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Ad by
  • 推荐 OXIO 加拿大高速网络,最低月费仅$40. 使用推荐码 RCR37MB 可获得一个月的免费服务
Ad by
  • 推荐 OXIO 加拿大高速网络,最低月费仅$40. 使用推荐码 RCR37MB 可获得一个月的免费服务

父母的抚养很重要,但是还有社会和学校的影响。 幼教老师尤其关键。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家园 / 望子成龙 / 我们从小一起长大的一个白人小姑娘,特别漂亮,最近把名字改成男孩名字了。 +3
    • 父母失职
    • 我也知道这样的孩子,父母非常的好,孩子现在很阳光。如果早知道这个孩子有这样的历程,会让自家孩子和他一起去骄傲游行。 +3
      • 糖尿病学会肯定不会组织一个为糖尿病骄傲的活动,因为他们精神正常,知道那是病,是不幸,而不是什么好骄傲的。 +11
        • 恐惧别人的生活才是有病。版主和你一起的,有贴随便删,最好能把我的帐号一起删😂 +5
          • 和恐惧不沾边。医生为病人治糖尿病,并不是因为医生恐惧糖尿病人。 +5
            • 现在的医生也是这么cheap的title,是个人都可以把自己比做医生,不仅懂疫苗也比别人更了解别人家的孩子。难怪子坛家长都不推孩子当医生了 +2
              • 很多常识并不是只有专业人士才知道的。连动物都知道。 +6
                • 哦,不仅是医生,还是动物学家了,看来企鹅和天鹅很快都不算动物啦 +2
                  • 如果没有企鹅爸爸,企鹅妈妈生再多的蛋也是白搭。 这个道理不仅企鹅妈妈知道,我也知道。 +1
                  • 胡搅蛮缠 +3
                    • 五月是加拿大的 Mental Health Awareness Month。 看来有必要设立 Mental Health Awareness Year. Every year.
                      • 不是吧,这个话题缺的是empathy吧,动物学心理学疫苗学专家。 +2
                        • 他是建议你去看精神病医生 +2
                          • 哦,有empathy的人也是有病的,这么好的逻辑,锦衣夜行有点可惜哈。要不也许你自己也觉得不光彩?不要怕,从版主到owner都是支持你的 +2
                        • 我对所有的病人都充满了empathy,包括糖尿病人和精神病人。但是,现在社会现实是,一种病的病人不遗余力地想让更多的青少年得同样的病。 +3
                          • 那你自己应该多充实一些知识,要不说出来的话挺没文化的 +2
                            • 人类的性别,是在卵子和精子结合时由一对染色体决定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 女性是XX,男性是XY。
                              • 生理上是这样, +5
                                但人同时也有认知。为什么有人会感觉自己trapped在不认同的生理性别,没仔细看过文献,不清楚。但是lgbtq群体的痛苦看到过不少,只要没有妨碍别人,他们应该骄傲的生活在阳光下。where to draw the line,这是另外一个问题。说别人有病就失去了所有可以对话和讨论的基础
                                • 1,讳疾忌医。2,他们在设法使更多的青少年得同样的病。 +1
                                • 现在西方国家包括中国在内,心理学届普遍已经达成共识,同性恋去病化。有些人是道德层面对这个群体的厌恶,仍然倾向于病态化同性恋理论。
                                  • 不把一种精神疾病当成精神疾病,极左努力的结果。后果不仅仅是掩耳盗铃。病人基数增长迅速,再发展出更恶化的精神病:50年前只有LG,现在T是越演越烈。
                                    • 其实我也有想过思考过这个问题,我认识这三个女孩都是T这个类型,但她们自身的情况又都不一样,很难说到底后天影响起了多少作用。而且现在还有一种理论,倾向于未成熟阶段,性别认知可转换理论。
                                      • 当然全都是后天的影响。人类几千年来都没有T。T是先进医学技术被邪恶力量使用的结果。
                                        • 这个观点我持怀疑态度,
                                          三个女孩中的两个,母亲都是按女孩子的方式养的,其中一位非常女性化的抚养,但那孩子大概6岁左右剪掉了长发,到10岁左右就已经知道自己是T。如果后天可以影响,那为何孩子在6岁左右就产生了变化。还有T是很广义的,并不特指通过医疗手段进行性特征改变,也包括单纯的认知型性别转换。
                                          • 父母的抚养很重要,但是还有社会和学校的影响。 幼教老师尤其关键。
                                • 可是他们严重妨碍到别人啊! +3
      • 赞!身边的孩子,家长应该更会产生同情心。
        • 我知道三个这样的女孩儿,有一个家长还挺熟的。其实我们当面都不会讨论这个话题。私下里和孩子还是会议论一下。
    • 可见长相和精神健康没有关联。
    • 我一个客户,email address 是 Benjamin.last name,但是 emails 里署名是 Ashley.lastname。我不知道是该称 ms 还是 mr 。好难。😂
      • 直接问,what is your preferred pronoun?很多人都会直接加在名字后面
      • Ashley也可能是男的,《飘》里的艾希礼(卫斯理)就是
        • 博学!
    • 同性和变性问题一直是保守派和宗教派强烈谴责的。无解之题。
      • 我无所谓,能生儿育女都行。怕绝种
        • 同性恋从比例上来说大概占5%,应该不构成人口缩减威胁。对于个人来说,异性恋选择丁克的也有啊!现在年轻人很多不遵从传统生育观,不婚不育也是有的。
    • 让我想起最近的一件事儿

      两个月前吧,公司员工频道看见一个人写自己如何背负一个巨大的秘密,终于在几十年后决定走出来。她提到自己正在trans 的时期,要再过一年多才完全变性完成。她说以后自己的称谓就是she/her 了,名字也从男性名字(如Victor )变成了女性名字(如Vicky).

      下面很多同事点赞留言,鼓励她的勇敢。

      我和此人以前从无交集,而且又在不同的国家,所以我就当好奇读完了。

      两周以后机缘巧合,跟这个Vicky 和她的部门手下一起开会。五十多岁的她妆容精致,头发也很漂亮,但是说话也好,脸部轮廓也好,给人的印象还是男的。当时最尴尬的是她的手下,会上回答她的问题的时候,先叫她Victor ,立刻改口Vicky。几次下来脸都红了。

      • 人类基因给了每个人两只手。可是有一个人的大脑总是认为自己只有一只手。经过了长时间的思想斗争,他最后选择了大脑的认知,把右手切掉了。
      • 其实同性恋群体和同性恋社会活动者是两个概念。 +1
        很多同性恋者并不赞成公开的宣传,宁愿保守秘密,原因是怕引起攻击和歧视,所以很多人身份隐藏。但这些年社会活动者确实活跃,一方面让更多的人敢于公开身份,另一方面也引发了相当一部分群体,主要是保守派和宗教派的反对。 最大的问题主要是造成了更多的社会撕裂。
        • Transgender 估计更难一点
          • T是境遇比较凄惨的,一方面他们不容易隐藏身份,会被外界识别出来。另一方面,他们本身还会被L和G群体歧视,他们自己内部也有歧视链。
    • 这个社会病了,我们无能为力,只能束手待毙。 +2
    • 还有一个,认识一个daycare老师, 移民,她说她们daycare里年轻的女老师很多同性恋。年纪大的倒是没有。
      • 幼教老师尤其关键 (#154689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