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这个周末是 Doors Open Hamilton 2009, 趁此良机,山贼进村,游览了 Westfield Heritage Village。这个村落建造于 1965 年,主要介绍100 多年前加拿大人的日常生活,比如纺线织布,报纸印刷,木工打铁,伐木野营等等。。。。古朴原始的生活方式,让你穿越历史,回到很久以前,遐想无限。
而给我感触最大的是以前的纺线织布,手摇的纺车,脚踏的织布机,一下子让我想起了家。母亲以前也自己纺线,织布,自给自足,何曾相似?!在孩子饶有兴趣地观看之余,山贼兴奋地跟那个演示纺织的白人大姐交谈了许久,告诉她中国的纺车和织布,可惜英文很蹩脚,词不达意。
有一次到野外去玩,看到了小麦,准备因材施教一下。我问小山贼,你知道粮食怎么来的吗?
“超市买的啊。”
苍天啊,大地啊。。。。杀了我吧。。。。
而这里的许多人,虽然整天棉衣穿在身上,却未必知道棉布如何来的,不知其中之繁琐辛苦。俺山贼今天就耗费灯油,显摆一下,也顺便鄙视一下那些不知农桑的妖魔鬼怪。
1. 【棉花】
山贼的老家在中原地区,属于丘陵地区。30 年前,乡村生活非常艰苦,也没有外出打工一说,乡村人家根本买不起商品粮和洋布,何况还需要布票粮票,农家哪里有那么多?所以需要自给自足,一切靠自力更生,才能解决温饱。
民以食为天,家家都需要粮食,于是每户都首先种植小麦,玉米,谷子,红薯,高梁,芝麻等,解决吃饭问题。而被褥衣服的需求,则主要靠种植棉花来实现。
我一直对棉花这种植物充满敬意。棉花很好种植,山坡旱地都可成活生长,不需要浇水,完全可以靠天收。种下之后,只需要除草,打杈,喷施农药,比起10 天不浇水就要旱枯的小麦,真是坚强太多了。
而棉花对于农家,却一身是宝,从根到花,都有用处。棉花的枝棵,可以冬天做烧柴生火做饭;棉花的絮,可以纺线织布;而棉花的籽粒,可以用来榨油,俗称棉籽油。而榨油后的棉籽之渣,俗称棉饼,则可以做家畜的饲料。棉花全身从根到顶,没有一个是浪费的,岂不珍贵?
秋天将棉花采摘后,首先要弹,就是弹棉花,把棉籽和棉絮分开。弹完的棉絮,洁白胜雪,轻盈如杨花,可以直接用来做被褥棉袄棉裤的填料,柔软暖和,最是舒服。而如果想做成棉布,则要辛苦许多,中间需要经过许多步骤才能完成。主要的步骤是:
纺线,染色,织布。
下面俺就展开说说。
2. 【纺线】
皮棉轧完后的棉絮,或者棉花,可以用来纺线,织布,做衣服或者床单被罩,但是其中工序非常繁琐辛苦。
首先是纺线,把大团的棉花纺做细线,主要的工具就是手摇纺车。
我搜索了一张纺车的照片,我们家乡的纺车跟这个基本相同。右面是一个很大的手摇车轮,左面是一个铁做的锭子。纺线时,右手摇动车轮带动锭子转动,而左手则手持搓成长蛇状的棉花条,从前向后慢慢拉引,棉花就这样被拉纺成线,缠绕在锭子上面。不断来回重复,直到锭子纺满了,然后再换一个锭子重新开始。
纺线其实是很单调乏味和辛苦的,可以想象一下,把那么多棉花纺成细线,需要多少次机械重复?冬夜寒冷漫长,母亲经常在油灯下独自纺线,直至臂酸腰疼非常疲惫才去休息。有时我半夜醒来,还能听到母亲嗡嗡地在纺线。
昔日曾经有诗记述母亲纺线:
犹记寒冬夜最长,盆火闪烁暖屋堂
一灯如豆我习课,阿母分光把线纺
而小时的我,是不大体谅母亲的辛劳,只是觉得纺车蛮好玩的。趁母亲不注意,经常自己上去装模作样地捣乱一下,结果由于技术太差,纺出的线疙里疙瘩,粗细不匀,惹得母亲呵斥,还得返工重纺。
3. 【染色】
棉线纺好后,如果想做有颜色的布匹,就要把棉线染色。
