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付嘱·第一节
师一日唤门人法海、志诚、法达、神会、智常、智通、志彻、志道、法珍、法如等,曰:“汝等不同馀人,吾灭度后,各为一方师,吾今教汝说法,不失本宗。先须举三科法门,动用三十六对,出没即离两边,说一切法,莫离自性。忽有人问汝法,出语尽双,皆取对法,来去相因,究竟二法尽除,更无去处。”“三科法门者,阴、界、入也。阴是五阴,色受想行识是也。入是十二入,外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内六门眼耳鼻舌身意是也。界是十八界,六尘六门六识是也。自性能含万法,名含藏识。若起思量,即是转识。生六识,出六门,见六尘,如是一十八界,皆从自性起用。自性若邪,起十八邪;自性若正,起十八正。若恶用即众生用,善用即佛用。用由何等?由自性有。”“对法外境,无情五对:天与地对,日与月对,明与暗对,阴与阳对,水与火对,此是五对也。法相语言十二对:语与法对,有与无对,有色与无色对,有相与无相对,有漏与无漏对,色与空对,动与静对,清与浊对,凡与圣对,僧与俗对,老与少对,大与小对,此是十二对也。自性起用十九对:长与短对,邪与正对,痴与慧对,愚与智对,乱与定对,慈与毒对,戒与非对,直与曲对,实与虚对,险与平对,烦恼与菩提对,常与无常对,悲与害对,喜与嗔对,舍与悭对,进与退对,生与灭对,法身与色身对,化身与报身对,此是十九对也。”师言此三十六对法,若解用,即道贯一切经法,出入即离两边。
译文
有一天,慧能大师叫来门徒法海、志诚、法达、神会、智常、智通、志彻、志道、法珍、法如等人,对他们说:“你们和其他人不一样,等到我圆寂以后,你们要成为一方的禅宗领袖,我现在教授你们怎样宣讲佛法,以不失去本教的宗旨。讲佛法时,先要举出三科法门,运用三十六相对法,这样就能自如地讲说,说一切法门,都不要离开本性。假如突然有人向你提问,回答时要语义双关,都要用相对法,来和去互为因果,最终连来和去相对二法也要予以消泯,不执著任何一面。”“所谓三科法门,就是指阴、界、入。阴是五阴,就是色、受、想、行、识。入指的是十二入,就是外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和内六门眼、耳、鼻、舌、身、意。界是十八界,就是六尘、六门和六识的合称。自己的本性中能包含万种佛法,名叫含藏识。如果心中产生了思量,就是转识。这时就会生六识,出六门,见六尘,像这样的十八界,都是从自己的本性中发生和运用的。自己的本性如果邪恶,就会产生十八种邪见;自己的本性如果正派,就会产生十八种正见。如果用恶念那就是众生的行为,如果用善念那就是佛的行为。这种运用从何而来?是从自己的本性中来的。”“外界的相对,有无情五对:天与地相对,日与月相对,明与暗相对,阴与阳相对,水与火相对,这就是五对。现象语言有十二对:语与法对,有与无对,有色与无色对,有相与无相对,有漏与无漏对,色与空对,动与静对,清与浊对,凡与圣对,僧与俗对,老与少对,大与小对,这是十二对。从自己的本性发生作用的有十九对:长与短对,邪与正对,痴与慧对,愚与智对,乱与定对,慈与毒对,戒与非对,直与曲对,实与虚对,险与平对,烦恼与菩提对,常与无常对,悲与害对,喜与嗔对,舍与悭对,进与退对,生与灭对,法身与色身对,化身与报身对,这就是十九对。”大师说这三十六种相对的法则,如果会用,就能用其本质贯穿一切经法,就能自如运用,不生偏执。
付嘱·第二节
“自性动用,共人言语,外于相离相,内于空离空。若全著相,即长邪见,若全执空,即长无明。执空之人有谤经,直言不用文字。既云不用文字,人亦不合语言,只此语言,便是文字之相。又云:直道不立文字。即此不立两字,亦是文字。见人所说,便即谤他言著文字。汝等须知自迷犹可,又谤佛经,不要谤经,罪障无数。若著相于外,而作法求真,或广立道场,说有无之过患,如是之人,累劫不可见性。但听依法修行,又莫百物不思,而于道性窒碍。若听说不修,令人反生邪念,但依法修行无住相法施。汝等若悟,依此说,依此用,依此行,依此作,即不失本宗。”“若有人问汝义,问有将无对,问无将有对,问凡以圣对,问圣以凡对,二道相因,生中道义。如一问一对,馀问一依此作,即不失理也。设有人问,何名为暗?答云:明是因,暗是缘,明没则暗,以明显暗,以暗显明,来去相因,成中道义。馀问悉皆如此。汝等于后传法,依此转相教授,勿失宗旨。”
译文
(大师还说:)“用自己的本性和别人交谈时,要能对外则面对表相而又离开表相,对内则面对空无又离开空无。如果完全执著于表相,就会增长邪见;如果完全执著于空无,就会增长无明。完全执著于空无的人就会诽谤佛经,甚至说一切皆空,不需要用文字。既然不需要用文字,人也就不应该使用语言了,因为这语言,就是文字的表相。这种人又说,直道不立文字。但这‘不立’两个字,本身也是文字。看见别人有所论说,就诽谤他是执著于文字。你们要知道这是自己迷惑且不说,还要诽谤佛经,不要诽谤佛经,那样犯的罪孽是不可计量的。如果执著于外在的表相,并以此来追求佛法的真谛,或者到处建立法坛道场,大谈有和无的对错与否,像这样的人,就是经历多少劫数也不会认知自己的佛性。要依照佛法修行,但又不要对佛经及各种事物都不思考,而导致佛性的窒息妨碍。如果仅仅听一些说教而不实践修行,那就让人反而产生邪念,因此要依佛法修行,又不要滞留在事物的表相。你们如果觉悟这一点,照这样来讲说佛法,照这样来修行,照这样来实践,就不会偏离本宗的宗旨。”“如果有人向你们请教佛法教义,他问有你就回答无,他问无你就回答有,他问凡你就回答圣,他问圣你就回答凡,要从相对的两个方面互为因果,就能从中产生出正确的见解。如果采用一问一答,其余的问题以此类推,就不会违背真理。假设有人问,什么叫暗?就回答说,明是原因,暗是机缘。明没有了就出现了暗,是以明衬托出了暗,以暗衬托出了明,这样你来我去互为因果,自然就使佛教的正确见解呈现出来。其余的问答都以此类推。你们日后传授佛法,照此代代相授,不要偏离本宗之宗旨。”
付嘱·第三节
