。

      说到有成就感,当然少不了改革开放的成功者。一些当官孩子、文人教授、大学生留学生,分布各行各业甚至个别下岗工人,下海扑腾,摇身一变,成了公司董事长经理高级管理人才。当别人还辛辛苦苦为一日三餐、为住房、为孩子上学而奋斗,下海成功者却因迈入了“让一部份人先富起来”的行列,有的甚至可以不但为自己还为孩子买别墅、买轿车。享受超前消费使先富起来的人,成就感十足。

      还有,成就感不一定是当官、当教授、经商者的专利。走红的歌星、球星、影星,有成就感;出名的记者、节目主持人,有成就感。就是能嫁个好老公,当官太太,当总经理夫人,也是自己本事,有成就感。有个官爸爸或总经理爸爸,在别的孩子面前,因福气好,有成就感。还有,孩子考上大学出国深造,孩子有出息、有成就,父母就因教育有方,而有成就感。

      好像很难说,有成就感就有什么不好。光明正大追究成就,理直气壮拥有成就感,不是当年过关斩将赶上出国潮流海外游子的昨天吗?对于一个如今生活在西方,却很大程度还认同东方文化的海外游子来说,成就感有时莫名其妙的就像久违朋友,是朋友就不会停止思念。朋友久违重逢(比如你回国探亲),有时就更加亲切,是不是可以理解的呢?

      总之,成就感是一种很具有中国特色的东西,不知道算不算东方文化。但是,海外游子十年八年地生活在西方,不敢说是已经喜欢上黄油面包奶酪,至少是已经习惯。既然我们已经将麻辣呀、火锅呀、烤鸭呀,乃至可爱的大饼啊、油条啊、豆浆啊,都忍痛割爱了,为什么对成就感却总难忘怀呢,难道真的不舍得成就感?!

      □ 寄自德国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也谈海外华人成就感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首先要给成就感下个定义。打个比方﹐毛泽东当年在山顶慨叹“ 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时候﹐所真正感受的并非是风景﹐而是将高山踩在脚下的豪情﹐是成就感。所谓成就感﹐是在征服逆境后﹐或能在不同境遇提高自己时感受的一种愉悦感。感觉是虚的﹐却来自于实在艰辛的努力。初到海外生活的人常能感受到成就感﹐因为此时的心态是“一切从零开始﹐零上能加一﹐就是一个成就。” 比如来加大移民﹐如果英语基础差﹐可以免费上政府办的LINK班。学了一段以后﹐敢不怕出错丢醜地跟“老外”搭话﹐连比画带说居然能把意思表达清楚﹐就有了一种成就感。有了这个开始﹐就会看著自己的英语一天天长进。

      出国最初五年的生活之所以感觉辛苦却很充实﹐就是因为常有成就感相伴。我在国内时是个怕羞胆小依赖心理较强的人。到了北美以后发现很多时候必须能够与人据理力争﹐才能让自己过得更好。没有人会因为你弱就让著你。每遇到这种情况﹐我都得先给自己做思想工作﹐寻找策略战胜自己的心理弱点。真象打仗一样﹐表面上是跟别人打﹐心理上是跟自己打。而每一次打败了原来的自己﹐客观处境也有所改变﹐都会有一种成就感。

      可是立足之后﹐进入主流社会﹐成就感反而少了﹐ 原因估计有二。一是跟华人在北美碰到的GLASS CEILING (玻璃天花板)有关。在主流社会﹐若想进一步改善处境﹐就要跟白人竞争﹐战斗就变得艰难的多。二十几岁出国的人﹐舌头再怎么操练﹐也难得将英语说得象本地生人那么利索﹐职业上的发展就受到很大限制。口才有时候是很关键的﹐克林顿当上美国总统多半是靠那张嘴(当然﹐栽也栽在嘴上)。同时﹐虽然北美平等竞争的文章作得好看﹐对本国人的保护主义也不是没有。我曾申请过加拿大政府工作﹐回绝信上明明白白的原因是非加国公民。

      另外一个原因是成就感又多了一层内容。几年之间﹐把自己修炼得差不多了﹐有一种想做成什么事的愿望﹐或是想让自己的技能有社会价值﹐或是想凭自己的能力帮所亲所近的人过得更好﹐成就感升华成责任感。这样﹐涉及的面广了﹐困难就更多了。不甘心再给别人打工﹐自己单干﹐又有很多后顾之忧﹕房屋贷款未清﹐孩子尚小等等。到了这个阶段﹐有的人干脆就安于现状了。知足常乐也是中国古训。有的人就想著换大房子﹐大汽车﹐以物质上的升级为成就。有的人就想到了回国打一番天下﹐留得北美做后方。成功与失败﹐试一把身手总比受玻璃屋顶憋强。成就感来自于改变现状。

      这是我所感受的海外华人的成就感。前面一位发自德国杨小姐的贴子﹐恐怕把虚荣与成就混淆了。几句题外话﹕虚荣来自攀比﹐攀比在中国有历史﹐却并非中国特产。这里的加拿大人攀起来﹐疯狂劲儿亦或是傻劲儿﹐也能让你笑掉大牙。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
    • 俺一早贴过,某位先生说,某些国人不是喜欢别人给他跪着,就是他自己喜欢给别人跪着,就是不想想怎么自己好好站着活着。这位来自德国的杨小姐,只要送她两个字即可:浅薄!
      • 我一直觉得您很熟悉, 您是不是......
        以前一直在rolia站岗的那位?
        • 站岗是什么意思?:)
          • 就是蹲点呀:->
    • 头一次听说:成就感是一种很具有中国特色的东西。我怎么看老外的无论成就感还是虚荣心都不比中国人差
      • exact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