乡村的棉线染色非常简单,只要去小卖部 (当时叫做合作社)买些赤橙黄绿的染料,按照包装上的说明,回来后溶解在温水中,然后把棉线放入其中浸泡一些时间,然后漂洗晾干就可以了。
这种不同颜色的染料非常便宜,装在小纸袋里面。山贼小时候对染棉线没有兴趣,却喜欢把这些染料化在温水中做成各种颜色不同的墨水,来写字画画。
而染棉线的时候,一个我至今不解的疑惑就是,要往其中加面饼。母亲经常烙一些小麦粉做的面饼,揉碎了泡入水中,和棉线一起浸泡。至于为何需要,不得其解,可能是需要淀粉来进行分散,防止着色过度吧。
染色虽然简单易行,但是这样简便染出的棉线有致命的缺点,就是染色不坚牢,容易水洗褪色,不耐久。山贼后来上大学了,正好专业是 “染料与中间体”,才恍然明白,这种染料就是传说中的直接染料吧,依靠氢键和物理吸附使棉线着色,没有化学反应,所以染色不坚牢。
4. 【跑线】
棉线染好色后,就是织布了。但是且慢,在此之前,还有一道工序,就是布线,家乡俗称跑线。
布由经线和纬线织成,经线靠预先排列布好,而纬线则靠梭子完成。
布经线时,要先根据布的宽度密疏计算安排需要多少股线,想要什么样的花纹图案,等等等等,预先布好。记得母亲布线时,常在地上打许多铁钉子,将不同花色的棉线布置排列,然后卷绕手机在一个很大的卷轴上,等待上机织就。
而纬线,则靠穿梭完成。梭子中空,两端开有线孔,中间有一个梭芯,家乡叫做 “岁Mi???”--- 那个词有音无字,俺无法打出来。可以使用纺车把不同颜色的棉线,转移到这些小小的梭子芯上面,这样,纬线也准备好了,下面就是上机织布了。
5. 【织布】
经线纬线准备妥当,就可以开始织布了。织布机的原理一样,都是靠经纬开合交错织就布匹,就但是形状可能各地不大相同。我们家乡的织布机和图片中的基本相似。2006 年回国,看到放在家中角落的织布机,已经落满灰尘,母亲很少使用了。
家乡过春节时,织布机上的对联是:
左右龙张口
上下凤点头
可以说是织布的形象描述。
织布时,经线靠脚踏板的牵动而交错开合,纬线则在其中来回快速穿梭,俗话说,日月如梭,就是源于此处。而且每穿梭一次都要用力搬动机头,以把布匹夯实成密。织布很辛苦,技术含量也高,不仅要脚踏,手动引梭,而且需要心细有大局观念。一种颜色的棉线,需要计数织了多少线,然后换其他颜色的线,这样才能织出想要的图纹。如果错了,就要拆线返工,事倍而功半。
织布也是辛苦万分,要把细细的棉线织就成数丈的布匹,自然是千万次的机械重复。母亲经常于开春织布,忙碌数月,才能织就家中需要的布匹。
6. 【床单】
自己做土布是如此的麻烦辛苦,但是农家为了节省一些钱,也只好不辞辛劳。
在我的记忆中,早些时候家里的床单和被罩等,基本上都是母亲安机织布的,但是被里一般是用买来的细布做。此外,还经常用来做棉袄,棉裤,春秋的衬衫夹袄等。我上大学之前,从来没有穿过买的衬衫,都是自己做的,更没有穿过皮鞋。后来上大学了,在上海的徐家汇买了第一件工业品衬衫和皮鞋,也终于忘本腐败了一下。
后来家里情况好些了,购买也方便了,母亲也很少安机织布了。记忆比较深的一次是,我结婚前,母亲特意安机织就了好几粗布床单,颜色和图案都很有民间色彩。实际上,这个时候家中并不困难,母亲完全可以去商店买那些又精致又洋气的床单给我们,但是却不怕烦劳花费许多功夫织就,只能说母亲是在织爱了。
床单做好后,母亲却很有些忐忑担心,怕在城市里长大的我们家佟湘玉嫌弃不喜欢。所幸我老婆虽然从小生活优越,在城市里长大,不仅不嫌弃这土里土气的粗布床单,而且非常喜欢, 也不负了老人的一片心思。
后来我回家,母亲特意问我,那几个床单 ××× 喜欢不喜欢?在家里铺吗?