师于太极元年壬子,延和七月,命门人,往新州国恩寺建塔,仍令促工。次年夏末落成。七月一日,集徒众曰:“吾至八月,欲离世间,汝等有疑,早须相问,为汝破疑,令汝迷尽。吾若去后,无人教汝。”法海等闻,悉皆涕泣。惟有神会,神情不动,亦无涕泣。师云:“神会小师,却得善不善等,毁誉不动,哀乐不生,馀者不得。数年山中,竟修何道,汝今悲泣,为忧何谁?若忧吾不知去处,吾自知去处。若吾不知去处,终不预报于汝。汝等悲泣,盖为不知吾去处,若知吾去处,即不合悲泣。法性本无生灭去来。汝等尽坐,吾与汝说一偈,名曰《真假动静偈》,汝等诵取此偈,与吾意同,依此修行,不失宗旨。”众僧作礼,请师作偈,偈曰:“一切无有真,不以见于真。若见于真者,是见尽非真。若能自有真,离假即心真。自心不离假,无真何处真。有情即解动,无情即不动。若修不动行,同无情不动。若觅真不动,动上有不动。不动是不动,无情无佛种。能善分别相,第一义不动。但作如此见,即是真如用。报诸学道人,努力须用意。莫于大乘门,却执生死智。若言下相应,即共论佛义。若实不相应,合掌令欢喜。此宗本无诤,诤即失道意。执逆诤法门,自性入生死。”时徒众闻说偈已,普皆作礼,并体师意,各各摄心,依法修行,更不敢诤。乃知大师不久住世,法海上座再拜问曰:“和尚入灭之后,衣法当付何人?”师曰:“吾于大梵寺说法,以至于今,钞录流行,目曰《法宝坛经》。汝等守护,递相传授,度诸群生。但依此说,是名正法。今为汝等说法,不付其衣。盖为汝等信根淳熟,决定无疑,堪任大事。然据先祖达摩大师,付授偈意,衣不合传。偈曰: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华开五叶,结果自然成。”师复曰:“诸善知识,汝等各各净心,听吾说法:若欲成就种智,须达一相三昧,一行三昧。若于一切处而不住相,于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虚融澹泊,此名一相三昧。若于一切处,行住坐卧,纯一直心,不动道场,真成净土,此名一行三昧。若人具二三昧,如地有种,含藏长养,成熟其实。一相一行,亦复如是。我今说法,犹如时雨,普润大地,汝等佛性,譬诸种子,遇兹沾洽,悉皆发生。承吾旨者,决获菩提,依吾行者,定证妙果。听吾偈曰:心地含诸种,普雨悉皆萌。顿悟华情已,菩提果自成。”师说偈已,曰:“其法无二,其心亦然,其道清净,亦无诸相。汝等慎勿观静,及空其心,此心本净,无可取舍。各自努力,随缘好去。”尔时徒众,作礼而退。
译文
大师在太极元年,岁在壬子,延和七月,让门徒们去新州的国恩寺建塔,并督促尽早完工。第二年夏末塔落成。这年七月一日,大师召集门徒们说:“我到了八月,就要离开人世,你们要有什么疑难问题,趁早来问,我还能为你们解疑答难,让你们的迷惑得以消除。我走了以后,再没有人教导你们了。”法海等门徒听了后,都哭泣起来。只有神会,不动声色,也没有哭泣。大师说:“神会小师,只有你达到了无善无不善,毁誉不惊,哀乐俱不动心,其他人都没有达到。你们在山里修行了好几年,到底修得什么佛道呢?你们现在悲哀哭泣,是为谁感到忧伤呢?如果担忧我不知何往,我自己是知道我要到什么地方去的。如果我不知道我去哪儿,也就不会预先告诉你们了。你们悲哀哭泣,是因为不知道我将去哪儿,如果知道我的去处,就不应该悲哀哭泣。佛法的本质本来就是讲究既没有生也没有死,既没有去也没有来。你们都坐下,我给你们念一篇偈语,名叫《真假动静偈》。你们记诵这篇偈语,就会和我心心相印,照它修行,就不会失去本门的宗旨。”众位僧人都向大师行礼,请求大师作偈语。这篇偈语说:“一切无有真,不以见于真。若见于真者,是见尽非真。若能自有真,离假即心真。自心不离假,无真何处真。有情即解动,无情即不动。若修不动行,同无情不动。若觅真不动,动上有不动。不动是不动,无情无佛种。能善分别相,第一义不动。但作如此见,即是真如用。报诸学道人,努力须用意。莫于大乘门,却执生死智。若言下相应,即共论佛义。若实不相应,合掌令欢喜。此宗本无诤,诤即失道意。执逆诤法门,自性入生死。”当时众门徒听了偈语后,大家都礼赞不已,体会了师父说的微言大义。各自都收摄浮躁心情,依照佛法修行,再不敢有所争执了。大家知道大师不会久留世间了,首座法海又向大师叩问:“和尚圆寂以后,衣牧女献糜钵教法将交付给什么人?”大师说:“我从在大梵寺讲说佛法开始,一直到今天,讲说的内容被世上抄录流行,名叫《法宝坛经》。你们要谨遵这部经典,代代相传,超度众生。只要依据这部佛经修行,就是正确的佛法。我现在为你们讲说佛法,不再传授袈裟了。因为你们信仰的根基已经很牢固,不再有任何动摇,可以担当弘法大任。根据先祖达摩大师传授偈颂的意思,袈裟也不应该再传下去了。那首偈语说: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华开五叶,结果自然成。”大师又说:“各位善知识,你们要各自清净自己的心,听我讲说佛法:要想成就佛法,必须通达一相三昧,一行三昧。如果能够在任何处境都不执著于表面现象,不对那种表面现象产生憎爱之情,也没有取此舍彼的倾向,不考虑利益得失等事情,总是安闲宁静,超然淡泊,这就叫一相三昧。如果能在一切情况下,无论行、住、坐、卧,都能保持一种纯洁正直的心境,那么你的心就是一个永恒的道场,真正的净土世界,这就叫一行三昧。如果一个人具有这两种三昧,就像土地中播下了种子,在地底发育,破土而出继续生长,最后成熟结果。一相三昧和一行三昧的道理,也是如此。我现在讲说佛法,好像及时春雨,普遍润泽大地,你们的佛性,就像种子,遇到了雨露滋养,都发芽生长。凡是继承我的宗旨的,必然会获得智慧,依照我的教导修行的,肯定成就妙谛正果。听我再念一首偈语:心地含诸种,普雨悉皆萌。顿悟华情已,菩提果自成。”大师念完了偈语,又说:“佛法没有两法,心也一样,它的本质是清净的,也没有各种表相。你们要谨慎,不要有意沉溺于静止和空无的境界,要知道这颗心本来就是清净的,没有什么可取和可舍的。你们各自努力上进吧,各随缘法好自为之吧。”当时众门徒听了以后,向大师行礼退下。
付嘱·第四节
大师七月八日,忽谓门人曰:“吾欲归新州,汝等速理舟楫。”大众哀留甚坚。师曰:“诸佛出现,犹示涅槃,有来必去,理亦常然。吾此形骸,归必有所。”众曰:“师从此去,早晚可回?”师曰:“叶落归根,来时无口。”又问曰:“正法眼藏,传付何人?”师曰:“有道者得,无心者通。”又问:“后莫有难否?”师曰:“吾灭后五六年,当有一人来取吾首,听吾谶曰:头上养亲,口里须餐;遇满之难,杨柳为官。”又云:“吾去七十年,有二菩萨,从东方来,一出家,一在家,同时兴化,建立吾宗,缔缉伽蓝,昌隆法嗣。”问曰:“未知从上佛祖应现已来,传授几代,愿垂开示。”师云:“古佛应世,已无数量,不可计也。今以七佛为始,过去庄严劫,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今贤劫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文佛,是为七佛。释迦文佛首传摩诃迦叶尊者,第二,阿难尊者,第三,商那和修尊者,第四,优婆毱多尊者,第五,提多迦尊者,第六,弥遮迦尊者,第七,婆须蜜多尊者,第八,佛驮难提尊者,第九,伏驮蜜多尊者,第十,胁尊者,十一,富那夜奢尊者,十二,马鸣大士,十三,迦毗摩罗尊者,十四,龙树大士,十五,迦那提婆尊者,十六,罗睺罗多尊者,十七,僧伽难提尊者,十八,伽耶舍多尊者,十九,鸠摩罗多尊者,二十,阇耶多尊者,二十一,婆修盘头尊者,二十二,摩孥罗尊者,二十三,鹤勒那尊者,二十四,师子尊者,二十五,婆舍斯多尊者,二十六,不如蜜多尊者,二十七,般若多罗尊者,二十八,菩提达摩尊者,二十九,慧可大师,三十,僧璨大师,三十一,道信大师,三十二,弘忍大师,慧能是为三十三祖。从上诸祖,各有禀承,汝等向后,递代流传,毋令乖误。”
译文
七月八日,大师忽然对门徒们说:“我要回新州,你们赶快给我准备船只。”弟子们都苦苦哀求挽留。大师说:“各代的佛出世,也都要显示涅槃,有来就有去,这是常理。我的这一具形骸,也要回到应该去的所在。”众门徒问:“老师从此一去,什么时候回来?”大师说:“叶落归根,来时无口(一说‘口’字为‘日’字之误,这是说我不回来了;一说此句意为来时没有说法,去时也没有说法,意为无所谓生和死)。”徒众们又问:“大师的佛法,将传给谁?”大师回答:“修得佛道的人会得到,修到不动心境界的人会通晓。”众人又问:“大师圆寂后还会有劫难吗?”大师回答:“我圆寂五六年以后,会有一个人来偷取我的头。听我说预言:头上养亲,口里须餐;遇满之难,杨柳为官。”大师又说:“我圆寂后七十年,会有两个菩萨,从东方来,一个出家,一个在家,同时兴起,光大我的宗门,大修庙宇伽蓝,使佛法昌盛兴隆。”众门徒又问:“不知从最早的佛祖应世出现以来,到现在已经传授了几代?请您指示。”大师回答:“从远古以来,佛代代应世出现,已经多得不可胜数了。现在从七佛算起,在过去的庄严劫时,有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在现在的贤劫时有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文佛,这就是七佛。释迦文佛首传摩诃迦叶尊者,第二代是阿难尊者,第三代是商那和修尊者,第四代是优婆毱多尊者,第五代是提多迦尊者,第六代是弥遮迦尊者,第七代是婆须蜜多尊者,第八代是佛驮难提尊者,第九代是伏驮蜜多尊者,第十代是胁尊者,第十一代是富那夜奢尊者,第十二代是马鸣大士,第十三代是迦毗摩罗尊者,第十四代是龙树大士,第十五代是迦那提婆尊者,第十六代是罗睺罗多尊者,第十七代是僧迦难提尊者,第十八代是迦耶舍多尊者,第十九代是鸠摩罗多尊者,第二十代是阁耶多尊者,第二十一代是婆修盘头尊者,第二十二代是摩孥罗尊者,第二十三代是鹤勒那尊者,第二十四代是师子尊者,第二十五代是婆舍斯多尊者,第二十六代是不如蜜多尊者,第二十七代是般若多罗尊者,第二十八代是菩提达摩尊者,第二十九代是慧可大师,第三十代是僧璨大师,第三十一代是道信大师,第三十二代是弘忍大师,慧能是第三十三祖。以上各代祖师,各有师徒相承关系。你们往后也要代代相传,不要出差错和中断。”
付嘱·第五节
大师先天二年癸丑岁,八月初三日,于国恩寺斋罢,谓诸徒众曰:“汝等各依位坐,吾与汝别。”法海白言:“和尚留何教法,令后代迷人得见佛性?”师言:“汝等谛听,后代迷人,若识众生,即是佛性。若不识众生,万劫觅佛难逢。吾今教汝识自心众生,见自心佛性。欲求见佛,但识众生。只为众生迷佛,非是佛迷众生。自性若悟,众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众生。自性平等,众生是佛;自性邪险,佛是众生。汝等心若险曲,即佛在众生中;一念平直,即是众生成佛。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无佛心,何处求真佛?汝等自心是佛,更莫狐疑。外无一物而能建立,皆是本心生万种法。故经云: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吾今留一偈,与汝等别,名《自性真佛偈》,后代之人识此偈意,自见本心,自成佛道。偈曰: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见三毒是魔王。邪迷之时魔在舍,正见之时佛在堂。性中邪见三毒生,即是魔王来住舍。正见自除三毒心,魔变成佛真无假。法身报身及化身,三身本来是一身。若向性中能自见,即是成佛菩提因。本从化身生净性,净性常在化身中。性使化身行正道,当来圆满真无穷。淫性本是净性因,除淫即是净性身。性中各自离五欲,见性刹那即是真。今生若遇顿教门,忽遇自性见世尊。若欲修行觅作佛,不知何处拟求真。若能心中自见真,有真即是成佛因。不见自性外觅佛,起心总是大痴人。顿教法门已今留,救度世人须自修。报汝当来学道者,不作此见大悠悠。”师说偈已,告曰:“汝等好住。吾灭度后,莫作世情悲泣雨泪。受人吊问,身著孝服,非吾弟子,亦非正法。但识自本心,见自本性,无动无静,无生无灭,无去无来,无是无非,无住无往。恐汝等心迷,不会吾意,今再嘱汝,令汝见性。吾灭度后,依此修行,如吾在日。若违吾教,纵吾在世,亦无有益。复说偈曰: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著。”师说偈已,端坐至三更,忽谓门人曰:“吾行矣!”奄然迁化。于时异香满室,白虹属地,林木变白,禽兽哀鸣。十一月,广韶新三郡官僚,洎门人僧俗,争迎真身,莫决所之,乃焚香祷曰:“香烟指处,师所归焉。”时香烟直贯曹溪。十一月十三日,迁神龛并所传衣钵而回。次年七月二十五日出龛,弟子方辩以香泥上之。门人忆念取首之记,遂先以铁叶漆布,固护师颈入塔。忽于塔内白光出现,直上冲天,三日始散。韶州奏闻,奉敕立碑,纪师道行,师春秋七十有六,年二十四传衣,三十九祝发,说法利生,三十七载。得旨嗣法者,四十三人。悟道超凡者,莫知其数。达摩所传信衣,中宗赐磨衲宝钵,及方辩塑师真相,并道具等,主塔侍者尸之,永镇宝林道场。流传《坛经》,以显宗旨。此皆兴隆三宝,普利群生者。
译文