我说,铺,不仅她喜欢,她姐姐也喜欢,所以送了两个给她姐姐呢。
母亲闻此,心中才欣慰踏实。
7. 【想家了,写诗了。。。】
不意他国话桑麻
牵动客绪但思家
昨夜枕上辗转久
记拾斑斓旧时花
左手直引右手摇
连绵抽雪出丝条
小童不识其中苦
也描葫芦试顽淘
高眠最是五更好
何处机杼烦人恼
醒来还将阿母怪
扰我酣梦在清晓
三十秋冬一弹指
春晖煦煦知何迟
爹娘也如经与纬
为我织尽一生丝
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而给我感触最大的是以前的纺线织布,手摇的纺车,脚踏的织布机,一下子让我想起了家。母亲以前也自己纺线,织布,自给自足,何曾相似?!在孩子饶有兴趣地观看之余,山贼兴奋地跟那个演示纺织的白人大姐交谈了许久,告诉她中国的纺车和织布,可惜英文很蹩脚,词不达意。
有一次到野外去玩,看到了小麦,准备因材施教一下。我问小山贼,你知道粮食怎么来的吗?
“超市买的啊。”
苍天啊,大地啊。。。。杀了我吧。。。。
而这里的许多人,虽然整天棉衣穿在身上,却未必知道棉布如何来的,不知其中之繁琐辛苦。俺山贼今天就耗费灯油,显摆一下,也顺便鄙视一下那些不知农桑的妖魔鬼怪。
1. 【棉花】
山贼的老家在中原地区,属于丘陵地区。30 年前,乡村生活非常艰苦,也没有外出打工一说,乡村人家根本买不起商品粮和洋布,何况还需要布票粮票,农家哪里有那么多?所以需要自给自足,一切靠自力更生,才能解决温饱。
民以食为天,家家都需要粮食,于是每户都首先种植小麦,玉米,谷子,红薯,高梁,芝麻等,解决吃饭问题。而被褥衣服的需求,则主要靠种植棉花来实现。
我一直对棉花这种植物充满敬意。棉花很好种植,山坡旱地都可成活生长,不需要浇水,完全可以靠天收。种下之后,只需要除草,打杈,喷施农药,比起10 天不浇水就要旱枯的小麦,真是坚强太多了。
而棉花对于农家,却一身是宝,从根到花,都有用处。棉花的枝棵,可以冬天做烧柴生火做饭;棉花的絮,可以纺线织布;而棉花的籽粒,可以用来榨油,俗称棉籽油。而榨油后的棉籽之渣,俗称棉饼,则可以做家畜的饲料。棉花全身从根到顶,没有一个是浪费的,岂不珍贵?
秋天将棉花采摘后,首先要弹,就是弹棉花,把棉籽和棉絮分开。弹完的棉絮,洁白胜雪,轻盈如杨花,可以直接用来做被褥棉袄棉裤的填料,柔软暖和,最是舒服。而如果想做成棉布,则要辛苦许多,中间需要经过许多步骤才能完成。主要的步骤是:
纺线,染色,织布。
下面俺就展开说说。
2. 【纺线】
皮棉轧完后的棉絮,或者棉花,可以用来纺线,织布,做衣服或者床单被罩,但是其中工序非常繁琐辛苦。
首先是纺线,把大团的棉花纺做细线,主要的工具就是手摇纺车。
我搜索了一张纺车的照片,我们家乡的纺车跟这个基本相同。右面是一个很大的手摇车轮,左面是一个铁做的锭子。纺线时,右手摇动车轮带动锭子转动,而左手则手持搓成长蛇状的棉花条,从前向后慢慢拉引,棉花就这样被拉纺成线,缠绕在锭子上面。不断来回重复,直到锭子纺满了,然后再换一个锭子重新开始。
纺线其实是很单调乏味和辛苦的,可以想象一下,把那么多棉花纺成细线,需要多少次机械重复?冬夜寒冷漫长,母亲经常在油灯下独自纺线,直至臂酸腰疼非常疲惫才去休息。有时我半夜醒来,还能听到母亲嗡嗡地在纺线。
昔日曾经有诗记述母亲纺线:
犹记寒冬夜最长,盆火闪烁暖屋堂
一灯如豆我习课,阿母分光把线纺
而小时的我,是不大体谅母亲的辛劳,只是觉得纺车蛮好玩的。趁母亲不注意,经常自己上去装模作样地捣乱一下,结果由于技术太差,纺出的线疙里疙瘩,粗细不匀,惹得母亲呵斥,还得返工重纺。
3. 【染色】
棉线纺好后,如果想做有颜色的布匹,就要把棉线染色。
乡村的棉线染色非常简单,只要去小卖部 (当时叫做合作社)买些赤橙黄绿的染料,按照包装上的说明,回来后溶解在温水中,然后把棉线放入其中浸泡一些时间,然后漂洗晾干就可以了。