先天二年,岁在癸丑,八月初三,大师在国恩寺吃完斋饭后,对各位徒弟说:“你们各自依次序坐好,我要与你们永别了。”法海说:“和尚留下什么教法,让后代迷惑的人可以明白佛性呢?”大师回答说:“你们仔细听着:后代的迷惑不悟之人,如果能够认识众生是什么,就能明白佛性。如果不能认识众生是什么,那么即使经历千万劫数,也难以寻觅到佛性。我现在就教你们认识自己心中的众生,明白自己心中的佛性。要想求得佛性,只有认识众生。因为是众生难以认识佛,不是佛不认识众生。自己的本性如果觉悟了,众生就是佛;自己的本性如果迷惑,佛也是众生。自己的本性如果是公正平等的,众生就是佛;自己的本性如果是邪恶险诈的,佛也是众生。你们如果心存险诈曲折,即使已经成佛也会立刻变成众生;如果有一个念头公平正直,在产生这个念头时你就从众生变成了佛。我的心中本来有佛性,自己心中的佛才是真正的佛,自己如果没有佛心,又到哪里去求真正的佛呢?你们自己的心就是佛,对此再不要有丝毫怀疑。外界没有一件事物是真正能建立的,都是自己的本心产生千万种法相。所以经文上说:‘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我现在留下一篇偈语,向你们告别,叫做《自性真佛偈》,后代的人能懂得这篇偈语的意思,自然就认知自己的本心而自己成就佛道了。偈语是: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见三毒是魔王。邪迷之时魔在舍,正见之时佛在堂。性中邪见三毒生,即是魔王来住舍。正见自除三毒心,魔变成佛真无假。法身报身及化身,三身本来是一身。若向性中能自见,即是成佛菩提因。本从化身生净性,净性常在化身中。性使化身行正道,当来圆满真无穷。淫性本是净性因,除淫即是净性身。性中各自离五欲,见性刹那即是真。今生若遇顿教门,忽遇自性见世尊。若欲修行觅作佛,不知何处拟求真。若能心中自见真,有真即是成佛因。不见自性外觅佛,起心总是大痴人。顿教法门已今留,救度世人须自修。报汝当来学道者,不作此见大悠悠。”大师念完偈语,告诉大家说:“你们好好珍重吧。我圆寂以后,不要像世俗常情那样悲哀哭泣泪如雨下。如果接受别人的吊唁,身上披麻戴孝,那就不是我的徒弟,也不符合真正的佛法。只要认知自己的本心,发现自己的本性,那就达到了既无动也无静,既无生也无灭,既无去也无来,既无是也无非,既无住也无往。恐怕你们心中迷惑,不懂我的意思,现在再次嘱咐你们,让你们认知自己的本性。我圆寂以后,照此修行,就像我在的时候一样。如果你们违背我的教诲,即使我还在世,那也没有益处。最后再说一首偈语: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禅河沐浴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著。”大师说完偈语,端坐到三更天,忽然对门人说:“我走了!”然后奄然逝去。当时屋内忽然满生香气,有一道白虹从天上贯到地下,照得树林里一片洁白,满山的飞鸟和走兽都哀叫着为大师送行。十一月,广州、韶州、新州三郡的官员僚属,以及门徒和僧俗两界的许多人,争着要把大师的真身迎回本地,争执不下,于是大家焚香祈祷说:“香烟飘动指向的地方,就是大师愿意归去的所在。”当时香烟直接指向曹溪方向。十一月十三日,把装有大师遗体的神龛和大师留下的衣钵等物迁回曹溪。第二年七月二十五日,把大师从神龛中请出,弟子方辩用香泥涂抹。门徒们想起大师曾有将被偷掉头颅的预言,就先用铁做的叶片和油漆了的布,把大师的头颅包裹好,再送入佛塔。当时塔内忽然有白光出现,从塔内直接冲到天上,过了三天才消失。韶州的地方官向朝廷上表奏闻,接到圣旨为大师立碑,纪念大师的生平道行。大师在世七十六年,二十四岁时得到弘忍大师传授衣钵,三十九岁时正式落发出家,宣讲佛法普度众生一共三十七年。得到大师真传并继承下来的弟子,一共四十三人。受大师影响而领悟佛道解脱生死的人,不计其数。达摩大师所留传下来的袈裟,唐中宗所赏赐的磨衲袈裟和水晶钵盂,以及方辩大师塑造的大师真像,还有大师用过的法物等,都在塔内由管理塔的侍者负责保管,作为宝林寺道场的镇塔之宝。流传下来的《坛经》,显示顿教的根本宗旨。这都是让佛、法、僧三宝永远兴隆,使众生永远获得利益的伟大贡献。
付嘱·第六节
师入塔后,至开元十年,壬戌八月三日,夜半,忽闻塔中如拽铁索声,众僧惊起。见一孝子从塔中帝释献衣走出,寻见师颈有伤,具以贼事闻于州县。县令杨侃,刺史柳无忝,得牒切加擒捉。五日,于石角村捕得贼人,送韶州鞫问。云:姓张,名净满,汝州梁县人,于洪州开元寺,受新罗僧金大悲钱二十千,令取六祖大师首,归海东供养。柳守闻状,未即加刑,乃躬至曹溪,问师上足令韬曰:“如何处断?”韬曰:“若以国法论,理须诛夷,但以佛教慈悲,冤亲平等,况彼求欲供养,罪可恕矣。”柳守加叹曰:“始知佛门广大。”遂赦之。上元元年,肃宗遣使就请师衣钵归内供养。至永泰元年五月五日,代宗梦六祖大师请衣钵。七日,敕刺史杨缄云:“朕梦感能禅师请传衣袈裟,却归曹溪,今遣镇国大将军刘崇景顶戴而送。朕谓之国宝,卿可于本寺如法安置,专令僧众亲承宗旨者,严加守护,勿令遗坠。”后或为人偷窃,皆不远而获,如是者数四。宪宗谥大鉴禅师,塔曰元和灵照。其馀事迹,系载唐尚书王维、刺史柳宗元、刺史刘禹锡等碑,守塔沙门令韬录。
译文
大师葬入塔后,到开元十年,岁在壬戌,八月三日夜半,忽然听到塔中有像拉拽铁链条的声音,寺院内的僧人们都大吃一惊,赶紧起来搜寻。看见一个穿孝衣的人从塔里走出来,然后见大师的真身脖颈上有伤痕,于是向州县衙门报告贼情。县令杨侃,州刺史柳无忝,下公文紧急捉拿罪犯。到了八月五日,在石角村抓到了贼人,押送到韶州衙门审问。审判结果说:罪犯姓张,名净满,是汝州梁县人,在洪州开元寺接受新罗僧人金大悲的二十千钱,让把六祖的头颅偷取出来,带回海东新罗国供养。柳太守听了招供,没有立即判罪行刑,亲自去曹溪,问大师的高足弟子令韬说:“该怎样判处断案呢?”令韬说:“如果按照国家法律,理所当然应该判杀头罪,但从佛教讲慈悲的宗旨说,冤家和亲人本质上也没有区别,何况盗贼的本意是想供养大师的头颅,这样说他的罪供养就可以宽恕了。”柳太守感叹说:“这才知道佛门真是胸怀广大啊!”于是赦免了罪犯。诣菩提场上元元年,唐肃宗派遣使者迎请大师的衣钵到宫廷内供养。到了永泰元年五月五日,唐代宗梦见六祖大师请求归还衣钵。七日,下圣旨给刺史杨缄说:“朕梦见慧能禅师请求将传法袈裟归还曹溪,现在派遣镇国大将军刘崇景庄严送回。这是朕的国宝,你可以在原寺院内妥当安置,并专门指派得大师宗旨真传的僧人们严加看守护卫,不要让它遗失。”后来又被人偷窃,都是贼人还没有逃走多远就被抓回了,像这样的情况一共有四次。唐宪宗封给慧能大鉴禅师的谥号,灵塔敕封为“元和灵照”。大师的其他事迹,都记载在唐朝尚书王维、刺史柳宗元、刺史刘禹锡等撰写的几块碑文内,守护灵塔的僧人令韬记录。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师一日唤门人法海、志诚、法达、神会、智常、智通、志彻、志道、法珍、法如等,曰:“汝等不同馀人,吾灭度后,各为一方师,吾今教汝说法,不失本宗。先须举三科法门,动用三十六对,出没即离两边,说一切法,莫离自性。忽有人问汝法,出语尽双,皆取对法,来去相因,究竟二法尽除,更无去处。”“三科法门者,阴、界、入也。阴是五阴,色受想行识是也。入是十二入,外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内六门眼耳鼻舌身意是也。界是十八界,六尘六门六识是也。自性能含万法,名含藏识。若起思量,即是转识。生六识,出六门,见六尘,如是一十八界,皆从自性起用。自性若邪,起十八邪;自性若正,起十八正。若恶用即众生用,善用即佛用。用由何等?由自性有。”“对法外境,无情五对:天与地对,日与月对,明与暗对,阴与阳对,水与火对,此是五对也。法相语言十二对:语与法对,有与无对,有色与无色对,有相与无相对,有漏与无漏对,色与空对,动与静对,清与浊对,凡与圣对,僧与俗对,老与少对,大与小对,此是十二对也。自性起用十九对:长与短对,邪与正对,痴与慧对,愚与智对,乱与定对,慈与毒对,戒与非对,直与曲对,实与虚对,险与平对,烦恼与菩提对,常与无常对,悲与害对,喜与嗔对,舍与悭对,进与退对,生与灭对,法身与色身对,化身与报身对,此是十九对也。”师言此三十六对法,若解用,即道贯一切经法,出入即离两边。
译文
有一天,慧能大师叫来门徒法海、志诚、法达、神会、智常、智通、志彻、志道、法珍、法如等人,对他们说:“你们和其他人不一样,等到我圆寂以后,你们要成为一方的禅宗领袖,我现在教授你们怎样宣讲佛法,以不失去本教的宗旨。讲佛法时,先要举出三科法门,运用三十六相对法,这样就能自如地讲说,说一切法门,都不要离开本性。假如突然有人向你提问,回答时要语义双关,都要用相对法,来和去互为因果,最终连来和去相对二法也要予以消泯,不执著任何一面。”“所谓三科法门,就是指阴、界、入。阴是五阴,就是色、受、想、行、识。入指的是十二入,就是外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和内六门眼、耳、鼻、舌、身、意。界是十八界,就是六尘、六门和六识的合称。自己的本性中能包含万种佛法,名叫含藏识。如果心中产生了思量,就是转识。这时就会生六识,出六门,见六尘,像这样的十八界,都是从自己的本性中发生和运用的。自己的本性如果邪恶,就会产生十八种邪见;自己的本性如果正派,就会产生十八种正见。如果用恶念那就是众生的行为,如果用善念那就是佛的行为。这种运用从何而来?是从自己的本性中来的。”“外界的相对,有无情五对:天与地相对,日与月相对,明与暗相对,阴与阳相对,水与火相对,这就是五对。现象语言有十二对:语与法对,有与无对,有色与无色对,有相与无相对,有漏与无漏对,色与空对,动与静对,清与浊对,凡与圣对,僧与俗对,老与少对,大与小对,这是十二对。从自己的本性发生作用的有十九对:长与短对,邪与正对,痴与慧对,愚与智对,乱与定对,慈与毒对,戒与非对,直与曲对,实与虚对,险与平对,烦恼与菩提对,常与无常对,悲与害对,喜与嗔对,舍与悭对,进与退对,生与灭对,法身与色身对,化身与报身对,这就是十九对。”大师说这三十六种相对的法则,如果会用,就能用其本质贯穿一切经法,就能自如运用,不生偏执。
付嘱·第二节
“自性动用,共人言语,外于相离相,内于空离空。若全著相,即长邪见,若全执空,即长无明。执空之人有谤经,直言不用文字。既云不用文字,人亦不合语言,只此语言,便是文字之相。又云:直道不立文字。即此不立两字,亦是文字。见人所说,便即谤他言著文字。汝等须知自迷犹可,又谤佛经,不要谤经,罪障无数。若著相于外,而作法求真,或广立道场,说有无之过患,如是之人,累劫不可见性。但听依法修行,又莫百物不思,而于道性窒碍。若听说不修,令人反生邪念,但依法修行无住相法施。汝等若悟,依此说,依此用,依此行,依此作,即不失本宗。”“若有人问汝义,问有将无对,问无将有对,问凡以圣对,问圣以凡对,二道相因,生中道义。如一问一对,馀问一依此作,即不失理也。设有人问,何名为暗?答云:明是因,暗是缘,明没则暗,以明显暗,以暗显明,来去相因,成中道义。馀问悉皆如此。汝等于后传法,依此转相教授,勿失宗旨。”
译文
(大师还说:)“用自己的本性和别人交谈时,要能对外则面对表相而又离开表相,对内则面对空无又离开空无。如果完全执著于表相,就会增长邪见;如果完全执著于空无,就会增长无明。完全执著于空无的人就会诽谤佛经,甚至说一切皆空,不需要用文字。既然不需要用文字,人也就不应该使用语言了,因为这语言,就是文字的表相。这种人又说,直道不立文字。但这‘不立’两个字,本身也是文字。看见别人有所论说,就诽谤他是执著于文字。你们要知道这是自己迷惑且不说,还要诽谤佛经,不要诽谤佛经,那样犯的罪孽是不可计量的。如果执著于外在的表相,并以此来追求佛法的真谛,或者到处建立法坛道场,大谈有和无的对错与否,像这样的人,就是经历多少劫数也不会认知自己的佛性。要依照佛法修行,但又不要对佛经及各种事物都不思考,而导致佛性的窒息妨碍。如果仅仅听一些说教而不实践修行,那就让人反而产生邪念,因此要依佛法修行,又不要滞留在事物的表相。你们如果觉悟这一点,照这样来讲说佛法,照这样来修行,照这样来实践,就不会偏离本宗的宗旨。”“如果有人向你们请教佛法教义,他问有你就回答无,他问无你就回答有,他问凡你就回答圣,他问圣你就回答凡,要从相对的两个方面互为因果,就能从中产生出正确的见解。如果采用一问一答,其余的问题以此类推,就不会违背真理。假设有人问,什么叫暗?就回答说,明是原因,暗是机缘。明没有了就出现了暗,是以明衬托出了暗,以暗衬托出了明,这样你来我去互为因果,自然就使佛教的正确见解呈现出来。其余的问答都以此类推。你们日后传授佛法,照此代代相授,不要偏离本宗之宗旨。”
付嘱·第三节