这种不同颜色的染料非常便宜,装在小纸袋里面。山贼小时候对染棉线没有兴趣,却喜欢把这些染料化在温水中做成各种颜色不同的墨水,来写字画画。
而染棉线的时候,一个我至今不解的疑惑就是,要往其中加面饼。母亲经常烙一些小麦粉做的面饼,揉碎了泡入水中,和棉线一起浸泡。至于为何需要,不得其解,可能是需要淀粉来进行分散,防止着色过度吧。
染色虽然简单易行,但是这样简便染出的棉线有致命的缺点,就是染色不坚牢,容易水洗褪色,不耐久。山贼后来上大学了,正好专业是 “染料与中间体”,才恍然明白,这种染料就是传说中的直接染料吧,依靠氢键和物理吸附使棉线着色,没有化学反应,所以染色不坚牢。
4. 【跑线】
棉线染好色后,就是织布了。但是且慢,在此之前,还有一道工序,就是布线,家乡俗称跑线。
布由经线和纬线织成,经线靠预先排列布好,而纬线则靠梭子完成。
布经线时,要先根据布的宽度密疏计算安排需要多少股线,想要什么样的花纹图案,等等等等,预先布好。记得母亲布线时,常在地上打许多铁钉子,将不同花色的棉线布置排列,然后卷绕手机在一个很大的卷轴上,等待上机织就。
而纬线,则靠穿梭完成。梭子中空,两端开有线孔,中间有一个梭芯,家乡叫做 “岁Mi???”--- 那个词有音无字,俺无法打出来。可以使用纺车把不同颜色的棉线,转移到这些小小的梭子芯上面,这样,纬线也准备好了,下面就是上机织布了。
5. 【织布】
经线纬线准备妥当,就可以开始织布了。织布机的原理一样,都是靠经纬开合交错织就布匹,就但是形状可能各地不大相同。我们家乡的织布机和图片中的基本相似。2006 年回国,看到放在家中角落的织布机,已经落满灰尘,母亲很少使用了。
家乡过春节时,织布机上的对联是:
左右龙张口
上下凤点头
可以说是织布的形象描述。
织布时,经线靠脚踏板的牵动而交错开合,纬线则在其中来回快速穿梭,俗话说,日月如梭,就是源于此处。而且每穿梭一次都要用力搬动机头,以把布匹夯实成密。织布很辛苦,技术含量也高,不仅要脚踏,手动引梭,而且需要心细有大局观念。一种颜色的棉线,需要计数织了多少线,然后换其他颜色的线,这样才能织出想要的图纹。如果错了,就要拆线返工,事倍而功半。
织布也是辛苦万分,要把细细的棉线织就成数丈的布匹,自然是千万次的机械重复。母亲经常于开春织布,忙碌数月,才能织就家中需要的布匹。
6. 【床单】
自己做土布是如此的麻烦辛苦,但是农家为了节省一些钱,也只好不辞辛劳。
在我的记忆中,早些时候家里的床单和被罩等,基本上都是母亲安机织布的,但是被里一般是用买来的细布做。此外,还经常用来做棉袄,棉裤,春秋的衬衫夹袄等。我上大学之前,从来没有穿过买的衬衫,都是自己做的,更没有穿过皮鞋。后来上大学了,在上海的徐家汇买了第一件工业品衬衫和皮鞋,也终于忘本腐败了一下。
后来家里情况好些了,购买也方便了,母亲也很少安机织布了。记忆比较深的一次是,我结婚前,母亲特意安机织就了好几粗布床单,颜色和图案都很有民间色彩。实际上,这个时候家中并不困难,母亲完全可以去商店买那些又精致又洋气的床单给我们,但是却不怕烦劳花费许多功夫织就,只能说母亲是在织爱了。
床单做好后,母亲却很有些忐忑担心,怕在城市里长大的我们家佟湘玉嫌弃不喜欢。所幸我老婆虽然从小生活优越,在城市里长大,不仅不嫌弃这土里土气的粗布床单,而且非常喜欢, 也不负了老人的一片心思。
后来我回家,母亲特意问我,那几个床单 ××× 喜欢不喜欢?在家里铺吗?
我说,铺,不仅她喜欢,她姐姐也喜欢,所以送了两个给她姐姐呢。
母亲闻此,心中才欣慰踏实。
7. 【想家了,写诗了。。。】
不意他国话桑麻
牵动客绪但思家
昨夜枕上辗转久
记拾斑斓旧时花
左手直引右手摇
连绵抽雪出丝条
小童不识其中苦
也描葫芦试顽淘
高眠最是五更好
何处机杼烦人恼
醒来还将阿母怪
扰我酣梦在清晓
三十秋冬一弹指
春晖煦煦知何迟
爹娘也如经与纬
为我织尽一生丝
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