师于太极元年壬子,延和七月,命门人,往新州国恩寺建塔,仍令促工。次年夏末落成。七月一日,集徒众曰:“吾至八月,欲离世间,汝等有疑,早须相问,为汝破疑,令汝迷尽。吾若去后,无人教汝。”法海等闻,悉皆涕泣。惟有神会,神情不动,亦无涕泣。师云:“神会小师,却得善不善等,毁誉不动,哀乐不生,馀者不得。数年山中,竟修何道,汝今悲泣,为忧何谁?若忧吾不知去处,吾自知去处。若吾不知去处,终不预报于汝。汝等悲泣,盖为不知吾去处,若知吾去处,即不合悲泣。法性本无生灭去来。汝等尽坐,吾与汝说一偈,名曰《真假动静偈》,汝等诵取此偈,与吾意同,依此修行,不失宗旨。”众僧作礼,请师作偈,偈曰:“一切无有真,不以见于真。若见于真者,是见尽非真。若能自有真,离假即心真。自心不离假,无真何处真。有情即解动,无情即不动。若修不动行,同无情不动。若觅真不动,动上有不动。不动是不动,无情无佛种。能善分别相,第一义不动。但作如此见,即是真如用。报诸学道人,努力须用意。莫于大乘门,却执生死智。若言下相应,即共论佛义。若实不相应,合掌令欢喜。此宗本无诤,诤即失道意。执逆诤法门,自性入生死。”时徒众闻说偈已,普皆作礼,并体师意,各各摄心,依法修行,更不敢诤。乃知大师不久住世,法海上座再拜问曰:“和尚入灭之后,衣法当付何人?”师曰:“吾于大梵寺说法,以至于今,钞录流行,目曰《法宝坛经》。汝等守护,递相传授,度诸群生。但依此说,是名正法。今为汝等说法,不付其衣。盖为汝等信根淳熟,决定无疑,堪任大事。然据先祖达摩大师,付授偈意,衣不合传。偈曰: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华开五叶,结果自然成。”师复曰:“诸善知识,汝等各各净心,听吾说法:若欲成就种智,须达一相三昧,一行三昧。若于一切处而不住相,于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虚融澹泊,此名一相三昧。若于一切处,行住坐卧,纯一直心,不动道场,真成净土,此名一行三昧。若人具二三昧,如地有种,含藏长养,成熟其实。一相一行,亦复如是。我今说法,犹如时雨,普润大地,汝等佛性,譬诸种子,遇兹沾洽,悉皆发生。承吾旨者,决获菩提,依吾行者,定证妙果。听吾偈曰:心地含诸种,普雨悉皆萌。顿悟华情已,菩提果自成。”师说偈已,曰:“其法无二,其心亦然,其道清净,亦无诸相。汝等慎勿观静,及空其心,此心本净,无可取舍。各自努力,随缘好去。”尔时徒众,作礼而退。
译文
大师在太极元年,岁在壬子,延和七月,让门徒们去新州的国恩寺建塔,并督促尽早完工。第二年夏末塔落成。这年七月一日,大师召集门徒们说:“我到了八月,就要离开人世,你们要有什么疑难问题,趁早来问,我还能为你们解疑答难,让你们的迷惑得以消除。我走了以后,再没有人教导你们了。”法海等门徒听了后,都哭泣起来。只有神会,不动声色,也没有哭泣。大师说:“神会小师,只有你达到了无善无不善,毁誉不惊,哀乐俱不动心,其他人都没有达到。你们在山里修行了好几年,到底修得什么佛道呢?你们现在悲哀哭泣,是为谁感到忧伤呢?如果担忧我不知何往,我自己是知道我要到什么地方去的。如果我不知道我去哪儿,也就不会预先告诉你们了。你们悲哀哭泣,是因为不知道我将去哪儿,如果知道我的去处,就不应该悲哀哭泣。佛法的本质本来就是讲究既没有生也没有死,既没有去也没有来。你们都坐下,我给你们念一篇偈语,名叫《真假动静偈》。你们记诵这篇偈语,就会和我心心相印,照它修行,就不会失去本门的宗旨。”众位僧人都向大师行礼,请求大师作偈语。这篇偈语说:“一切无有真,不以见于真。若见于真者,是见尽非真。若能自有真,离假即心真。自心不离假,无真何处真。有情即解动,无情即不动。若修不动行,同无情不动。若觅真不动,动上有不动。不动是不动,无情无佛种。能善分别相,第一义不动。但作如此见,即是真如用。报诸学道人,努力须用意。莫于大乘门,却执生死智。若言下相应,即共论佛义。若实不相应,合掌令欢喜。此宗本无诤,诤即失道意。执逆诤法门,自性入生死。”当时众门徒听了偈语后,大家都礼赞不已,体会了师父说的微言大义。各自都收摄浮躁心情,依照佛法修行,再不敢有所争执了。大家知道大师不会久留世间了,首座法海又向大师叩问:“和尚圆寂以后,衣牧女献糜钵教法将交付给什么人?”大师说:“我从在大梵寺讲说佛法开始,一直到今天,讲说的内容被世上抄录流行,名叫《法宝坛经》。你们要谨遵这部经典,代代相传,超度众生。只要依据这部佛经修行,就是正确的佛法。我现在为你们讲说佛法,不再传授袈裟了。因为你们信仰的根基已经很牢固,不再有任何动摇,可以担当弘法大任。根据先祖达摩大师传授偈颂的意思,袈裟也不应该再传下去了。那首偈语说: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华开五叶,结果自然成。”大师又说:“各位善知识,你们要各自清净自己的心,听我讲说佛法:要想成就佛法,必须通达一相三昧,一行三昧。如果能够在任何处境都不执著于表面现象,不对那种表面现象产生憎爱之情,也没有取此舍彼的倾向,不考虑利益得失等事情,总是安闲宁静,超然淡泊,这就叫一相三昧。如果能在一切情况下,无论行、住、坐、卧,都能保持一种纯洁正直的心境,那么你的心就是一个永恒的道场,真正的净土世界,这就叫一行三昧。如果一个人具有这两种三昧,就像土地中播下了种子,在地底发育,破土而出继续生长,最后成熟结果。一相三昧和一行三昧的道理,也是如此。我现在讲说佛法,好像及时春雨,普遍润泽大地,你们的佛性,就像种子,遇到了雨露滋养,都发芽生长。凡是继承我的宗旨的,必然会获得智慧,依照我的教导修行的,肯定成就妙谛正果。听我再念一首偈语:心地含诸种,普雨悉皆萌。顿悟华情已,菩提果自成。”大师念完了偈语,又说:“佛法没有两法,心也一样,它的本质是清净的,也没有各种表相。你们要谨慎,不要有意沉溺于静止和空无的境界,要知道这颗心本来就是清净的,没有什么可取和可舍的。你们各自努力上进吧,各随缘法好自为之吧。”当时众门徒听了以后,向大师行礼退下。
付嘱·第四节
大师七月八日,忽谓门人曰:“吾欲归新州,汝等速理舟楫。”大众哀留甚坚。师曰:“诸佛出现,犹示涅槃,有来必去,理亦常然。吾此形骸,归必有所。”众曰:“师从此去,早晚可回?”师曰:“叶落归根,来时无口。”又问曰:“正法眼藏,传付何人?”师曰:“有道者得,无心者通。”又问:“后莫有难否?”师曰:“吾灭后五六年,当有一人来取吾首,听吾谶曰:头上养亲,口里须餐;遇满之难,杨柳为官。”又云:“吾去七十年,有二菩萨,从东方来,一出家,一在家,同时兴化,建立吾宗,缔缉伽蓝,昌隆法嗣。”问曰:“未知从上佛祖应现已来,传授几代,愿垂开示。”师云:“古佛应世,已无数量,不可计也。今以七佛为始,过去庄严劫,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今贤劫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文佛,是为七佛。释迦文佛首传摩诃迦叶尊者,第二,阿难尊者,第三,商那和修尊者,第四,优婆毱多尊者,第五,提多迦尊者,第六,弥遮迦尊者,第七,婆须蜜多尊者,第八,佛驮难提尊者,第九,伏驮蜜多尊者,第十,胁尊者,十一,富那夜奢尊者,十二,马鸣大士,十三,迦毗摩罗尊者,十四,龙树大士,十五,迦那提婆尊者,十六,罗睺罗多尊者,十七,僧伽难提尊者,十八,伽耶舍多尊者,十九,鸠摩罗多尊者,二十,阇耶多尊者,二十一,婆修盘头尊者,二十二,摩孥罗尊者,二十三,鹤勒那尊者,二十四,师子尊者,二十五,婆舍斯多尊者,二十六,不如蜜多尊者,二十七,般若多罗尊者,二十八,菩提达摩尊者,二十九,慧可大师,三十,僧璨大师,三十一,道信大师,三十二,弘忍大师,慧能是为三十三祖。从上诸祖,各有禀承,汝等向后,递代流传,毋令乖误。”
译文
七月八日,大师忽然对门徒们说:“我要回新州,你们赶快给我准备船只。”弟子们都苦苦哀求挽留。大师说:“各代的佛出世,也都要显示涅槃,有来就有去,这是常理。我的这一具形骸,也要回到应该去的所在。”众门徒问:“老师从此一去,什么时候回来?”大师说:“叶落归根,来时无口(一说‘口’字为‘日’字之误,这是说我不回来了;一说此句意为来时没有说法,去时也没有说法,意为无所谓生和死)。”徒众们又问:“大师的佛法,将传给谁?”大师回答:“修得佛道的人会得到,修到不动心境界的人会通晓。”众人又问:“大师圆寂后还会有劫难吗?”大师回答:“我圆寂五六年以后,会有一个人来偷取我的头。听我说预言:头上养亲,口里须餐;遇满之难,杨柳为官。”大师又说:“我圆寂后七十年,会有两个菩萨,从东方来,一个出家,一个在家,同时兴起,光大我的宗门,大修庙宇伽蓝,使佛法昌盛兴隆。”众门徒又问:“不知从最早的佛祖应世出现以来,到现在已经传授了几代?请您指示。”大师回答:“从远古以来,佛代代应世出现,已经多得不可胜数了。现在从七佛算起,在过去的庄严劫时,有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在现在的贤劫时有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文佛,这就是七佛。释迦文佛首传摩诃迦叶尊者,第二代是阿难尊者,第三代是商那和修尊者,第四代是优婆毱多尊者,第五代是提多迦尊者,第六代是弥遮迦尊者,第七代是婆须蜜多尊者,第八代是佛驮难提尊者,第九代是伏驮蜜多尊者,第十代是胁尊者,第十一代是富那夜奢尊者,第十二代是马鸣大士,第十三代是迦毗摩罗尊者,第十四代是龙树大士,第十五代是迦那提婆尊者,第十六代是罗睺罗多尊者,第十七代是僧迦难提尊者,第十八代是迦耶舍多尊者,第十九代是鸠摩罗多尊者,第二十代是阁耶多尊者,第二十一代是婆修盘头尊者,第二十二代是摩孥罗尊者,第二十三代是鹤勒那尊者,第二十四代是师子尊者,第二十五代是婆舍斯多尊者,第二十六代是不如蜜多尊者,第二十七代是般若多罗尊者,第二十八代是菩提达摩尊者,第二十九代是慧可大师,第三十代是僧璨大师,第三十一代是道信大师,第三十二代是弘忍大师,慧能是第三十三祖。以上各代祖师,各有师徒相承关系。你们往后也要代代相传,不要出差错和中断。”
付嘱·第五节
大师先天二年癸丑岁,八月初三日,于国恩寺斋罢,谓诸徒众曰:“汝等各依位坐,吾与汝别。”法海白言:“和尚留何教法,令后代迷人得见佛性?”师言:“汝等谛听,后代迷人,若识众生,即是佛性。若不识众生,万劫觅佛难逢。吾今教汝识自心众生,见自心佛性。欲求见佛,但识众生。只为众生迷佛,非是佛迷众生。自性若悟,众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众生。自性平等,众生是佛;自性邪险,佛是众生。汝等心若险曲,即佛在众生中;一念平直,即是众生成佛。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无佛心,何处求真佛?汝等自心是佛,更莫狐疑。外无一物而能建立,皆是本心生万种法。故经云: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吾今留一偈,与汝等别,名《自性真佛偈》,后代之人识此偈意,自见本心,自成佛道。偈曰: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见三毒是魔王。邪迷之时魔在舍,正见之时佛在堂。性中邪见三毒生,即是魔王来住舍。正见自除三毒心,魔变成佛真无假。法身报身及化身,三身本来是一身。若向性中能自见,即是成佛菩提因。本从化身生净性,净性常在化身中。性使化身行正道,当来圆满真无穷。淫性本是净性因,除淫即是净性身。性中各自离五欲,见性刹那即是真。今生若遇顿教门,忽遇自性见世尊。若欲修行觅作佛,不知何处拟求真。若能心中自见真,有真即是成佛因。不见自性外觅佛,起心总是大痴人。顿教法门已今留,救度世人须自修。报汝当来学道者,不作此见大悠悠。”师说偈已,告曰:“汝等好住。吾灭度后,莫作世情悲泣雨泪。受人吊问,身著孝服,非吾弟子,亦非正法。但识自本心,见自本性,无动无静,无生无灭,无去无来,无是无非,无住无往。恐汝等心迷,不会吾意,今再嘱汝,令汝见性。吾灭度后,依此修行,如吾在日。若违吾教,纵吾在世,亦无有益。复说偈曰: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著。”师说偈已,端坐至三更,忽谓门人曰:“吾行矣!”奄然迁化。于时异香满室,白虹属地,林木变白,禽兽哀鸣。十一月,广韶新三郡官僚,洎门人僧俗,争迎真身,莫决所之,乃焚香祷曰:“香烟指处,师所归焉。”时香烟直贯曹溪。十一月十三日,迁神龛并所传衣钵而回。次年七月二十五日出龛,弟子方辩以香泥上之。门人忆念取首之记,遂先以铁叶漆布,固护师颈入塔。忽于塔内白光出现,直上冲天,三日始散。韶州奏闻,奉敕立碑,纪师道行,师春秋七十有六,年二十四传衣,三十九祝发,说法利生,三十七载。得旨嗣法者,四十三人。悟道超凡者,莫知其数。达摩所传信衣,中宗赐磨衲宝钵,及方辩塑师真相,并道具等,主塔侍者尸之,永镇宝林道场。流传《坛经》,以显宗旨。此皆兴隆三宝,普利群生者。
译文
先天二年,岁在癸丑,八月初三,大师在国恩寺吃完斋饭后,对各位徒弟说:“你们各自依次序坐好,我要与你们永别了。”法海说:“和尚留下什么教法,让后代迷惑的人可以明白佛性呢?”大师回答说:“你们仔细听着:后代的迷惑不悟之人,如果能够认识众生是什么,就能明白佛性。如果不能认识众生是什么,那么即使经历千万劫数,也难以寻觅到佛性。我现在就教你们认识自己心中的众生,明白自己心中的佛性。要想求得佛性,只有认识众生。因为是众生难以认识佛,不是佛不认识众生。自己的本性如果觉悟了,众生就是佛;自己的本性如果迷惑,佛也是众生。自己的本性如果是公正平等的,众生就是佛;自己的本性如果是邪恶险诈的,佛也是众生。你们如果心存险诈曲折,即使已经成佛也会立刻变成众生;如果有一个念头公平正直,在产生这个念头时你就从众生变成了佛。我的心中本来有佛性,自己心中的佛才是真正的佛,自己如果没有佛心,又到哪里去求真正的佛呢?你们自己的心就是佛,对此再不要有丝毫怀疑。外界没有一件事物是真正能建立的,都是自己的本心产生千万种法相。所以经文上说:‘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我现在留下一篇偈语,向你们告别,叫做《自性真佛偈》,后代的人能懂得这篇偈语的意思,自然就认知自己的本心而自己成就佛道了。偈语是: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见三毒是魔王。邪迷之时魔在舍,正见之时佛在堂。性中邪见三毒生,即是魔王来住舍。正见自除三毒心,魔变成佛真无假。法身报身及化身,三身本来是一身。若向性中能自见,即是成佛菩提因。本从化身生净性,净性常在化身中。性使化身行正道,当来圆满真无穷。淫性本是净性因,除淫即是净性身。性中各自离五欲,见性刹那即是真。今生若遇顿教门,忽遇自性见世尊。若欲修行觅作佛,不知何处拟求真。若能心中自见真,有真即是成佛因。不见自性外觅佛,起心总是大痴人。顿教法门已今留,救度世人须自修。报汝当来学道者,不作此见大悠悠。”大师念完偈语,告诉大家说:“你们好好珍重吧。我圆寂以后,不要像世俗常情那样悲哀哭泣泪如雨下。如果接受别人的吊唁,身上披麻戴孝,那就不是我的徒弟,也不符合真正的佛法。只要认知自己的本心,发现自己的本性,那就达到了既无动也无静,既无生也无灭,既无去也无来,既无是也无非,既无住也无往。恐怕你们心中迷惑,不懂我的意思,现在再次嘱咐你们,让你们认知自己的本性。我圆寂以后,照此修行,就像我在的时候一样。如果你们违背我的教诲,即使我还在世,那也没有益处。最后再说一首偈语: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禅河沐浴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著。”大师说完偈语,端坐到三更天,忽然对门人说:“我走了!”然后奄然逝去。当时屋内忽然满生香气,有一道白虹从天上贯到地下,照得树林里一片洁白,满山的飞鸟和走兽都哀叫着为大师送行。十一月,广州、韶州、新州三郡的官员僚属,以及门徒和僧俗两界的许多人,争着要把大师的真身迎回本地,争执不下,于是大家焚香祈祷说:“香烟飘动指向的地方,就是大师愿意归去的所在。”当时香烟直接指向曹溪方向。十一月十三日,把装有大师遗体的神龛和大师留下的衣钵等物迁回曹溪。第二年七月二十五日,把大师从神龛中请出,弟子方辩用香泥涂抹。门徒们想起大师曾有将被偷掉头颅的预言,就先用铁做的叶片和油漆了的布,把大师的头颅包裹好,再送入佛塔。当时塔内忽然有白光出现,从塔内直接冲到天上,过了三天才消失。韶州的地方官向朝廷上表奏闻,接到圣旨为大师立碑,纪念大师的生平道行。大师在世七十六年,二十四岁时得到弘忍大师传授衣钵,三十九岁时正式落发出家,宣讲佛法普度众生一共三十七年。得到大师真传并继承下来的弟子,一共四十三人。受大师影响而领悟佛道解脱生死的人,不计其数。达摩大师所留传下来的袈裟,唐中宗所赏赐的磨衲袈裟和水晶钵盂,以及方辩大师塑造的大师真像,还有大师用过的法物等,都在塔内由管理塔的侍者负责保管,作为宝林寺道场的镇塔之宝。流传下来的《坛经》,显示顿教的根本宗旨。这都是让佛、法、僧三宝永远兴隆,使众生永远获得利益的伟大贡献。
付嘱·第六节
师入塔后,至开元十年,壬戌八月三日,夜半,忽闻塔中如拽铁索声,众僧惊起。见一孝子从塔中帝释献衣走出,寻见师颈有伤,具以贼事闻于州县。县令杨侃,刺史柳无忝,得牒切加擒捉。五日,于石角村捕得贼人,送韶州鞫问。云:姓张,名净满,汝州梁县人,于洪州开元寺,受新罗僧金大悲钱二十千,令取六祖大师首,归海东供养。柳守闻状,未即加刑,乃躬至曹溪,问师上足令韬曰:“如何处断?”韬曰:“若以国法论,理须诛夷,但以佛教慈悲,冤亲平等,况彼求欲供养,罪可恕矣。”柳守加叹曰:“始知佛门广大。”遂赦之。上元元年,肃宗遣使就请师衣钵归内供养。至永泰元年五月五日,代宗梦六祖大师请衣钵。七日,敕刺史杨缄云:“朕梦感能禅师请传衣袈裟,却归曹溪,今遣镇国大将军刘崇景顶戴而送。朕谓之国宝,卿可于本寺如法安置,专令僧众亲承宗旨者,严加守护,勿令遗坠。”后或为人偷窃,皆不远而获,如是者数四。宪宗谥大鉴禅师,塔曰元和灵照。其馀事迹,系载唐尚书王维、刺史柳宗元、刺史刘禹锡等碑,守塔沙门令韬录。
译文
大师葬入塔后,到开元十年,岁在壬戌,八月三日夜半,忽然听到塔中有像拉拽铁链条的声音,寺院内的僧人们都大吃一惊,赶紧起来搜寻。看见一个穿孝衣的人从塔里走出来,然后见大师的真身脖颈上有伤痕,于是向州县衙门报告贼情。县令杨侃,州刺史柳无忝,下公文紧急捉拿罪犯。到了八月五日,在石角村抓到了贼人,押送到韶州衙门审问。审判结果说:罪犯姓张,名净满,是汝州梁县人,在洪州开元寺接受新罗僧人金大悲的二十千钱,让把六祖的头颅偷取出来,带回海东新罗国供养。柳太守听了招供,没有立即判罪行刑,亲自去曹溪,问大师的高足弟子令韬说:“该怎样判处断案呢?”令韬说:“如果按照国家法律,理所当然应该判杀头罪,但从佛教讲慈悲的宗旨说,冤家和亲人本质上也没有区别,何况盗贼的本意是想供养大师的头颅,这样说他的罪供养就可以宽恕了。”柳太守感叹说:“这才知道佛门真是胸怀广大啊!”于是赦免了罪犯。诣菩提场上元元年,唐肃宗派遣使者迎请大师的衣钵到宫廷内供养。到了永泰元年五月五日,唐代宗梦见六祖大师请求归还衣钵。七日,下圣旨给刺史杨缄说:“朕梦见慧能禅师请求将传法袈裟归还曹溪,现在派遣镇国大将军刘崇景庄严送回。这是朕的国宝,你可以在原寺院内妥当安置,并专门指派得大师宗旨真传的僧人们严加看守护卫,不要让它遗失。”后来又被人偷窃,都是贼人还没有逃走多远就被抓回了,像这样的情况一共有四次。唐宪宗封给慧能大鉴禅师的谥号,灵塔敕封为“元和灵照”。大师的其他事迹,都记载在唐朝尚书王维、刺史柳宗元、刺史刘禹锡等撰写的几块碑文内,守护灵塔的僧人令韬记录。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